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技术学科课堂回归生活

2013-02-01王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34期
关键词:生活课堂教学课堂

◆王伟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常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厌其烦地演示操作命令,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机械地练习。教师按部就班地演示各项操作——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条理清晰、节奏紧凑、易于学生的学习,然而对这种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

1)任务如同习题,内容统一,与学生的生活无关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一段与学生无关的内容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最后形成作品。这些技术仅仅是出现在课堂的某一两节课上,离开课堂,这些内容、技术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没有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出现过。正是学习内容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得实用性变得模糊起来。

2)课堂教学手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限。教师为了演练某个软件的操作方法,选择一个题材让学生进行模仿,所有的学习者选择同样的题材、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同样的制作,虽然操作技能会了,但是软件携带的创作性和多样性却丢失了。本来同一个软件就是可以按不同的主题、通过不同的策略组合,产生众多不同的作品。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变数的活动,就是因为教学设计自始至终采用任务驱动,墨守成规地使用“提出任务——领路完成任务”的路子,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都抹杀了!

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有感触:为什么技术课堂从小学到中学基本都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及重复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课堂上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及学生简单模仿完成课堂任务?名家学者们提出的任务驱动与问题探究等教学法,几乎成了教师课堂上滥用的公式。这样的课堂及内容平淡无味,学生的积极性根本无法调动且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布置的课堂任务,又从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术。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所以技术来源于生活也需要回归生活,因此,技术课堂也必须走进生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提出了“生活教育”,并很精辟地阐述了“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这也是陶老先生的后继者——育才人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生活教育模式。在这里笔者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只是从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对生活教育的理解及在技术课堂的应用。

1 力求让课堂的内容切入生活的热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从科学的知识到生活的世界,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往往对单一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感兴趣。比如,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一走进机房就想到上机、上网。如何让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如果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当前社会的热点、学生切身经历或困惑的焦点中,提出问题就能让学生感觉到点到了他的心坎上,让他们以为似乎就是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想知道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环节很重要,基于前面问题切入点的准确把握,教师就要顺着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利用本节课的知识与技术手段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工、分析、判断与处理,最终达成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收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和网上查阅,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学生解惑之策,最起码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比如,在电子表格Excel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枯燥,热情不高,效果不好,如果在课堂中融入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课业太重、休息不好、上课瞌睡的问题,以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用Excel做一个调查表,这就切入到学生当前经常困惑的问题,至少是他们身边常见的现象。教师把Excel的制表、公式、统计等功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处理悉数讲解,最后以学生交流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与教师收集的专家建议结束。

2 让课堂所学的技术手段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技术不落实就是空谈,如果技术仅仅出现在课堂上,离开课堂,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比学生没学过似的。“学以致用”是技术学科教学的根本,必须架设起“学”“用”之间的桥梁,在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就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课堂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服务。从接受知识到体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直接教授到引导调动,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一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最好插入家庭网络故障的排除,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家庭上网的常用技术与手段的讲解,并辅以具体的实物展示及实践。让学生学了后,能够自己解决家里网络的一些故障,也让家长提升了对学校技术课堂教学的认可度。

这样的任务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能够表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的任务有开放性,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学生乐意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学生是学习主体,围绕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让技术课堂教学取材于生活、丰富生活

在技术课堂中的实践往往需要相应的工具与材料,除了学校提供的教学仪器,很多还需要师生自己准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是中学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这也有利于课题的落实与推广,有利于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如果课堂教学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和记忆上,就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激发学生灵魂深处的智慧。比如,在初中的科技活动课中就可以选取开设诸如水火箭的制作等课题,因为在这个课题中,水火箭的制作材料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箭体——各种饮料瓶;箭尾——纸板;发射架——金属底座加气门阀;发射工具——充气枪。这些材料学生易于准备,而且制作过程也简单可行,最后的发射也激动人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技的乐趣,播下创新的种子.

4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

教师要真情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和他做朋友。教师的真情,关心和爱护他们,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幽默,多几句鼓励的话语,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爱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使自己拥有热情、宽容、负责等品质。对学生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就需要教师以最大的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随时提醒自己要会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及时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即创造。”技术课堂就应该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勇于创造。

猜你喜欢

生活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