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22例分析
2013-02-01付立策
付立策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社会形成,中老年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糖尿病可以并发神经血管病变,导致周围动脉发生狭窄、闭塞病变,严重者导致下肢溃疡等,形成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发展到整个足部及下肢,严重者需要截肢[1];我们针对糖尿病足创面采取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并溃疡创面患者2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WHO),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61.3岁;创面位于外踝12例,跟部6例,踝前4例;创面面积3×4~6×8 cm2;依据Wagner糖尿病足部溃疡分级法13例2级,9例3级。
1.2 术前准备 对所有病例均给予控制饮食,口服降糖及应用胰岛素,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3 mmo l/L以下,其余肝肾功能正常、凝血机制各项生化检查正常。
1.3 皮瓣设计 在外踝尖上5 cm腓骨前缘用超声多普勒探测腓动脉终末穿支血管穿出点,设为皮瓣旋转点,皮瓣纵轴线为小腿前外侧肌间隔,于小腿前外侧进行皮瓣设计,使皮瓣蒂部较旋转点距创面边缘长1~1.5 cm,皮瓣蒂部保留1 cm宽皮桥。皮瓣面积要比将要修复创面大20%。
1.4 手术过程[2]不应用止血带,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与设计好的皮瓣近端前缘,切开皮肤,于深筋膜深面向外下进行分离,切断腓浅神经近端,让腓浅神经位于皮瓣内并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损伤,蒂部一定要保留3 cm宽度的筋膜软组织蒂,蒂部内一定要有腓浅神经,并且要对伴行血管进行充分保护及腓动脉终末穿支血管链式血管网保护以保证血流,严重按照皮瓣设定进行完整游离皮瓣;将皮瓣转移至受区与创缘缝合。
2 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良好,供、受区伤口愈合良好,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12个月,皮瓣恢复良好、质地弹性良好,无明显臃肿,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移植区皮肤有感觉,轻度麻木,行走功能正常。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末梢发生种不同程度血管损伤,特别是下肢更容易发生病变,造成局部血运不良;踝部和足跟部组织较少,皮肤和皮下组织薄弱,血运本来就少,加之踝部和足跟是负重高压力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毛细血管、神经病变深部组织坏死溃疡形成,严重病例发展整个病足,甚至需要截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常规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是采取局部反复换药,静脉应用改善血运、改善微循环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足Wangner分级1、2级病例采取保守治疗,部分病例可以改善溃疡伤口创面愈合,愈合后创面形成较大瘢痕,并且容易出现破溃,发生溃烂;但糖尿病足Wangner分级3、4级[3]病例创面较深,已经波及肌腱、骨质外露,采取保守治疗已经无能为力了。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皮瓣移植中属于皮神经血管皮瓣[4];剖位置恒定供养血管是以腓动脉的终末穿支为主的筋膜皮瓣,该皮瓣有着良好血供的轴心血管,伴有纵向链式血管网可以保证术后皮瓣血运,营养血管丰富,不用进行血管吻合,并且不损伤主要血管;皮瓣切取面积大,可以进行较大面积、较远距离软组织缺损修复,皮瓣包含腓浅神经,以很好地恢复皮瓣感觉[5]。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22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恢复;总之,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既能够修复跟、踝部创面,保证修复具有良好血运,促进创面愈合,还能够部分恢复修复处感觉。
[1]杜冬,庄永青,傅小宽,等.糖尿病足的显微外科治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6):429-432.
[2]孙慧伶,汪君,向光大,等.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21(3):57-59.
[3]郑介柏,李斯明,王兵,等.交腿移植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河北医学,2009,15(3):303-305.
[4]郭永强.糖尿病足溃疡病外科治疗66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985-986.
[5]吴文,章莹,刘传芳,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跟溃疡7例.广东医学,2006,27(9):1356-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