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分析※

2013-01-31赵鸿鹰江荣科李文庆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胃窦组织学淋巴

赵鸿鹰 王 宇 江荣科 李文庆 杨 柳

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分析※

赵鸿鹰 王 宇 江荣科 李文庆 杨 柳

目的探讨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情况及生存率。结果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中,Ⅰ期患者14例,Ⅱ期患者5例,Ⅲ期患者2例,Ⅳ期患者1例。经手术完全切除病变患者20例,经手术部分切除病变患者2例,手术后患者行放、化疗。经跟踪随访,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7.27%(17/22),10年生存率为50.00%(11/22)。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及早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进行诊断确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手术治疗;生存率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在1983年首次被Isaacson与Wright提出,在2000年WHO将其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率占胃部恶性肿瘤的1%~7%。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治疗和预后,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55.5±15.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的患者4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例,身体消瘦的患者16例,身体乏力的患者4例,间断性发热的患者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awson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全身浅表无病理性淋巴结肿大;胸片显示未见无纵膈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经手术勘查,患者病变位置的淋巴结只局限于胃和引流区;其肝脏和脾脏均正常[2]。

1.2 胃镜检查患者的病变位置主要位于胃体及胃窦,其中病变位于胃体的患者5例,病变位于胃窦的患者6例,病变位于胃体、胃窦、胃底多部位的患者11例。16例患者有深大弥漫浸润性不规则溃疡的恶性病变表现,6例患者有浅表性溃疡和小结节样隆起的良性病变表现。18例患者的病灶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3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肌层,1例患者的病灶侵犯到周围脏器。22例患者通过胃镜检测,诊断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8例(36.36%),误诊为胃溃疡的患者4例,误诊为胃癌的患者10例。

1.3 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22例患者均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MALT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瘤细胞为CD45RO-,CD20+,CD5-,CD79a+,CD10-[2]。22例患者经组织学胃活检,诊断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5例(22.73%)。经组织学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诊断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18例(81.82%)。

1.4 病变分期依据Ann Arbor分期标准分期,Ⅰ期患者14例,Ⅱ期患者5例,Ⅲ期患者2例,Ⅳ期患者1例。

1.5 治疗方法经手术完全切除病变患者20例,经手术部分切除病变患者2例,手术后患者行放、化疗。

2 结果

经跟踪随访,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7.27%(17/22)。10年的生存率为50.00%(11/22)。其中Ⅰ期患者14例,5年生存率为100%(14/14),经手术完全切除病变患者20例,5年生存率为85.00%(17/20)。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变部位置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患者18例,5年生存率为83.33%(15/18)。

3 讨论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病率占节外淋巴瘤的24.3%~36.7%,占胃部恶性肿瘤的1%~7%,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发病年龄不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3]。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HP的感染有相关性,正常患者的胃黏膜内无淋巴组织,但由于HP的复发感染,加之自身免疫形成淋巴组织,最终形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胃镜检测、组织学活检的诊断准确率较低,经组织学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诊断准确率较高。综上所述,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及早的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进行诊断确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李明洙,罗力,高乃康,等.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分型及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4):259-260.

[2] 黄霞,彭洪娟,李丕敬,等.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5):437-439.

[3] 顾浩.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现代医学,2005,21(12):1486-1487.

[4] 吴卫平,李轫晨,周康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2004,11(5):885-886.

R735.2

A

1673-5846(2013)01-0213-02

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院集团龙南医院,齐齐哈尔附属第五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201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计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498

猜你喜欢

胃窦组织学淋巴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
探讨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中的应用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