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在标准化病人培训中的实践浅介
2013-01-31金国华
周 峰,金国华
(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以其在医学专业教育、评估和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热点方向之一[1],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中,通过广泛采用SP从而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SP在考试中其扮演的真实性和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保证了考试的有效性[2],因此,如何提高SP的表演能力及评价能力成为整个SP项目发展的瓶颈。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我校于2009年起开展SP的培训及应用,在培训中采用“微格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SP培训目标及困难
(一)SP的培训目标。
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也称模拟病人,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病人,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能力[3],目前美国、加拿大的很多医学院校已将SP广泛用于临床教学、课程评估和(或)技能认证中[4]。根据SP的定义,SP培训目标应为:(1)被检查者,即要求SP能掌握所扮演疾病的症状、体征并逼真的表演出来;(2)评估者,即除了作为“提供病史和体格检查者”,还需对学生在SP应用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做出正确的评估;(3)指导者,即要求SP不仅能出色地完成作为“提供病史和体格检查者”以及“评估者”两项任务,还要知道学生的问诊内容是否必要、有否漏问、体格检查方法是否正确并适时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
(二)SP培训面临的困难。
由于我校SP来源主要以社会招募为主,没有医学教育的背景或者医疗工作的背景,工作形式以兼职为主,因此在培训中主要面临的困难有:(1)由于学历、年龄等差别,SP对于疾病的理解程度不一,在培训的过程中无法设定统一的教学进度,只能按照每个SP的个体情况设定每次培训的内容;(2)参与SP工作的培训者,其自身身体健康,对于所要扮演的疾病的病痛缺乏切身体验,因此其表达症状时难免因为“无病呻吟”而失真;(3)由于SP都是兼职,其参与培训的时间受到本身工作的影响有限。
二、微格教学简介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运动,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迅速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其基本手段是利用录音或录像等手段,将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来,然后重新播放录像,应用微格教学评价法,开展自我评价、同事互评、专家点评对教学技能和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反馈,训练者及评价者一起边看边分析,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使训练者深刻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动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5]。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微格教学的训练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事前的学习和研究;(2)提供示范;(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4)角色扮演;(5)反馈和评价;(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6]。
基于微格教学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的所取得的成功,结合我校SP培训的现实情况,我们决定采用微格教学的模式对SP进行培训,此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微格教学在标准化病人培训中的实践
按照微格教学的步骤,我们在SP培训中采取了以下这些措施:
(一)培训前的准备。
按照微格教学的要求,专门建立培训实验室,安装监控摄像设备,为反馈机制提供保障。
同时,根据临床医学教学大纲,筛选部分临床常见疾病作为SP模拟选择病例,然后根据SP志愿者的意愿进行病例的分配并进行相应的知识介绍,如人体器官体表投影、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等。
(二)真实临床环境示范。
通过对临床真实病例的观察,让SP对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表情、患病体位等产生感性认识,同时,组织SP和部分患者交流接触,通过患者的现身讲解,增加SP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
(三)编写病例剧本。
SP对所扮演疾病的患病过程通过观察后进行总结并按照自身的特点书写关于“自己”的病例故事,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修改、完善,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个体特征的病例剧本。
(四)角色扮演。
在培训实验室里,由高年资主治医生采用实际诊疗的形式对SP进行问诊,并同时进行录像传输。
(五)反馈及评价。
通过实时录像的传输,其余SP可以现场观看在培训实验室内SP的表演情况并对该SP的表演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并提醒自己注意避免这些不足,从而使每个SP进入培训实验室的时候都是在避免前面SP出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的。
通过录像的回放,SP可对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和医生的交流表达、表情、体位、动作,甚至对交流过程中是否表达过多等细节方面寻找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而其他SP成员也会作出评介及建议,从而有利于SP表演水平的提高。
(六)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SP在进行一轮的扮演及反馈后,根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剧本、扮演时的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调整,并重新扮演。
四、微格教学在标准化病人培训中优缺点
(一)优点。
通过微格教学中的“扮演—评价—修正—再扮演”这个循环,极大的激发了SP的学习热情;通过自我评价、培训者互相评价及指导老师评价等方法,SP的扮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SP对所模仿病例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开始引入部分医患关系之间的话题如“因费用不够能否开点廉价药”等,从而使得临床模拟诊疗情境更为逼真。
(二)缺点。
在应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涉及自我评价、培训者互相评价及指导老师评价,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如何坚持老师评价的指导作用,在相互评价的时候需要考虑注意评价交流时的言语技巧,否则难免引起矛盾进而影响培训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SP的使用,一方面解决了当前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训练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质量的SP队伍有利于我国临床医学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一定临床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卓越医师从而满足我国社会不断上涨的卫生需求。
[1]赵桂黔,张桂萍.简易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5):44-45.
[2]许杰州,施楚君,吴丽萍.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5):305-306.
[3]裴凤华,刘冰熔,李剑锋.标准化病人——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87-88.
[4]Barzansky B.Educational programs in US medical schools.2003-2004[J].JAMA,2004 Sept1,292(9):1025-1031.
[5]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58-162.
[6]温虹羽.微格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