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探微 直抵文心:谈细读的一种切入手段
2013-01-31丁慧军
丁慧军
虽然文本细读强调沉入言语,但这种解读也并非只重细部而忽略整体。为防止细读产生窄化文本甚至歪解文本的现象,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时就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能囫囵吞枣。我们得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处,重锤敲打,然后细嚼慢咽,从整体参与性上指导学生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风格。那么,如何勾连全篇,整体切入呢?
其一是文眼切入法,以此感知内容,突出主题
文眼可以是标题、关键词、主题词、重复词句、中心句等。
《金岳霖先生》以主题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来设计活动,“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呢?”高屋建瓴。《始得西山宴游记》可抓住文题,以“为何冠以‘始得’二字”作为设计问题主纲,然后分而议之:西山之景有何特点?游西山之前的状态如何?再合之:作者通过始得想告诉我们什么。《项脊轩志》可以用“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个过渡句来组织教学,细致体会文本中字里行间所渗透的“四喜四悲”。《逍遥游》文中关于“笑”重复三次,可找出来说说,是谁在笑?笑的是谁?《纪念刘和珍君》描写刘和珍的有三个词,提出来串联一下:欣然、毅然、决然。 《汉家塞》多次提到“坚守”,是谁(塞、人、我)? 为什么要坚守?如此主问,即可对文本进行勾玄提要,直抵文心。这样处理都不失为一种教学上的机智。
又如《陈情表》,围绕标题中的“情”字拓展:衷情?忧情?惧情?忠情?孝情?依托文本一一落实。《一个人的遭遇》小说篇幅长,不易把握,但只要对照标题来设计主问,即可流畅地完成任务。一个人指的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个人遭遇到了哪些事?这说明了什么?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层层深入,直抵文本主旨。《品质》可直接把“作者是怎样来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和人品的高尚的?”为主问线索,贯穿全文。《清兵卫与葫芦》以主题 “你认为清兵卫天性被扼杀的悲剧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切入,进而沾连起全文:一是天性被扼杀;二是扼杀的直接元凶竟是父亲,且以爱的名义;三是理应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员竟理直气壮地也来扼杀;四是客人也不认同清兵卫;五是扼杀天性之门仍未关闭,还在发生。这种反溯式的探究(从主旨到文本)无疑也是行之有效的。
其二是写作技巧切入法,以此分析特色,体会风格
所谓技巧,传统的如线索、悬念、突转、误会、巧合、照应、比兴、白描、细节、插叙、倒叙、欲扬先抑、欲擒故纵、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现代的如意识流、蒙太奇、反讽、黑色幽默、象征、变形、怪诞、拼贴等。利用这些技巧,选择阅读教学切入点,都能够优化课堂教学。
《赤壁赋》可以抓住“乐—悲—喜”这条感情变化的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最后的常春藤叶》,如果我们按常规进行阅读教学,往往从五个方面展开:理情节、析人物、研环境、揭主题、赏写法。千篇一律,不免落入俗套。如果我们从情节的伏笔照应处切入展开教学,会别有新意。《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体现雨果美丑对照创作原则。故可从对比技巧切入讨论:最表面的对比是伽西莫多的美与丑;最触目惊心的对比是伽西莫多与副主教克洛德;最鲜明的对比是爱斯梅拉达与围观者;最令人动容的对比是围观者前与后的表现。《牲畜林》以“延迟”技巧切入,找出六次“延迟”并议一议这样的“延迟”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切都变简单了。
《礼拜二的午睡时刻》笔者主要抓住一个细节来设计勾连:小女孩、妈妈、神父都认为坟墓的大门钥匙是长满了锈的样子。为什么?通过讨论明确:这是通往天国的钥匙,现在长满了锈,象征着拯救之路受阻了。接着寻找事实来证明:自以为善的人们围观他们基本毫无认知的恶;雷薇卡太太甚至想都没想就眼睛一闭就打死了所谓的小偷;神父也没能拔出庸常的善恶等等,都反映了人人相爱的艰难、拯救有多么艰难、反抗庸常善恶有多艰难这个事实。从形式到内容也往往能得其中之妙。
其三是“趣点”切入法,以此探究深入,体味感情
所谓趣点,是指文本中的那些疑点、异点、难点、悬点、奇点等,因为这些点极易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姑且称它为“趣点”。
《鸿门宴》中刘邦的“软”是一个奇点,因为人之常情,打了胜仗又是领袖不应该如此卑屈,这难道不奇怪吗?能否以其在鸿门宴的过程中表现为例分析个中原因?于是可通过“结软姻、说软话、坐软座、软看斗、软溜走”五个方面推敲人物性格及成原因。《长亭送别》中有四首带泪的曲词:[端正好]、[朝天子]、[耍孩儿]、[四煞]。这可作为一学习难点来突破,以写泪的手法为桥梁,让学生感受、品读、演读崔莺莺的眼泪,走进她那复杂的情感世界,并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古典戏曲的范式。
《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漫游时为“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西山游时为“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同样是倒酒动作,前为“倾壶”,后为“引觞”,面对这个前后不一的动作异点,洞烛幽微,必见真金。
再如《老王》末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也对老王不错,何来愧怍?利用学生对此疑点展开追溯活动,便有新的获得:原来是缺少对老王的尊重和平等的交往。还有《我与地坛》中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但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不用《我与母亲》作为标题?这是否背离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用好这些点,就能引爆深层次课堂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组织学生细读,切入点是关键。那么教师就要具备目标意识,勇敢地抉择,在切入文本时致力于巧妙、流畅,才能激活课堂,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并以此唤醒学生的言语意识和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