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物联网技术及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探讨

2013-01-31刘兵兵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联网智慧政府

刘兵兵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 号,北京 100022)

0 引言

随着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热炒,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现今,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如火如荼,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和践行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内涵,将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为民众创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政府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将成为我国未来信息产业界重点的研究目标.

智慧城市[1-3]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的一个应用的体现,可以说智慧城市也是这些技术的核心载体,同时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更高的一个阶段,是人们对于未来理想生活、住所和生存环境的宏观愿景,简单地说智慧城市可以理解为智慧产业加智慧民生和智慧政府.

本文对物联网技术及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建设进行探讨,浅谈对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认识、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

1 物联网

众所周知,物联网技术[4-5]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现今的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实现智慧城市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迄今为止,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除了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智能卡(RFID)应用、交通、物流等发展较快,其他领域发展相对缓慢,物联网市场还需培育,需要挖掘潜在的需求,还处于由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过程之中.

2 浅谈智慧城市及发展中存在问题

智慧城市是IBM 提出来的[6],是受IBM 在2008 年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战略的启迪.事实上这也是IBM 的一个营销策略,为什么这个智慧地球提出来之后,咱们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对智慧地球包括智慧城市,这么大的热情呢?我们说智慧城市的理念恰好它贴近了我国城市对于未来发展理念的一个追求,恰逢各地区正在构思十二五规划,智慧城市的理念成为了我国各地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就像当年物联网一样,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各地方政府的文件包括企业的一些策略和方案当中. 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通过对智慧城市不同方向和领域的理解和研究,为智慧城市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和理念,智慧城市让城市管理者从更高、更宽、更深的角度思考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智慧城市属于新理念和新探索,提出来的时间又比较短,所以说对其深层含义的理解,难免有不足或者说不准确的地方.所以说虽然一波又一波的思潮涌动,对于智慧城市核心理念的冷静思考和深刻的理解,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必要.

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了主要以下几个问题.

(1)存在很大的风险

当前智慧城市的规划已经覆盖了全部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甚至一些基础条件不是特别好的三线城市也纷纷地酝酿和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这其中不乏地方政府为了切实改善未来城市发展环境而作出的巨大努力,但是企业的利益,尤其是智慧城市服务类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布局进行的各种宣传和公关,这个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不切合实际的忽悠成份大量存在,为了避免后期发生问题,建议政府需要保持一个冷静,加强统筹规划与宏观调控.

(2)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期望值过高过大

由于期望值过大,导致了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希望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改变一个城市,甚至将一个基础条件不是特别好的,甚至连数字城市条件都达不到的这么一个城市,能够迅速建立成传说中的智慧城市.所以说这期间存在着很多的投资风险.

(3)方向偏离,规划片面

在全民智慧城市热潮中,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考核,也参与进来,加之部分智慧城市企业的利益纠葛,在不断地强化,所以说慢慢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智慧城市规划渐渐地形成了单一的行业,或者不接地气的规划,一方面完全或者说部分忽略了城市主体,那就是人性的体验.另一方面忽略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标,就是什么样的城市叫智慧城市,就是这个城市信息化建设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这个现在很多的专家,甚至很多企业,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和概念都没有完全统一,所以说现在更谈不上对智慧城市的评价、讨论有一个相关的指标.

3 对智慧城市的认识以及发展规划

(1)智慧城市相当于智慧城市加上数字产业,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字城市还没有建成,就一下子想成为智慧城市,这个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想要实现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数字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IT 基础设施,都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前提,当一个城市完成数字城市的建设之后,再全面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对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改善和提升,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才有可能实现所谓的智慧城市的愿景.所以说智慧城市不是两年三年就能够实现的,它是一个宏观愿景.

(2)智慧城市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理念

智慧城市是相对而言,相比一些二三线城市,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可以说就算是智慧城市了,那么比起国外的一些城市从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来看,可能国外的一些城市就更智慧,这是一个相对来说的.

(3)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有侧重,民生信息化首当其冲

民生信息化,就是涉及到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是最容易实现的,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在宣传和推广方面,我们应该以民生为主,因为智慧民生可以让百姓获得实惠. 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民众的评价,这种评价在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观念进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智慧城市的发展更需要民间资本的引入

智慧城市,对于厂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蛋糕. 所以建议政府能够合理地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真正意义上打通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链,这样的话能够减轻智慧城市工程给政府带来无畏的压力.

(5)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应用指标体系

起草制订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 国家现在正在鼓励智慧城市搞一些示范试点.我觉得大城市先搞一些城区,一些中下型城市,基础条件都不错的,可以先去搞,这样效果可能更快一些.

(6)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政府起规划引导的作用

在前期政府应该对于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多追加一些投入,因为这个毕竟有一些风险,这样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企业就是建设运营具体一些项目的实施,协会牵线搭桥,任何行业的协会,主要是为供需方,为政府和企业之间嫁接这种纽带和桥梁,最终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7)各大部委对智慧城市的态度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搞智慧城市的试点,每个部委都属于国家政府的主管部门,很多部委比较关注智慧城市。据统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旅游局,国家科技部等部委近年来,相继都推出了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牵头18 个部委起草了“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上报了国务院,真正意义的国家级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今年有望公布.

4 结束语

总之,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产物,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依照科学规律去践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应用的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推进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在未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智慧城市这个宏伟的愿景也将早一点到来.

[1]宁家俊. 关于促进中国智慧城市科学发展的刍议[J].电子政务,2013,2:65 -69.

[2]陆伟良,周海新,陆侃.感知智慧城市概论[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6:28 -36.

[3]马士玲,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J].智能处理与应用,2012,2:70 -72.

[4]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2010,37(1):37 -39.

[5]王宝云.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 -6.

[6]李建明.智慧房产离我们有多远?[J].中国建设信息,2012,21:35 -37.

猜你喜欢

联网智慧政府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抢占物联网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有智慧的羊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