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四川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
2013-02-01汤伶俐赵素霞
李 康 唐 涌 汤伶俐 赵素霞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61113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国内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经济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众多将先进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和劳动者。因此,四川省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中心,省内物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势头强劲。物流基础设备逐步完善,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产业初具规模,使得物流业已成为四川省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物流人才培养的质和量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因此,要加强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培养,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增强实践训练,提高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以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学校与行业及企业的全方位合作,资源信息共享,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校企合作,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途径。作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四川省内各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实验实训等方面适时改革,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适应新时期我省改革和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已被国内高职院校广泛认同。
建立以行业协会为校企合作对象的四川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已被国内外教育界所广泛认同,但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模式,却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年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如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解决高职院校“一头热”的问题,寻求基于国情、具有普适性的校企合作模式,一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探索的课题。
在这里,我们提出以行业协会为校企合作对象建立工学结合的四川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在于:
(一)行业协会能够提供“专业化校企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宽度和深度
首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在此环境和背景下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方属性各异:高职院校有事业单位编制的非市场化属性,教育教学为其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营利性决定了其市场化属性,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和产品等因素。因此,校企合作对于我国非市场属性的高职院校和非教育属性的企业来说,都涉及各自的“非核心竞争力”领域。其次,行业(专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的双方时刻关注市场、技术、技能、职业岗位等关键因素的发展和变化。例如,进行定期的市场调研,实时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和技能等因素的动态变化,并以此为根据适时调整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培训方案。这对于专注生产的企业和关注教育教学的高职院校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因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难以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因此,由独立的第三方组织或机构——行业协会来完成“专业化校企合作”的工作,便成为理性的必然选择。西方工业强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无不彰显行业和企业参与的重要性,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是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多是与行业里单个或少数企业合作,呈点状分布。这些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个体,没有一定的行业宽度,缺乏行业代表性,也难以代表行业发展前沿和趋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也相应缺乏行业普适性、前沿性和提前量,培养出的学生也缺乏适应性和可流动性。以行业协会作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能够实现校企合作对象从企业“点”向行业“面”的转化,使校企合作具有更加宽广的行业代表性,让学生因所掌握的技能具备行业代表性而拓宽就业宽度、提高就业成功率。
由此可见,要保证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适合对象。
(二)行业协会能够进行专业化分析和提供行业信息,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的高质量
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衷在于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岗位教学”、“工厂教学”转变,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内的众多企业,使它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清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其次,行业协会并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但它又代表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因而有时间、有精力与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化校企合作”,对市场所需的行业人才素质、技术、技能等校企合作要素进行专业化、市场化分析,并提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师资、设备、实训场地、培训内容、职业证书等行业信息。行业协会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推荐行业内的能工巧匠作为培训教师;保证培训设备的高精尖;使培训内容更加基于工作过程、贴近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因而使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的质量得到保证。
(三)行业协会的区域代表性能够使区域内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受益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三类培养或培训:一是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三是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度不够,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对行业人才市场的动态变化了解不深入、不持续,学生就业困难;缺乏培训基地所需的关键因素——行业中高素质能工巧匠型精英人才、高精尖设备;对行业岗位群所需专业技能和工作过程不熟悉,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改革没有着力点;专业教师自身没有夯实专业技能,教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差等。如果按现行高职院校不成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能完全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更不能完成“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的任务。
行业协会由于代表行业内企业,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专业化的校企合作,为合作的高职院校提供行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岗位、设施设备的动态信息并联合建立行业培训基地,较好地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合作建立的培训基地,不但可以满足各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需求,也能完成“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等社会任务,使建成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
此外,区域中开设相同或类似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参与培训基地建设并共享。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也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难题也将得到根本性解决。
总之,高职院校以行业协会为合作对象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改革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完成区域内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等培训任务,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唐涌,赵素霞,王煜洲.协调物流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实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1(5):52-55.
[2]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型[J].职教论坛,2007(1):42-44.
[4]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42-45.
[5]郑光相.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138-139.
[6]钱建栋,杨毅红.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瓶颈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54-56.
[7]刘紫婷.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99-102.
[8]冷士良,孙婷婷,王德堂.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3):27-28.
[9]殷红,米婧,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11-17.
[10]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7):58-59.
[11]潘庆玉.德国职业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