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沿革、现状分析及未来挑战
2013-02-01成晓叶
成晓叶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13)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系列消极变化,而1986年越南共产党在越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革新开放使得越南面对内忧外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学界对越南社会主义的研究多以经济、政治或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为视角。本文拟以历史回顾为切入点,对越南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挑战作一探讨。
一、历史沿革:从贫困潦倒到革新开放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于1976年,在现存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历史最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身的特色,其发展历程最能说明这一点。
1.建国之初贫困潦倒
在相继战胜了法、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后,越南于1976年获得了独立并实现了南北越的统一。1976年4月25日,越南举行全国普选,成立了统一国会。同年6月24日至7月3日,统一国会通过决议,把国名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之前,越南在经历了法国殖民者近一个世纪的压迫与奴役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被日本侵占,1965年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又使越南陷入战争的泥淖。殖民统治与越南战争使得原本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的越南贫困潦倒。越共“四大”报告指出,“战争几乎全部破坏了我国人民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建成的一切,把走向大生产的过程推迟了好几个五年计划,打乱了整个经济管理秩序”。[2]
2.受苏联模式影响,经济陷入停滞
1978年12月,越南出兵20万占领柬埔寨,导致其经济急剧滑坡。越南曾制定出恢复生产的“二五计划”(1976—1980)。这一时期越南加入了由苏联组织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经互会,接受经互会国家的援助,并与之保持政治、经济合作关系。[1]在接受经互会国家援助的同时,越南认可并同时接受了苏联模式,苏联模式主导下的越南经济在建国初期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深受苏联模式影响的越南忽略本国实际,完全不顾地区经济平衡发展问题,也不注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最终导致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停滞和危机之中。
3.受中国启发进行革新开放
在1986年5月召开的越南五届十中全会上,越南领导人进行了自我批评,承认越共在“组织、指导、实践方面,包括计划工作和管理,存在着突出的缺点和很大的错误”;1986年12月,越共“六大”反思了以往的缺点和错误,承认越南的经济恶化是由于党和政府“对形势估计不足”和“对自己确定的目标理解上”存在的失误造成的,同时明确了革新是越南的唯一出路,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革新开放的大政方针。[3]1986年的一系列反思失误的会议同时也意味着苏联模式在越南的破产,1991年苏联解体进一步宣告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并不适用于和平年代的社会主义体制国家。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越南领导人诸多启发,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填补了结束苏联模式后越南经济发展经验借鉴模式上的空白。1986年,越南选择了带有他们本国特色的革新策略,这种革新只包括经济上的自由。越南也承认在无能政府的领导下和西方社会经济封锁带来的糟糕时期之后,越南确实需要对外开放。[4]1991年,《华沙条约》终止,华约组织随之解体,越南也不再选择与苏联结盟,他们更需要为自己的发展重新定位。[5]越南的革新并不包括政治方面的解冻,但越南增加了同其他国家的交往,1990年代早期,越南与许多非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其中包括法国以及越南的近邻泰国[4]。越南改革的经济成果十分突出,据统计,1986—1990年,越南国民收入增长 21.0% ,年均增长率为 3.9% 。[3]
二、现状分析:进入21世纪后越南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公民社会崛起
越南于1980年代提出革新开放口号,此后越南社会开始改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同样发生着变化。越南的对外开放带来了国外援助和国际组织的进驻,这些援助机构急于将他们自己设定的发展模式套用在越南身上,支持非政府组织,为公民社会的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6]越南的国家口号是“党的领导,国家管理,人民做主”。人民的权利通过国会实现,国会是由党领导的,党的指导思想通过政府中的各级党组织进行贯彻。[7](P30)
越南的公民社会非常活跃,他们在国家实施扶贫措施、制定福利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条款时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或者通过对政策实施提出建议而提升自身地位。近年来,一些公民组织开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的游说。以河内2007年发生的“统一公园”运动为例,当时一位建筑师在网上发表文章公开反对一项商业开发计划,随后引起网民广泛反响,官方媒体大幅度报道介入,在协调并兼顾了各方利益之后,越南政府最终停止这一开发计划。
越南祖国阵线类似于中国的政协,是各群众组织的联合体,包括人民军、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团、越南劳动总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农民协会、盲人协会、针灸协会、记者协会等;其职责包括提议罢免有过错的人民会议议员,在人民会议上发表意见(但不能参加表决),每年两次听取人民会议的活动报告,就相关问题出席人民委员会会议,听取人民委员会就地方所有情况进行的报告,向人民委员会提交议案并得到答复。中国社会科学院越南问题专家潘金娥认为,祖国阵线作为“社会反辩”机制发挥作用,目的是监督越共执政过程中是否有不合法的程序,同时代表民间团体的声音,这种机制对越共的党建、执政、稳固地位都是有益的。可以反驳,但不可以反党反社会主义,“就像是在野党,但又不是党派”[8]。
越共十大以来,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不断得到加强,在选举、信息公开、质询制度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越南国会和越南祖国阵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处理好党政关系和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民社会对党和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发挥了较为有效的监督作用,对防治贪污腐败和揭露社会弊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共强调发挥祖国统一战线和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作用。[7](P23)2006年在越共十大前夕,越南媒体曾在揭露越南运输部工程监管部门的一起腐败丑闻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越南的公民社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势头上,充分彰显出越南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活在摆脱了苏联模式后所呈现的具有越南本国特色的民主道路,越南公民社会的崛起是越南民主道路上的新景象。
2.“三驾马车”式的权力制约体系
所谓“三驾马车”式的权力制约体系,是指越南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这三者相对独立而形成权力制衡,权力不会集中于一人之身的权力结构。越南高层“三驾马车”的权力结构形成于胡志明去世之后,其目的是为了在胡志明的继任者中体现出更平等的权力分配形式。在1986年黎笋总书记去世之前,越南政治的“三驾马车”分别为黎笋、长征、范文同。在后冷战时期,“三驾马车”的权力结构更强烈地反映出越南领导层的三个核心。在1991—1997年间,越南政局的“三驾马车”包括: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在抵制帝国主义的阵营中代表越南平民集团的利益;国家主席黎德英,在越南军界中代表反对帝国主义势力;政府总理武文杰,代表越南的统一力量。[9]
作为政治妥协的产物,越南“三驾马车”的政治模式有助于在越南政府与越南共产党之间保持一种权力平衡关系,减少党内外冲突。越南领导人很清楚越南只有在具有前瞻性和合作精神的领导集体下才能走向繁荣,因此,“三驾马车”协同配合,共同促进越南发展。[10]
3.多举措反腐
越南1986年开始的革新开放为越南经济的腾飞打下制度基础,但也一度存在监管缺失、制约真空的状态,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1993年,越南因贪污造成经济损失达3190亿盾(约合2018.98万美元)。在越南著名的EPCO公司腐败案件中,Dolphin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黎明海通过扩大缩水的土地价格获取银行贷款,这也让Tamexco公司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政府官员黎德景则被指控利用公共权力获得私人利益。[11]越南的腐败行为基本上都属于寻租行为,即利用手中特殊职权获取“经纪人”的利益。
在过去的几年中,越南专门针对腐败行为在法律框架和制度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反腐举措多样化。2002年7月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干部交流回避制度,规定总书记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县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在同一个地方担任同一职务不得超过两届,以防范干部“关系网”、“裙带风”、买官卖官等问题。[12]2005年,越南国会通过了反腐败法案。2006年,政府检察院专门建立了反腐败局,主要负责监督控制政府系统内部的腐败行为。2007年,指导会员会作为检察反腐败法施行情况的首要机构诞生。2009年6月,越南又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CAC)。越南目前还设有经济警察对经济案件进行跟踪调查。[7](P28)在制定一系列国内反腐败措施的同时,越南还同国际社会保持反腐合作。在世界腐败指数(CPI)上排名112位的越南选择了CPI上排名第8位的澳大利亚作为学习的对象。2008年与2009年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克劳福德学院与越南合作展开了关于反腐的培训项目,该项目由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资助。[13]
4.经济稳定发展
越南曾一度采用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虽然相对于殖民时期和战争时期其经济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由于脱离本国国情、违背价值规律,导致平均主义盛行,群众生产积极性下降。1986年在越共六大决定革新开放之后,越南开始正式摒弃苏联模式。1995年,越南加入了东盟组织(ASEAN)。1998年,越南加入APEC并于1999年开始履行APEC的义务。越南政府于1995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2006年10月,越南正式加入WTO,并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时,越南还进行了汇率改革、贸易税改进以及外贸去中心化改革,放松了中央政府对外贸的管制,私有企业的参与程度加大。这些措施极大地刺激了越南经济贸易的增长。[14]
21世纪以来,越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01年、2002年、2003年 GDP增长率分别达到 6.8%、7.04%、7.24%。[15]与同区域、同类型国家相比,越南在革新开放政策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更为稳定持久。
5.开展多边外交
越南自建国至20世纪末,一直将发展、巩固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基石,同时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保持距离。这种“一边倒”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外交模式为越南从苏联、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但其后期仿效苏联出兵阿富汗、推行地区霸权并侵入柬埔寨则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抛弃,不断被边缘化。
在革新开放之后,越南采取了首先从内部改革、依次推向外部世界拓展的路径。在加入东盟之后,积极履行对自由贸易区的承诺,除了保持与强化同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外,越南扩展了在中东地区、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市场。至2007年12月底已有172个国家与越南建交。
三、未来挑战:政治、经济、外交
1.政治体制需要注入新活力
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经济革新开放起步较早,但并不意味着其政治改革发展缓慢。从2006年越共“十大”开始,之后6年间,越南政治体制改革从起跑线开始一路提速,经历了差额选举总书记、选民直接差额选举国会代表(包括一些独立候选人)、国会代表问责政府高官、电视直播国会讨论、国会否决总理提名的部级官员等阶段。[16]
民主政治是一切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作为一党执政国家,越南政治体制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与反抗。首先,由于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天主教信仰常常受到无宗教信仰的越南党和政府的压制,因此越南党和政府时常要受到宗教人士抗议的压力,并且这些宗教人士还屡屡与西方宗教界联合,对越南现行执政体制产生一定威胁;再者,由于越南革新开放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越南社会中持不同政见者也不在少数,越南党和政府所要应对的不仅是这些与越南当局存在着意识形态冲突的人,还要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越南的政治体制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宗教政策、法律及人权改革将是越南政治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旨在监督政府行为的国会权限及防止腐败的财政改革也应是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通货膨胀严重
越南在革新政策出台之后经济发展有了明显加速,1997—1999年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经过了几年革新开放后的越南也未能幸免。据越南统计局的报告,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头一年,越南GDP增长率为8.2%,略低于越南当年官方规定的目标;到了1998年GDP增长率下降到了5.8%,低于官方目标3.2个百分点;1999年设定的增长目标为5% ~6%,但是当年的实际增长率仅为4.8%(IMF 官方估计为 4.25%)。[17]十多年过去之后这种情况依然没有能够得到缓解。以2005年的发展作为基准,越南在2005—2007年连续三年GDP持续增长之后,2008年再一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同时农业、工业、服务业也未能幸免。三大产业急剧下跌再次证明了金融危机对越南的打击以及越南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的力不从心。
近几年的越南经济增长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但又出现通货膨胀问题。与2009年12月相比,2010年12月消费指数上涨11.5%,2010年全年平均消费指数上涨 9.19%。[18](P268)2007—2009 年越南每年的通货膨胀水平都远高于同地区其他国家的通胀指数。因此越南未来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未知风险,经济状况的演变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
3.外交面临巨大压力
2010年,在越南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越南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三线并进,集中力量完成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任务,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外交领域的工作为越南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8](P26)
2010年,越南与中国建交60周年、与美国建交15周年。虽然越南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南海之争使两国关系紧张,而美国又不断借南海问题介入争端,拉拢越南、遏制中国。2010年越南总理阮晋勇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访问美国,参加首届核安全峰会;同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应越南之邀出席了东盟系列外长会议;同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应越南邀请出席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同年11月22日,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凯西访问越南。[18](P30)美军连年的军舰访问以及美越频繁的军事演习为美国在越南乃至亚太地区增加军事存在提供了可能。在南海三沙诸岛主权争端问题上,越南不仅无理而且还面对着强大的中国,这种压力非一日能除。
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差异,越南与美国也存在着许多分歧,如人权状况、2008年的鲶鱼贸易壁垒、美越战争遗留的化学残留物质的处理等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便能解决的。显然,在与美国交往的同时,越南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提防美国对其时刻都在进行着的和平演变。这些压力与外交困境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越南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与发展。
四、结语
越南在革新开放之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初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缺陷与弊端也日益暴露。[19]在摆脱了苏联模式之后,越南在结合本国国情,吸取自身经验,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有模式之分但没有万能模式可以套用。当社会主义与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时,才会形成不同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和发展道路。[20]因此要想发展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稳定、快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越南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1]余富兆.越南历史[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218.
[2]越南外文出版社.越南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河内:越南外文出版社,1977:31.
[3]梁宏,朱兴有,金玲,等.变革中的越南朝鲜古巴[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35.
[4]James W,Tollefson.Language Policies in Education[M].London & NewYork:Routledge,2002:238.
[5]Stéphanie Balme,Mark Side.Vietnam’s New Orde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 and Reform in Vietnam[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13.
[6]Oscar Salemink.Translating,Interpreting,and Practicing Civil Society in Vietnam:A Tale of Calculated Misunderstandings[M].Bloomfield:Kumarian Press Inc,2006:102.
[7]潘金娥.越南政治经济与中越关系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周宇,易文.可控的民主——底线之上的越南党外民主实验[J].凤凰周刊,2011(11):10.
[9]Jörn Dosch,Alexander L Vuving.The impact of China on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Vietnam[M].Boon:Deutsches Inst,2008:18 -23.
[10]Derek Pham.Executive reshuffle:Vietnam’s Troika leadership seeks balance[EB/OL].(2011 -03 -10)[2013-01 - 25].http://cogitasia.com/executive-reshuffle-vietnam%E2%80%99s-troika-leadership-seeksbalance/.
[11]Martin Gainsborough.Changing Political Economy of Viet-nam:The Case of Ho Chi Minh City[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2003:84.
[12]金波.越南共产党的制度反腐经验[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5):33.
[13]加拿大政府网.Australian government aid program concept note Vietnam Communist Party anti-corruption program 2011-14[EB/OL].(2011-07-29)[2013-01 - 25].http://www.ausaid.gov.au/Publications/Pages/9937_8014_9112_1276_4732.aspx.
[14]Binh Tran-Nam Chi Do Pham.The Vietnamese Economy:Awakening the Dormant Dragon(Routledge Studies in the Growth Economies of Asia)[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2002:125.
[15]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13.
[16]程映宏.越南政治改革为何先行一步[EB/OL].(2011-07-30)[2013 -01 - 25].http://opinion.cn.yahoo.com/ypen/20120410/978539_2.html.
[17]Claes Brundenius,John Weeks.Globalization and Third-World Socialism:Cuba and Vietnam“Vietnam in the Asian Crisis Stein Tùnnesson”[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1:174.
[18]吕余生.越南国情报告2011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9]孙伟平,何成轩.社会主义理论新探索:从中国和越南的视角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2.
[20]顾钰民.中国共产党的三大选择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