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钢运用和营逐痰固本法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经验
2013-01-31郭天旻李浩钢
郭天旻 李浩钢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石氏伤科,上海200002)
李浩钢主任医师承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仰山教授,尽得心传。先生从事中医伤科临床近四十载,潜心研究石氏伤科理论并付之于临床实践,在治疗骨关节疾病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跟师侍诊,感悟良多,现将其运用和营逐痰固本法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审因立法
髌骨软骨软化症相当于中医的 “痹证”、 “劳损”、“伤筋”等病(证)范畴。临床表现为前膝痛,尤其以髌骨后疼痛为著,打软腿,股四头肌萎缩,反复膝关节积液,上下楼梯及下蹲困难或症状加重。其病理特点为髌骨软骨缺血软化,水肿,破碎进而出现软骨下骨裸露,骨硬化,滑膜水肿,出现无菌性炎症,关节渗液等病理变化。
受丹溪学说 “痰夹瘀血,遂成窠囊”的影响,吾师认为本病所见的软骨缺血、破损、水肿、骨内压增高等实为痰瘀阻滞经络骨节所致。而本病发生的根本源于脾、肾二脏的亏虚。“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亏虚,肾阳温煦作用减退,脾失健运,内湿自生,脾之运化失司,先天之精补充无源,加重肾精亏损,水湿内停,久则聚而成痰,流窜经络,阻滞气机;《灵枢》有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痰湿内生加之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内外湿邪相合,留驻关节,导致骨骼筋脉瘀滞,痰瘀交阻,而见关节肿胀疼痛难愈。
故本病的发生可归结于脾肾亏虚,痰瘀交阻为患。脾肾不足为本,痰瘀交阻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注重标本兼治,在和营化痰的同时予脾肾同补,使其正气充足,痰瘀自除。
2 用药特色
李师针对髌骨软骨软化症的病理机制,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总结出了以和营逐痰固本为指导思想的经验方——逐痰方(当归、川牛膝、生地黄、炒白芍、威灵仙、制南星、泽漆、泽泻、怀山药、炒白术、苍术、怀牛膝、续断、淫羊藿、补骨脂等)。方中取四物汤之意(去川芎易川牛膝,活血同时为引经药,有引药下行的作用)以活血;威灵仙、南星、泽漆、苍术化痰散结消肿;怀山药、炒白术、泽泻健脾化湿;续断、怀牛膝、淫羊藿、补骨脂补肾兼以祛风湿。诸药合用,共奏和营逐痰固本之功效。
急性起病之时,“急则治其标”,对于痰湿甚者则可酌加牛蒡子、象贝母、白芥子、地龙等以加强化痰之力;对于瘀阻甚者可加用丹参、地鳖虫、水蛭以加强祛瘀之效;兼见寒湿之像者可加用制川乌、木瓜、白芷、防风。肿痛等症缓解后,“缓则治其本”,可加强健脾补肾之力,予党参、茯苓、狗脊、杜仲等。如遇缠绵难愈者可投以全蝎、蜈蚣、甲片等虫类药,以搜剔络脉。
3 验案举隅
李某,女,80岁。初诊日期:2011年11月14日。
患者左膝酸痛肿胀板滞3月余,两周前受寒后病情加重。于外院MRI检查示:左髌股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内少量积液。诊断为髌骨软骨软化症,予消炎止痛药口服及物理治疗等未获效。刻诊:左膝酸痛肿胀,得温痛减,下蹲及上下楼梯时疼痛尤为明显。查体:左膝关节肿胀,髌周压痛,半蹲试验(+)。舌淡,质偏暗,苔薄白腻,脉沉细。证属脾肾亏虚,痰瘀阻络;治法:和营逐痰,健脾补肾,兼以祛寒湿;方拟逐痰方加减。处方:当归9g,川牛膝12g,生地黄12g,炒白芍15g,威灵仙15g,制南星9g,泽漆9g,泽泻9g,怀山药12g,炒白术15g,苍术12g,怀牛膝12g,续断12g,淫羊藿15g,补骨脂12g,炙地龙9g,炙地鳖虫9g,白芥子6g,生黄芪30g,制川乌9g,木瓜9g,白芷6g,防风9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11月28日)左膝肿胀酸痛板滞减轻,舌淡,质偏暗,苔薄腻,脉沉细。上方去制川乌、木瓜、白芷、防风,加水蛭6g,全蝎6g。
三诊(12月12日)左膝肿胀已不明显,疼痛减而未除,舌淡,苔薄腻,边齿痕,脉沉细。上方去白芥子,加党参9g,茯苓12g,狗脊15g,杜仲12g。
患者依此方加减治疗三个月,左膝肿胀疼痛皆瘥,行动如前。
按:本例患者年老体虚,脾肾不足。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痰湿留滞筋络骨节,致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和,骨节失充,气滞血瘀,痰瘀相交阻络,肿痛可见。复受寒邪,致使症状加剧。故治疗上先以治标为主,兼顾其本,予和营逐痰,祛除寒湿为主,兼以补益脾肾;待肿痛消退,再以培本固元为主,兼以化痰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