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路瓦栽先生的好丈夫形象
2013-01-31邹军
【摘要】路瓦栽先生作为《项链》中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在整个婚姻中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用真爱来呵护着玛蒂尔德,他们的婚姻才得以和谐的持续。他本文将用心理学原理来对路瓦栽先生——这位好丈夫进行分析。
【关键词】《项链》;路瓦栽先生;婚姻心理学
一、路瓦栽先生的制衡原理
心理学上著名的“制衡原理”告诉我们,制衡就像是一架天平,一边放的是珐码,另一边可以是很轻的稻草,但必须有足够大的体积才能与珐码保持平衡;另一边也可以是水银,但只要一点很小的体积就能与珐码保持平衡。和谐的婚姻就像一架天平,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妻子,只有双方的优势均等的时候,才能使得婚姻的天平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但双方的优势是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的,这就是制衡原理在婚姻中的体现。
而玛蒂尔德的美貌与路瓦栽先生的小公务员身份明显是不平衡的,路瓦栽先生为了制衡,特地弄来了“很少发给同事”的请柬,并“带着得意扬扬的神气回来了”,他在努力缩小夫妻间的“角色差异”,他在试图接近这种平衡,自我完善,努力向妻子靠拢。这其中的遭受的奚落和白眼,大概只有好丈夫路瓦栽先生自己清楚。
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入思考,能否说悲剧的根源是虚荣心、腐朽的生活作风?如果不丢失项链,还会发生悲剧吗?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未失项链,路瓦裁夫人的生活会出现几种可能?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假设:
可能性1:成功跻身上流社会,却以肉体交换为代价;虚荣之心,欲海难填,最终与路瓦裁离婚,另攀高枝。
可能性2:红杏出墙,夫妇同床异梦;最终离婚,却被情人抛弃,生活苦不堪言。
教师提示学生,正是由于格瓦栽夫妇失去了均衡,且无法弥补,和谐婚姻才无法继续。
二、消极偏好与路瓦栽先生
为什么有的人对曾经遭受的侮辱会念念不忘,甚至一辈子都印象深刻?这是由于不好的事情给人的大脑造成的震撼更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乔波博士说,人的大脑有“消极偏好”机制,使得大脑对令人不快的消息十分敏感,在大脑刚开始处理信息时,这种偏好机制就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运行了。在婚姻生活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婚姻均衡系统”的存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戈特曼博士发现,由于人对坏的信息有着很强烈的感受,夫妻之间至少要让积极的情感互动达到消极情感互动的5倍,婚姻才可能稳定地持续下去。研究还发现,只有小而频繁的积极行为才能使天平上的指针向幸福的方向倾斜。
而路瓦栽先生作为一个一文不名的小职员,已经给妻子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他自己深深的明白这一点,他一直在尝试着制造积极的情感互动,他对着并不丰盛的晚餐说“哈!好肉汤!世上没有比它更好的……”,他为妻子买宴会用的袍裙舍弃了自己的爱好,为妻子缺少首饰出谋划策,周到细心的为妻子带来御寒的衣物……这一切,都是默默奉献的路瓦栽先生为这个和谐的婚姻所做的。
三、为爱加分是不仅明朗的形象
良好的仪表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印象,它总是呈现在所有品质之前引起人们的联想。它对人们的判断、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美女”效应。在婚恋上,“美女效应”更为明显,漂亮的女性很容易受到异性的青睐。在婚姻中,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美的,路瓦栽先生也不例外。美永远是和谐婚姻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路瓦栽先生对美貌的妻子宠爱有加,为她在宴会上能有一个美丽的装扮绞尽脑汁,在本不宽裕的条件下,为她雇佣了女佣,只为保护她“玫瑰色的手指头”,最终玛蒂尔德在宴会上成功了,“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一般男宾都望着她出神,探听她的姓名,设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绍。本部机要处的人员都想和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
但是在他们经过十年的苦力劳动后,当玛蒂尔德“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她“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虽然劳动使得她的美貌凋零,年轻不在,可贵的是格瓦栽先生并没有抛弃她,这时玛蒂尔德吸引她的原因就不仅仅是美貌了,而转移到了她的内在上。好丈夫格瓦栽先生能够发现妻子所有的美,甚至连外人看来是虚荣、爱慕钱财等等的恶习他也甘之如饴,这不能不说是和谐婚姻的典范了,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一点。
《项链》中除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之外,我们还看到了纯贞的爱情。物质只是婚姻的外壳,但婚姻是离不开物质这个外壳的。外壳是一种遮盖和给人好感的秀丽,没有外壳的婚姻是不完美的。也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爱就没有了附丽。”然而我们若一味地对外壳和物质穷追不舍,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而忽略了婚姻的内芯即爱情的时候,夫妻关系就走入了沼泽。但如果婚姻有了内芯——爱情,皮毛受点伤害,可血肉还在,过不了多久皮毛是可以长丰满的,婚姻中爱情是至关重要。因此,夫妻之间只有物质上的交流是不行的。格瓦栽先生的婚姻之所以能够一直走下去,于他在物质的经营之外不断建构爱情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本文所有引文,均出自莫泊桑的《项链》。
[2]莫泊桑:《项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作者简介:邹军(1968-),男,广东龙川人,大学本科,语文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