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

2013-02-01刘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7期
关键词:肋间栓塞肺结核

刘爱华

肺结核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

刘爱华

目的 探讨支气管、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经皮穿刺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同时对相应的非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 发现病变一并进行栓塞, 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结果 38例一次栓塞出血完全停止。2例行2次栓塞止血, 1例3次栓塞止血。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同时对相应的非支气管动脉栓塞和有效护理干预是迅速治疗大咯血防止复发的有效措施。

咯血;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护理干预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严重并发症, 大量咯血易引起窒息或休克死亡。随机抽取近几年山东省胸科医院对42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护理干预, 明显降低了肺结核的死亡率, 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其中男27例, 女15例, 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63.5岁。既往均匀有结核病史, 发病时咯血量一次大于50 ml,或24 h大于300 ml, 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42例中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8例、合并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动脉出血13例、合并胸廓内动脉和胸外动脉出血9例、合并胸廓内动脉和甲状颈干分支出血7例、合并肋间动脉和肺动脉出血5例。

1.2 方法 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 首先将5-FCobra导管分别插入左右支气管动脉进行血管造影, 同时对相应的非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 证实结核病灶出血部位, 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栓塞, 观察向前血流减慢至停止为栓塞成功[1]。

2 结果

3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 一次栓塞出血完全停止;2例行2次栓塞止血;1例3次栓塞止血, 为双肺肺结核性病灶多支血管病并发真菌感染。

3 护理

3.1 栓塞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肺结核咯血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自卑心理,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心理状态。耐心介绍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快捷、微创、副作用小等优点, 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如何配合, 也可邀请病区内恢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

3.1.2 术前准备 术前应让患者戒烟、戒酒,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避免受凉、咳嗽并教会患者咳嗽技巧,避免术中、术后因咳嗽不慎导致肺泡破裂或支气管破裂出血。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 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部CT等,术前做好碘过敏试验。按医嘱备皮、备好术中用药。术前禁食6 h,禁水4 h,术前30 min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 并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以防术中发生意外。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卧床休息24 h, 嘱患者饮水, 以利造影剂的排泄,穿刺侧加压包扎, 取平卧位,下肢伸直并制动12 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血肿,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本组有35例栓塞后有少量暗红色血块或血痰咯出, 1~3 d自行停止, 9例出现恶心、呕吐, 对症处理后缓解。

3.2.2 疼痛 17例患者出现胸闷、胀痛, 是因支气管动脉联合肋间动脉栓塞, 使纵隔和肋间组织缺血、缺氧所致, 给予镇静剂、吸氧,并向患者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及时对疼痛进行正确的评估,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一般一周内基本缓解。

3.2.3 发热 术后1~3 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7.5~39.5℃,本组有19例,嘱多饮水、冷敷、酒精擦浴、必要时药物降温。

3.2.4 下肢静脉栓塞 术后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 注意下肢的温度、颜色、感觉及足趾运动有无异常,经常询问患者下肢有无麻木、疼痛等。如发现肢体苍白、变冷、疼痛、足背动脉弱或无搏动时,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本组无1例血栓形成。

3.2.5 脊髓损伤 表现为术后2~3h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横断性脊髓症状, 如运动、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术后15~30 min/次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情况,针刺皮肤上下平面有无感觉异常, 观察患者尿量和有无尿潴留。如出现脊髓损伤, 加强皮肤、泌尿系统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减轻损伤症状, 本组1例出现轻度双下肢感觉、运动减弱,排尿困难, 立即给予脱水、扩管、扩容等处理症状消失。

4 止血后健康教育

咯血停止后告诉患者还需按医嘱坚持合理用药。加强消毒隔离, 肺结核咯血有90%为活动性, 为防止细菌的传播, 嘱患者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面向旁人, 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 手帕应煮沸消毒;不随地吐痰, 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焚烧, 或将痰吐在痰杯用含1000~2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溶液消毒30 min倒掉。

5 讨论

咯血是肺结核的严重并发症, 其死亡率达20%~90%[2]。以前临床上, 若保守治疗无效, 通常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 但临床发现单纯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易复发, 随着放射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 本院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的同时对相应非支气管动脉出血进行栓塞, 效果显著, 但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先期预见性, 建立规范化护理程序, 手术前、后密切配合医生, 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气管、非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施整体护理干预, 是手术成功和疾病痊愈的重要环节, 是迅速治疗大咯血防止复发的有效措施。

[1] 周祝谦,王子彬.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1):45-46.

[2] 马马玙, 朱莉贞, 潘毓萱.结核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72-380.

250013 山东省胸科医院

猜你喜欢

肋间栓塞肺结核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