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3-02-01贾志鹏杨君
■贾志鹏 杨君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肩负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肩负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那么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1 加强自身修养,身正为范
班主任是沟通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的桥梁,一个良好的班级体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对学生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除了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外,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善良、有爱心、体贴学生,谦虚、好学、诚实、公正的,“在孩子面前做个诚实的人,这是最有力的、最令人信服的一条道德教诲。”[1]254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成功的班级工作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教师的威严,而在于教师内在的气质、学识、品格等非权力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生活态度,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必定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要努力形成温文尔雅、言行一致的形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为健全学生良好的人格起到榜样的作用;
第三,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改变以分数、升学率评价学生的教育观念。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不断积累班级管理经验,要跟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他们,即使他们犯错,也要多给他们机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学生,多启发,多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并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2 全面了解学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3]的确,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同时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如果对自己的班级和学生的情况不甚了解,那么就会事倍功半。只有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在班级多头绪、多方面的复杂工作中理出头绪来,从而分清轻重缓急,才能有效、及时化解矛盾,使工作有条不紊。因此,及时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这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好学生的基础。这方面工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家庭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第一环境,所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是要了解学生个体,主要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经历等。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及成长经历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些都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是班主任因材施教的第一手资料。
当然,班主任要想获得这第一手资料,还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档案材料、书面材料,例如:作文、日记、艺术作品等,了解情况;还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话或咨询、活动组织、调查访问、QQ、周记、信箱等方法了解学生。
3 创设和谐的环境,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都会受到他们长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精心构建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环境。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将学生看做自己的朋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处境去感受学生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心声,让学生从感情上、心理上接纳自己,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和你沟通、交心,才能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要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能鼓舞人心,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班主任应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形成一个健康的舆论,让学生在班级中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让他们处处都能感到温暖并处于一个愉悦的心境中。在这种宽松友善的发展空间中,学生一定能逐渐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也能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例如班主任可以从环境的布置、张贴励志格言、写班级誓词、和谐的同学关系等方面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再次是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民主的课堂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努力构建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并适当降低难度,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成功喜悦和幸福感。
此外,主题班会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特点,应定期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辩论会、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我能行(自信心训练)”“笑傲江湖(抗挫折训练)”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启迪,消除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4 家校联手,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
提起教育,人们总是想到学校教育。但是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教育更需要家庭、社会、各个方面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包括家庭教育。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4]。家庭教育乃社会之本。所以我们必须要很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第一位雕塑家是‘家庭’,第二位雕塑家是‘学校’;第三位雕塑家是‘儿童所在的集体’;第四位雕塑家是‘儿童本人’;第五位雕塑家是‘书籍’;第六位雕塑家是‘偶然出现的因素’。”[5]由些可见,家庭教育是具有基础性的教育,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不懂教育的艺术和方法,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动辄对他们呵斥,甚至打骂,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危害很大。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等机会,和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教育孩子,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中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5 开展心理咨询,积极开展与问题学生的谈话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多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及时的指导,加强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积极展开个别谈话,尤其要重视和问题学生的谈话。问题学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问题学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不能让孩子孤独地忍受自己的不幸。如果孩子孤独地忍受着自己的不幸,没有同情和怜悯,那他的心灵就会长期被一层冷漠的冰壳所覆盖。”[1]187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和学生展开谈话,谈话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多倾听学生的诉说,不要过多地催促或者插话,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教育行动不能以赤裸裸的形式出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6]班主任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站在“朋友”的角度和立场来倾听学生的心声,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
二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教师很自然的反应便是劝慰和同情,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处境表示关切和支持,要挖掘其长处、优点予以肯定,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还可以给予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主动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健康快乐地成长。
[1]苏霍姆林斯基.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4.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3
[4]张造勋.人文社会科学元典丛书:理想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6.
[5]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322.
[6]赵玮.帕夫雷什中学: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