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深厚到文艺小青——江苏高考作文自主命题九年回顾与思考
2013-01-31江雪松
江雪松
转眼间,江苏高考改革走过了九年的历程,从现实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对此进行解剖和梳理,这一横断面无疑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一个侧面看到全国高考自主命题尤其是作文命题所走的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也可看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行程与现状。其间的经验与教训,其间的结晶与思考,或许对高考命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命题专业队伍的建设乃至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些启示。
一、九年回顾:看上去很美——期望美丽而缺憾不断的跌宕历程
(一)第一阶段(2004年—2005年),底蕴深厚:一个晦涩而定位失当的共识
江苏是个文化大省与教育大省,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交互而产生的定论。基于这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环境,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还没开始便有了一个较高的自我定位,期许文化底蕴深厚,期许命题积淀厚重,而这在当时全省上下似乎形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共识。
开篇之作,2004年作文题以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此题源于古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的沉稳象征君子的仁爱正直,水的灵动象征智者的灵巧智慧,做人有时需要沉稳如山,有时又需要灵动如水。文题确实在思想上体现了厚重的人文属性,继承传统文化,见解高远高深,然而对于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来说,它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恰恰在审题上成了一道很难逾越的障碍,他们没办法在蕴含哲理意味太浓的题目上写出漂亮的文章,阅卷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2005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则取自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但要人生之路刚刚展开的学生去思索学习生活、书写事业人生,主题似乎太沉重了些;更要命的是,这三个物象喻指文章结构上的三个不同部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但喻指人生的三个阶段实在非常牵强,历史与现实都很难找到某人的人生阶段能对应三者或之一;同时该题意蕴单薄,很难有深度体验与辩证思考,只能论证,只能搜肠刮肚,实在不知许多人所写的项羽究竟属于凤头还是豹尾?
连续两年的命题,出发点都定位于教育文化大省,文题非要呈现底蕴深厚的特征不可,形成期许很高但落脚失重,期望美丽但操作无措的尴尬局面,实践证明命题的优秀不完全在于专家的赞叹不绝,更要在于考生的应试写作实践是可行可操作的,明白的说就是呈现底蕴深厚的命题有时不一定是中学一线老师与考生们认可的好题。后来北京2007年的《细雨闲花》,犯有类似的缺陷。同期全国各地的命题,不是着眼于现代生活与现实处境,文题简单而易懂,平凡而有哲理,比如上海卷的《忙》,全国卷的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要不就关注生活思考与品性处世,如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的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全国卷(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北京卷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有意思的是2004年重庆卷就是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
而2005年湖北卷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一句话引出写一篇作文,理解上倒有点江苏的文化味,只是引申自然且确实富有韵味,不同于江苏2004年的深奥,也不同于江苏2005年虽有古意却毫无韵味,远胜江苏;其他则相对富有辩证性,都落脚于对自身或生活的思考,而且文题不费解,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如山东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上海卷以“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为话题,北京“安”,广东“纪念”等。
(二)第二阶段(2006年—2009年),拥抱生活:一个简单而定位清醒的常识
经历了最初的文题注重文化味,命题者在对连续两年的社会舆论的分析和阅卷的基本状况的考察后,似乎慢慢找到了命题的基本立足点,那就是现实性生活味要浓,而且学生不仅要容易理解并要有话说,于是社会舆论形成了以何永康教授为首的对命题的一些基本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命题面向大众走向学生正视现实迈步健康的道路。
2006年打破了全国(包括江苏)连续七年为话题作文的固定命题模式,作文题《人与路》让人眼前一亮,用何永康教授的话说:“柳暗,花明,又一村。”命题有三段“启发语”:“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前两段,聚焦于“创新”,符合当今社会的取向;第三段,让考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去抒写自家之言。更主要的是“路”的多重意蕴,使之与人产生千姿百态的关系,因而不同水平的人都有话说,都能找到为我所用的材料。阅卷的实际状况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它启示我们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弄潮儿,这是作文之本,写作之源,创新之桨;要独立思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努力换一个角度审视人生、审视万物,这是作文立意、写作构思的关键,否则,就不可能“机智”,不可能“生长”。
2007年到2009年都一如既往继承了2006年的命题范式,虽然2006年“人与路”侧重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关系辩证,2007年“怀想天空”侧重探究人的精神宇宙,2008年“好奇心”侧重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2009年“品味时尚”则侧重人与时代潮流的交融共生,但是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时命题关注时代,拥抱现实,坚定不移地走生活化道路,把学生的写作视野引向关注身边的事,引向关注身边的物,直至引向关注我们生活的世界与星球,一线贯穿的就是人与时代的交融共生,人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人与社会的相依相存,它较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引导功能。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那四年的命题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立意没有限制呈现开放性,文体没有倾向呈现多元化,题材没有导向呈现多样性,真正发挥了命题响应创新的引导功能,也在事实上达到了选拔的功效。与此同时,四年的全国命题则呈现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局面,话题作文依然占主导地位,但新材料作文作为一种命题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主力军,最吊诡的是2008年全国多地命题与时政切合度之高让人咋舌,这一现象江苏则未有出现。
(三)第三阶段(2010年—2012年),回到昨天:一个明确而定位失误的认识
作文立意无所谓高低,只要表达发自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宣泄的是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就应该得到教师宽容的首肯与热情的鼓励。“立诚”,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作文之本,这是写作创造与想象的基础和动力,盲目强调立意高远,必然失去真诚。
但是2010年开始的命题则与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步伐失去了共振的基础,呈现出让人失望的态势。2010年的题目是“绿色生活”,这是一个有着高尚和美好愿望的命题,国内国际在此之前的一两年间有三个重要会议与此有关——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世博会和奥运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整个社会忙于发展经济而带来的环境与精神问题让人深思,命题切合时代,但是却与现实没有拉开足够的距离,带有浓重的时政化倾向,更重要的是“绿色生活”只可正面立意只可论证,你只能讴歌,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现实或社会理想来追求,此时立意无非就是“要追求绿色生活”,没有一种足够的开放性与多元化,与要求的“立意自定”可谓背道而驰,阅卷事实证实了这一点。
高考作文命题,限制与开放始终是一对矛盾,不开放,难以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创作,考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不限制,则宿构、套作、抄袭泛滥成灾,有失选拔的公正公平。协调两者关系,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提高高考作文的安全性始终是命题者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2011年则变本加厉,“拒绝平庸”丢失了两者的平衡,等同于十多年前全国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强迫近五十万考生集体说谎,它命题旗帜鲜明,立意空间狭窄,所能闪展腾挪的只能是怎么拒绝,怎样拒绝,用什么方式拒绝等技巧性的东西。换句话说,此命题与《标准》中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说法存在较大的落差,也与先贤倡导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背道而驰,命题呈现主题先行意味,思想根源上有远远落后于时代之嫌,要求却依然有“立意自定”,值得命题者深思。
2012年的命题则在另一个层面走向了歧途,梳理阅卷情形发现,题材选择多为亲情,主题呈现多为离别,情感表达多为爱中有忧、忧中有爱,语言叙述多为阴柔清婉,一句话风格相对柔婉,属于宋词中的婉约派,大概也是香港岭南大学许子东教授在高考作文题刚公布时所批评的“文艺腔”吧。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具有了让人一看就能辨认出来的鲜明特征,人们会说他有了自己的风格,问题在于,当全省将近五十万考生都是同一个父亲的女儿的时候,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场景?根源就在命题本身,“忧”与“爱”的交集,虽然提示语用名人的话暗示可以选择家国之情,但“忧”完全不同于“爱”的内涵及在生活中的表现,“忧”为担心、担忧,是心理世界的折射,内涵是丰富的,但表现形式上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在行为动作上往往不是剧烈的、强烈的,而是轻细微小的变化,类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般,这样就使“爱”的呈现内容可以是民族家国但是呈现方式和呈现层次却单一化了,无限丰富的“爱”只能被导向一个方向,狂放奔流的长江大河被导入缓缓流淌的灌溉小渠之中,于是风格的柔婉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此命题属于文艺小青的制作。
横向看,全国各省市命题呈现一种百舸争流、千舟竟发的态势,但各家或多或少都有时政化、政治化倾向,这一点与江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北京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大地”,虽是好题却失之于亦步亦趋,基本复制了温家宝的谈话,可见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有曲折有坦途,有争议有肯定;纵向看,江苏2010、2011、2012年连续三年的命题思路是无视发展、回到昨天,没有切准时代的脉搏,也谈不上与时俱进、呼应时代,基本是一次历史的倒退,是2008年许多人批评过的当时全国多省市命题时政化、政治化思想的一次卷土重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待中国的社会生态,有理由相信这并非最后一次如此深度影响作文命题。
二、思考展望:吃起来很甜——期望理性而科学合理的未来命题
江苏高考作文自主命题走过的九年,可以套用曾经做过的一个高考仿句题:命题历程象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命题历程象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命题历程像一首乐,有高音也有低音;命题历程象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乐曲渐趋高潮,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命题”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这一历程的粗略扫视实际上是全国高考九年的一个剪影与缩影,怎样的作文才是经久永流传的命题?按照美学原理,作文应该是一种发现美,创造美 (表现美),欣赏美的言语过程和言语产品。而如果这道题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发现、创造、欣赏的过程都有淋漓尽致的展现,我想这一定是一道好题。据此我以为它至少应符合下列四个尺度:
(一)符合课程标准
《标准》是时代的产物,由于汇集各方专家的共识,更由于对高中语文课程论述的系统性与权威性,它已成为我们指导新课改的一把重要尺度,自然也应该是我们高考命题的指南。它高于各省的考纲,更高于各位命题专家《标准》:“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如果高考作文命题与之背道而驰,则不仅有违社会的期待,更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10、11、12年的命题或者限制了思想立意,或者圈定了体裁风格,或者暗示了题材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命题思想有脱离时代、僵化守旧之嫌。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2000年至2009年的命题,或者提供题材范围,或者提供思路方向,但基本不限制立意,而且文体选择有自主性,基本属于符合课程标准的好命题。上海卷的《他们》(2008年)、《忙》(2004年),山东的《见证》(2009年)、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句写作,北京 《说 “安”》(2005年)、《北京的符号》等都是类似的好命题。
(二)契合时代脉搏
从古至今语文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时代性,这是不容置疑,也是难以回避的话题,因此较好的作文命题自然应该切合时代的脉搏。比如,2005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出的就比较好,要求对一组社会广角镜引发的思考,谈谈它们对自己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此题时代特色鲜明,涉及当下文化生活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关系,而提供的材料本身开放程度较高,内容贴近年轻人的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同时规定性也很复杂,这样学生选择、舍弃较为自主,选材空间广阔,很容易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相对而言,江苏2010年的《绿色生活》的提示语开放性远远不够,有暗示题材的意味,更有立意限制的倾向,结果五十万考生有四十多万都是写环保,追求青山绿水的生活,所以此题虽然为人叫好,但也被不少人批评贴得太紧有时政化、政治化图解意味。
(三)有利甄别选拔
成功的作文命题,要保持学生原有信息与它之间的距离,才能具有信度和效度,即命题既切合时代又与时代保持必要的距离,这是命题专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命题有安全性要求,切合太紧容易出现宿构、套作,有违公平。
同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通过这道门槛所有的学生将分化到各个高校各个专业,我们不是选拔文学人才,如果命题始终倾向于文艺性、文学性,势必压制了各种人才的脱颖而出,不利于社会发展。法国高考试卷,文科、经济科、理科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分别命题的,而且各科的命题也是多道而不是我们的一道,这就是为生而想,为最大可能选拔人才而想。《标准》的一个核心是以生为本,虽然真正人文性、人性化的测评,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为什么不可以多出几道题,让学生最大程度发挥所长,不是更有利于甄别选拔人才吗?
(四)引领教学改革
高考命题由于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它往往可以影响中学的教学生态,因此好命题应该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年年有适度创新,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道优秀的作文题应该与新课改理念吻合,体现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投入生活、体悟社会、思考现实,激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减少对学生思想的束缚,为考生思考提供纵横驰骋的广阔舞台,为作文教学园地吹来一股清新的风,为中学作文教学指出一条康庄大道。从这一点说,《拒绝平庸》有近五十万考生步调一致平庸作答,形成了大家集体向平庸致敬的尴尬局面,这一阅卷事实已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挫伤,并对语文在中学各科中不断被边缘化雪上加霜,由此也证明了此题的平庸与命题者思想的落伍,值得曾经出过《品味时尚》的命题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