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范文”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就《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谈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2013-01-31赵天智

中学语文 2013年3期
关键词:写景抒情范文

赵天智

所谓“范文”就是典范的文本,即就是在同一类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如果我们举“其一”而能使学生“反三”,让学生“触”此“类”而能够“旁通”,那么,我们对“范文”的教学就达到了高效率,说明我们真正领悟了专家编辑“范文”的意图,实现了“范文”的价值。下面就《秋兴八首(其一)》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为《杜甫诗三首》,第一首诗为《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是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第一首近体诗。专家之所以选此诗作为学生学习近体诗的第一首,是因为此诗是杜甫近体诗的代表,尤其是写景抒情律诗中的代表。专家如此编辑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本诗教学,能使学生掌握鉴赏一般写景抒情律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知道此类诗要鉴赏什么?怎样鉴赏。我们在进行此诗的教学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不可随意待之,使其失去“典范性”。如果通过此诗教学,学生学会了写景抒情律诗的鉴赏方法。那还有谁会说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高效呢?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教给学生掌握这类古诗的一般鉴赏方法,二是让学生明确这类诗我们主要鉴赏什么?具体操作如下:

一、解题

同学们看注释①中“秋兴”,明确“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通过这一解读学生已明白本诗的表现手法是即景生情,同时学生有了学习本诗的目标,就是解读作者在本诗中写了什么景,将抒发怎样的情。读诗题便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二、借注释理解诗面意思

同学们借助课本注释,翻译诗歌的四联,这一步是学生鉴赏诗歌的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这一环节,而直接讲解诗歌。试问,学生连诗面意思都未搞懂如何理解鉴赏之?我在教学本诗时就给了学生大约5分钟时间进行了诗歌的翻译,并让四位同学分别对四联诗进行了口头翻译,实际上借助注释,学生的翻译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稍加点拨即可,如“他日泪”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为“想起往日漂泊生活的艰辛,不禁潸然泪下。”理解了诗面意思,就为鉴赏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二步。

三、知人论诗

在学生理解了诗面意思后,我们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看注释①中关于杜甫当时处境的解释,教师再补充介绍杜甫写此诗的具体背景——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里,杜甫流亡颠沛,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唐代宗永泰元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了依靠,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当时,安史之乱虽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会很容易领悟到本诗杜甫就是要抒羁旅之愁、家国之悲,也就是说学生已经理解了本诗作者都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不过这种情感是因为他看到眼前的秋景而想到自己的处境而生发的伤感而已。此时,我们结合前面对诗面意思的理解,就可完全达到对本诗的鉴赏,如下图所示:

前二联 后二联

写景 抒情

萧瑟 羁旅之愁

悲壮 家国之悲

至此本诗的鉴赏已水到渠成了。此为诗歌鉴赏的第三步。

四、小结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律诗,鉴赏什么?

1.一般步骤:读题目——翻译诗文——知人论诗

2.写景抒情的律诗的特点: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由景生。

3.诗歌鉴赏的内容:①表现手法;②思想内容(思想感情)

五、学生依据上面方法和步骤鉴赏《登高》,巩固课堂效果,化知识为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的实施,学生一定学会了鉴赏写景抒情律歌的一般方法,而且亦可迁移到其他古诗词鉴赏上去。这就是“举”“其一”而学生可“返三”,“触”此“类”而学生可“亲道”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高效率的。

“范文”就要“范”讲,要“范”讲就要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深刻领会编者所选“范文”在教材体系中的作用,把握范文所要示范的重点之所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每一节“范文”教学都重点突出,让学生学捞一“鱼”中而得捕一类鱼之“渔”,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猜你喜欢

写景抒情范文
点赞中国为抒情女高音而作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写景的妙招
会抒情的灰绿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春色几许(简谱)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