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政放权赢取未来
2013-01-31年似水
年似水
传统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逐步失效,必须另辟蹊径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而这唯一的选项就是改革,首推的又是政府改革
11月1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国务院这次开会部署的用意是很明显的:一来整个行政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大文章,有了中央政府的上篇,还需要有地方政府的下篇;二来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重重、头绪多多,必须保证中央政令的畅通,但同时又必须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才能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三来在传统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逐步失效且带来问题更多的背景下,必须另辟蹊径来激发市场和社会的创造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而这唯一的选项就是改革,首推的又是政府改革。
政府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简政放权。过往35年改革的大脉络是:针对事无巨细、无所不包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系,改革最初的主基调就是全面彻底的放权,往基层、往企业甚至是往个人放权。“人随王法草随风”,当时情境之下,“见了红灯绕着走”,还成了大胆改革的褒扬词。但曾几何时,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旗号下,各部门通过部门利益法制化,又开始将权力一点点回收,包括新创造出种种“清规戒律”,重新套到了基层和企业的头上。“两依”本来是对的,但在对政府及其官员约束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往往会在实际生活中演变成为种种设租和寻租的机会。
很显然,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经历了一个马鞍形—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又死了。其实,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是市场经济也是计划经济的核心。其间唯一的区别,无非在于前者是以市场为基础,而后者恰恰相反,是以政府为基础。或者按毛泽东当年《矛盾论》的说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现代经济体制的主要矛盾,前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市场,因此事物的性质就成为了市场经济;而后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政府,因此事物的性质就成了计划经济。
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声称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但事实上在产权不明晰、要素未入市、权力还没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时候,这样的宣言只能是美好的广告词,并无多少的含金量。这些年里,我们看到的是市场机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沉沦和收缩。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地重回到20世纪80年代呢?答案又是否定的。现代经济主体多元,诉求纷繁;联系精密,高度复杂,仅有个性的张扬而无共性的统一,只能导致无序竞争乃至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政府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上层建筑”,一定要懂得自己的桩基,是打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因而其生存的价值,只能是为了让市场机制发挥出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而不是相反甚至是取而代之。
问题在于政府究竟应该管什么?如果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说,那就是企业、个人自己能办的事你不要去插足,社会组织、公民自治能办的事你不要去代庖。剩下的,就是企业和个人自己办不了,且通过社会组织和公民自治也办不好的事情,才由政府来办。况且政府还可以遵循“管办分离”的思路,一部分交由事业单位去办,一部分有偿委托给市场主体去办,同时加强对被交办者、被委托者的监管。
李克强总理讲到:“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他举出了一个具体的数据: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了稳中向好。最后,他感叹:“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中央政府带了个好头,地方政府还不急起直追,从而成就政府改革的鸿篇巨制吗?而我坚信,没有政府的转型,也就不会带来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而没有实质性转型的成功,中国也就没有科学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