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肖邦促膝谈心——《肖邦故园》再读

2013-01-31田爱美

中学语文 2013年3期
关键词:长存故园肖邦

田爱美

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肖邦,渐行渐远,然而,最弱的,最温柔的,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肖邦音乐,依然回荡在肖邦故园。悠悠故园,有你,有我,最重要的是还有肖邦。让我们一起,就在这里,和肖邦促膝谈心。

故园的灵魂——音乐

肖邦的好朋友,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音乐有这样的评价:

“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有时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 ’”

故园就是这样无孔不入地深深地渗进了肖邦音乐的每一个音符之中。漫步故园,在历代人们的用心呵护下,这里的确风光无限。细心的读者很快会发现,课文中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其实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课文第20段这样写道:

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花园——音乐。

接下来,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第21——27段对故园四季景色的描写其实处处都烙上了音乐的印记。

春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夏天:宛如歌中的叠句;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冬天:只有无边的静寂。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每个季节里都有着肖邦音乐的特色:

春天——柔嫩、轻快

夏天——悠扬、清丽

秋天——热烈而感伤(我们容易忽略“热烈”,抓住文章第23段“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不难理解。)

冬天——深沉、悠远

把课文第21——27段和第7段结合起来,我们不难领会“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这,又何尝不是肖邦音乐乃至肖邦本人的特点啊!

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写四季景色呢?课文第21——27段用了那么多的笔墨细细描写四季之景,第7段其实已经交代了四季景色的特点,不是有重复啰嗦之嫌吗?或许作者就是要强调课文第8段第1句“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吧。这片土地是肖邦音乐的创作源泉,她滋养了肖邦,滋养了肖邦音乐的民族精神。深深了解并熟悉肖邦音乐的作者在这两处的四季之景真是用心良苦。作者正是要领着我们欣赏肖邦故园的同时,时刻不忘告诉我们肖邦故园的灵魂所在。

尽管肖邦在这里只不过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但肖邦始终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一起探望故里,甚至在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告别了这一切。1848年,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许也浮现出了故园景色。“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依稀”说尽多少无奈与苍凉!

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肖邦尽情挥洒,把他对故园的满腔挚爱镌进黑白琴键,故园从此有了灵魂。

“最美”——只因有你,肖邦

课文第24段开头“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这句话显然相对其他季节而言,它并未否定其他季节的美,而是特别指出冬天这个季节的美丽,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看课文,冬天的景色,作者只具体写了两句话:

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

难道白雪覆盖的房舍最美?难道花园的树木最美?这些好像都不足以让人信服。那么请看作者连用了6个“没有”“如今既没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既然是“没有”,那又有何美呢?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起把目光投注在课文中的三个“只有”。

只有无边的静寂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

只有音乐长存

一、只有无边的静寂——环境是静寂的,心境也是静寂的

很显然,这里的冬天环境是静寂的。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作者更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心境是静寂的。

“没有母亲,没有姐妹”看起来是突兀的一笔,其实有作者的良苦用心。前文第10段写给友人的信“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把这两处结合起来,远在他乡的肖邦离开了他亲爱的国家,离开了他心爱的故园,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和朋友,留下了满身的孤独及绵绵的思念故园之苦。

“只有无边的静寂”“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久别经年,当一切都已成往事,我们大可设想在这样一个静寂的冬日,不管是斜倚窗前还是轻敲琴键都难抹去肖邦那份深深的孤独及其绵绵的思念故园之苦。

二、只有他还住在这里——已经逝世了一百多年的肖邦真的还住在这里吗?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肖邦,人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精神还活着,他还住在他深深眷恋着的故园。作者在明净的忧伤里似乎有意让我们的眼前再次浮现出一个个特写:肖邦断然拒绝沙皇的所谓封赐,肖邦怀揣盛满祖国土的银杯黯然辗转漂泊异国他乡,肖邦用他满腔的热情谱写出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忧虑——那肖邦音乐中一曲曲动人的篇章,肖邦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再三叮嘱把他的心脏运回华沙……

是的,肖邦的心脏漂洋过海,回到了故国,肖邦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园,并且抛开战争的烟云,安详地永远地住在了他心爱的故园。所以,你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的最后这样写道:

倘若你在这样一个隆冬季节,站在这小屋的前边,望着被积雪压弯了的光秃秃的树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三﹑只有音乐长存——为什么呢?

音乐为什么能长存?我们可以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提到了肖邦音乐的影响呢?课文第14—19段写道:

那时,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有年轻人,也有老人;有新来的听众,他们是第一次来此领略肖邦的天才所揭示的无限美好的世界;也有常来的听众,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蜜的回忆。

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

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见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

人因为音乐而长存;音乐源于故园,又因故园情怀而不朽;故园因人而永存。人、音乐和故园三者水乳交融。作者在这里已不再只是简单地写景了,而是将叙述的角度转向人的内心感悟,转向从心灵深处去感知和理解肖邦。在这里冬天的“最美”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四季轮回之景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情感之美、精神之美。当一切已成往事,只有音乐家的崇高人格永存,只有音乐家的精神长存,这才是天地中的大美,才是作者所说的“最美”呀!最美,只因有你,肖邦!

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用心灵去感受。正如作者课文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和肖邦在一起——促膝谈心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简朴、清寒的小屋,用心聆听天国里飘来的肖邦的《夜曲》。借用一位作家曾经写到的一段文字:

钢琴如泣如诉。我仿佛看到肖邦梦游般款款而来。他那一袭黑色的燕尾服,掠过树丛草尖,上面的露珠不经意地掉落,那是他的夜曲。他的心境出奇地平静,他的欢乐是无力的,他的忧郁是恍惚的,一如他虚弱久病的躯体,他苍白、纤细的十指,敲击不起沉重的琴键。若断若续的琴声,如被风景遗忘的天边的云朵,漫无目的地漂浮着。在他的朦朦胧胧的眼神背后,不时闪烁出明亮的光辉,照耀着他那瘦削、雪白、冷静的脸庞,让我们看清了天才的灵魂是如何轻松、安宁地依附在他的身上。这颗灵魂叙说的尽是些不知从何谈起的天荒地老的故事,故事并无大喜大悲,却有无边的苍凉。故事里似乎都是他的私语,却有你切身经历般的感受。

肖邦,一个平凡的人,却创造出了钢琴的神话,他把他的根深深地植在这平凡的故园,任凭岁月淘洗,肖邦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漫步故园,和肖邦促膝谈心,感受着不一样的精神。肖邦经历了太多的磕磕绊绊,但他却始终践行着他曾经高喊的“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他悲剧性的生活里却始终昂扬着他所理解的真正的波兰民族精神——波兰还没有灭亡。即使在他悲剧性的音乐里我们似乎都能经受波兰的阳光的曝晒,浮泛着幸福的红光。

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故园尽管朴素、淡雅,却生机勃勃,正如肖邦尽管平凡、普通,却执著、深沉,波兰尽管历经磨难,却欣欣向荣,成为一个可歌可泣的坚强的民族。行走在肖邦故园,耳畔不时飘来肖邦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感觉就像是和肖邦在一起,我们在和肖邦促膝谈心,我们在絮絮地谈论着一个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故事……

猜你喜欢

长存故园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嫦娥的思念
遥怜故园菊花开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李轶贤
肖邦
雷家民作品
斯人已逝 经典长存
『孺子牛』的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