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13-02-01纪效田刘兆军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纪效田,刘兆军

(1.中国石油大学 学校办公室,山东青岛266580;2.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教学工作办公室,山东东营257061)

高校作为培养和汇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维护高校稳定以及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作了明确阐述,提出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于高校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高校基层党组织理应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环境与形势的变化,以及高校内部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上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有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有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作用,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时期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当前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自1990年以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已联合召开了21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200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2010年8月,中共中央又重新修订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高校搞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重视制度建设,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各高校重视制度建设,使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基层党建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多数高校建立了院(系)级党委和学生党总支,负责教职工和学生的党建工作。同时,重视发挥学校党委各职能部门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级党组织相互衔接、层层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如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索建立了“组织部门主导、学工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围绕校党委提出的目标任务,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育,形成了全校上下协同配合、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如北京科技大学印发了《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估基本标准》等;三是完善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制度。各高校陆续出台了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工作规程,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2010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后,各高校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二)重视强基固本,基层支部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中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得到了稳步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高校共建立了学生党支部86788个,基本形成了“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格局。各高校积极围绕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拓展党支部的功能,使党支部工作较好地融入到学校中心工作之中,发挥了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部分高校还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学科团队上、建在最具活力的学术单元上,提升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同时,各高校还重视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把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选配到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鼓励、支持他们在人才培养、重大项目组和教学科研团队中发挥作用。如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党支部书记100%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低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或素质过硬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担任等。

(三)重视党员发展,学生党员队伍稳步壮大

近年来,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稳步壮大。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高校年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连续多年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截至2011年6月30日,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党员总数达305.8万人,学生党员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13.2%。

(四)重视党员教育,学生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各高校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素质;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红色先锋行动、阳光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三是利用校、院两级党校阵地与网络媒体平台等,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由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党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党员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1.现有党建工作力量相对不足

随着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现有的党建工作队伍的整体力量与党建工作实际需要相比存在明显不足。部分高校基层党建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党建队伍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专职党务管理人员偏少。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力军主要是学生辅导员,由于辅导员队伍配备比例普遍不足,整体比较年轻,流动性强,业务不够熟练,教育培训跟不上,加之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致使学生党建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党员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欠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不够严格。有的基层党支部党员发展存在突击、应付现象;有的确定培养对象过于仓促,考察培养时间过短,入党考察较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社会公德等方面,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党性表现很少得到考验,致使一些信念不坚定的人混入党内;少数党务工作者和党支部书记缺少工作经验、业务不够熟悉,有的缺乏责任心、工作不够细致,一些本该自己完成的工作甩手让他人代办,导致工作出现疏漏;有的入党材料整理不够规范,有的材料搞突击整理,有的填写内容千篇一律,不能真实反映发展对象自身的特点,有的审查把关不严,错误较多;有的党支部发展党员程序不够严格,存在简化手续、突击发展等现象;有的党支部纳新大会只是简单搞形式、走过场,预备党员转正不及时;少数单位组织员谈话空洞不实,教育指导作用不大,谈话意见千人一面;有的上级党组织不能及时审批,存在审批超期现象等。

3.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上普遍存在“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在学生党员中则存在“进了门,歇歇脚”、“船到码头车到站”、“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不良思想。有的基层党组织平时往往忙于“建党”而疏于“党建”,把党建工作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发展党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党员工作和入党材料的整理上,忽视了党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和作用发挥,缺少对预备党员和新党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机制;有些高校基层党建阵地普遍不足,党员活动阵地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有的支部对组织生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活动较少,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缺少吸引力,收不到实效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党员淡化了党员意识,放松了自我要求,致使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二)教工党建工作机制有待创新,基层组织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1.党务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

在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仍普遍存在着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开展,党建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质量不高、实效不强,在开展教职工思想理论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存在“上热下冷”、“内热外冷”现象,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文字党建”、“口号党建”的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不明,职责不清,缺乏考核。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是什么,应怎么开展工作,哪些是自己的职责范畴等界限不清;而在党建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则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或“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党务工作者把党组织建设简单等同于政治学习、支部开会,不能把党务工作很好地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当中等。[2]

2.对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对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表现是:有的党支部认为学校发展主要看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只要把教职工的工作业绩搞上去就行了,党员教育管理无足轻重,由此导致“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有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还滋长了“应付心态”,不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而是一味地“等待”、“依赖”上级的安排,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付了事,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有的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畏难”心态,工作瞻前顾后,不敢坚持原则,特别对个别职业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的党员,不敢用严格的党纪、严肃的态度去惩戒、批评教育;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存在形式化,政治理论学习局限在念文件、看影片、听报告上面,很少联系教职工的思想实际,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3.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目前,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在青年教师中所占比例相较其他年龄群体相对偏低。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方面是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原因。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教师教学、科研的工作量,以及对学历、职称的层次要求都较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大多数青年教师平时忙于学历进修,忙于写论文、做课题,从而忽视了自身的政治追求和政治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基层党组织工作欠积极、欠主动,放松了对青年教师在政治信仰和政治素质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平时的启发引导工作不够。积极引导和发展高校的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加入党组织,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青年教师中的先进群体,是高校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中国共产党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此,高校中的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4.基层党建工作宣传和研讨交流不够,先进经验得不到及时推广

由于高校中的部分基层党组织平时忙于业务和日常事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重视不够,对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利用不够,所以,来自基层党组织的声音较弱,影响不够,群众对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了解不多。一些单位缺少党建工作研讨交流的稳固平台和有效机制,平时院系级党组织层面之间关于党建工作方面的研讨交流较少,各单位在党建方面探索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得不到及时有效推广,因而,不利于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来看,各种境外非法宗教势力、敌对政治势力以及西方社会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均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一些国际反华势力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对国内高校进行离心、腐蚀和渗透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困惑和影响不容低估。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社会当前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趋向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在日益复杂、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同时,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行为方式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学生的入党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使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0年12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会见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要适应高校的改革发展,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3]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建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和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提高战斗力、凝聚力的根本依据。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按照党支部工作的职责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的考核与评估制度,努力增强党支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评估考核落实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制,促使各项制度得到严格贯彻和落实。

(二)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保障。应针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结合各校的工作实际,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辅导员队伍、党务秘书队伍以及组织员队伍等力量的建设。要进一步充实和整合党建工作力量,以党员骨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支部书记、“两课”教师为主体,形成广泛参与、专兼职结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不断夯实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基础。[4]应通过建立、实施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做好新时期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鼓励支持党务工作者继续学习提高,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到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中来,并使其安心从事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有关要求,把学生党建工作纳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考核的内容之中,以此切实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遴选吸收一批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经验丰富的在职党务工作者担任学校党建工作的组织员和督导员,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有效检查和督导;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兼职党建工作队伍建设,选派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机关年轻党政干部等兼任学生辅导员,促进教师、干部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阵地

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阵地可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建立和完善党支部活动场所。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党支部活动场所,并结合单位实际和活动需要进行必要的条件配备和环境布置,以方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习、交流等活动。二是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进一步拓展网上党建工作阵地。目前,各高校建立的党建网站已成为各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网站主要是收集、汇总和宣传普及有关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信息,实际发挥的是一种网络图书馆或电子资料库的作用,网页的浏览率和覆盖面受到影响。为此,各级党组织要准确把握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改进完善栏目设置,增设更多既活泼又新鲜的内容,充分运用网络博客、网络日志、网络相册等多媒体手段,积极开发、开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有效拓展党员学习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促进党员作用发挥的制度保障。因而,高校中的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加强校、院(系)两级党校和网上党校建设,组织举办党员学习班等活动,开展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二是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工作,通过吸收群众代表参加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建立实施群众举报制度、党员奖惩制度和党员公开承诺等措施,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强化其党员的意识和责任,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和挑战,以及高校自身的快速改革和发展,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师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1]张永甡.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N].中国教育报.2001-10-22(6).

[2]冯英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20.

[3]李章军.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N].人民日报.2010-12-15(2).

[4]张忠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特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20.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