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研究
2013-02-01袁光华
袁光华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517000)
素质教育研究成果累累,在万方数据库中以“素质教育”为题进行搜索,限定年限范围从1982年至今,共找到3万多篇符合条件的论文。然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定位为“高素质教育”的研究甚少。笔者拟以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研究为主题,分析高素质教育的内涵,探讨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高素质教育的来由
21世纪是国际间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经济竞争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强调教育的国际化,主张采用“面貌新颖,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在2002年中外校长论坛上曾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以后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也不是仅有助于他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有创造性,它还应当让学生更善于深思熟虑,更具有洞察力,并富有理想和追求,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想的、全面发展的人。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联在一起。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随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素质教育深入人心。
高素质教育的内涵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美、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的通识教育与我国的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领导的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普通价值的人。这种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
依据诸多学者的研究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等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所谓大学生高素质的含义就是指学生素质不但要“高”,而且还要“全”,“高”主要包括创新素质高、信息素质高、科学素质高、人文素质高等,“全”指具备高素质的同时具备较高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团队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
道德素质 学术界关于道德素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道德素质是指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指个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道德品质;第二种,道德素质是道德行为主体(人)的道德认识、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构的总和,它包括人的道德认识能力、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意志特征以及道德行为过程中选择和行为能力等要素。
法律素质 对法律素质的概念学术界的解析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的法律知识等各种要素的内在表现;另一种认为,法律素质是人们在一定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实践形成的法律知识、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道德和法律能力的总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养成的教育,使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为自己或为他人服务,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明白法律的作用和价值,对法律进行积极的认识和评价,不断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团队素质 大学生团队精神是指大学生对团队感到满意和认同,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并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为重,对团队事务尽心尽力,角色定位与团队整体的角色定位相符,自愿并主动与团队其他成员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奋斗。
身心素质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健康的体魄是青年成才成功的基石;良好的心理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必备条件。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身心素质不高的状况,达不到国家体育运动锻炼标准者有之,心理存在着严重疾病者有之。尤其是心理疾病问题更要引起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职业素质 美国政府提出的21世纪的职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及其标准主要有:(1)基本技能:大学程度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是所有种类的工作所共同需要的。(2)技术技能:技术技能对许多工作来说都已成为底线的要求,工作者利用高度的信息、电信和制造技术来提高生产率和效率,以新的方式向客户传送服务。(3)组织技能:新的管理和组织系统,比如员工与顾客交互系统,要求增加理论和技术技能。这些技能包括通信技能、分析技能、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谈判技能和影响力,以及自我管理的技能。(4)公司的特殊技能:新技术以及市场变化驱使公司参与竞争,集中于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作为员工必须经常要求获得与公司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程序或服务传送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我国原劳动保障部开发的《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将职业素质分为5个大类30个小类:职业能力(13小类);职业人格(9小类);职业兴趣(1小类);就业和创业分析(2小类);职业操作能力(5小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职场变化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毕业后职业岗位流动和新职业种类不断涌现等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对社会、对教育、对个人自身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大学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指导、培养和援助的过程,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结合在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促进其职业素质发展,并指导学生顺利由学校过渡到职业社会。
创新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自信好动,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比较少,受传统习惯的束缚也较少,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意识强,有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智力达到高峰,情感日益丰富,意志不断增强,这使得他们在自己理想的支配下勇于战胜困难、战胜自己。大学生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有用人才,必须把创新素质作为素质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素质2002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图书馆馆长汉纳罗尔·瑞达(Hannaford B.Rader)认为:“信息素质是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她提出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图书馆素质、媒体素质、计算机素质、因特网素质、研究素质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我国学者认为,信息素质不单单是信息获取、收集、交流和利用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还包括信息知识与意识、信息道德等,它是一个适应信息社会的完整的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能力逐渐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考察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科学素质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接触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已有能力去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有关科学的决策,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能根据信息来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认为,科学素质由四方面构成,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大学教育的目的来看,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先决条件,这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起着基础作用。高等学校科学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培养大学生科学的辩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文素质 “人文科学”一词自15~16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表示的是同人类利益有关的问题,其含义几经演变。到了现代,则专门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学艺术进行研究的科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相对于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大学这个环境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授,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品格、气质修养,使其成为既有社会主义理想、又有事业心,既具备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功底、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懂发明创造,又具备奉献和协作精神,既能推动科技进步,又能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实在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
课程设置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专业课和任选课。课程或相关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开设什么课程,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不能缺乏必要的载体而去空谈素质教育。
生活指导 大学生活包含文化学习、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社团活动、情绪管理、寻找工作等方面。美国教育家A.J.约翰斯认为,生活指导是旨在使个人“做出明智的选择和适应的援助”,以使他发展自我选择的能力。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生活指导工作都是由辅导员承担,换句话说,辅导员也是生活老师。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而且还要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校园活动 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这种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校园文化活动要丰富多彩,如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和竞赛活动,俱乐部、学会或协会活动,创业园经营活动等,学生在各种各样活动中可以相互联系、互相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业余爱好。
校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校风,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隐性课程。它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其中,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把知识传给学生,也可以把人生观、价值观传给学生,还可以用治学态度、高尚品格、奉献精神去影响学生。为发挥教师的作用,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必备条件,全面改善教师的教风。
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可分为三类;一类为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即校园建筑布局、室内设计、教育设施等,这些环境设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部分,相互统一,形成学生的校园生活空间,对学生的品格形成起促进和制约作用;一类为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即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活动安排、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体制等;一类为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即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集体舆论、教职员工道德风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校风、校貌等所负载的信息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实现“文化心理层”的改变。
(二)社会影响
素质教育离不开政府的重视 政府不但可以从方针、政策、措施、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上加以支持,而且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工具宣传优良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正面引导大学生高素质的养成。
素质教育离不开企业、社区的支持 企业和社区对教育的的支持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提供平台支持大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以升华。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爱心活动,如公益劳动、义务劳动;一类是假期“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等;一类是学术活动,如实习实训、参观学习、科学实验等。这些活动能很好地促进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参与能力以及个人世界观、道德价值观的发展。
(三)家庭熏陶
虽然大学生一年中在家居住的时间远远少于在学校居住的时间,但家庭对其高素质养成的影响依然非常深刻。主要影响有两种:一是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通过民主和谐的氛围,形成互相尊重、配合默契、作风民主的优良个性;通过求知进取的氛围,使子女形成不断进取和开拓的精神;通过情感沟通的氛围,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殷殷之情和深切的爱,从而对家庭产生依恋之情,对父母产生信赖和感恩之意。二是家长态度。有的大学生在经济上、精神上要求独立自主,有的大学生在经济上、精神上完全依赖家庭。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依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育方式。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而不良的家庭教育甚至可以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的基础因素。家庭教育是一种人人都要接受全面性的教育,每个家长都必须承担这种教育的义务。
结语
素质教育是大学永恒的话题,然而素质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在大学素质教育的问题上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学生高素质养成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接受质量评估,评估主体可以是政府、社会或学校本身。但素质教育质量评估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好坏不能简单地用大学生就业率高低来衡量,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大学生今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上。所以,大学生高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估是我们应关注的研究方向。
[1]吉兴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3]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任立华.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5]宋莉.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6]王冬梅.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岱宗学刊,2006(9).
[7]杨巧云.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平台建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8]张薇.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9]张爱社.新世纪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