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心理护理运用到与患者沟通交流中
2013-01-31张雪萍
张雪萍
如何使心理护理运用到与患者沟通交流中
张雪萍
目的在患者日益增长的自身保健,安全意识和对护患沟通的需求下,心理护理在新的医疗卫生体制下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不断转换。以满足患者的需求。结果心理护理将不断优化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从护患之间的合作,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实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心理护理;意义;应用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医疗护理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临床护理观念的不断转化,心理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护士能赢得患者与家属的好感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如何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以期能够让护理人员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进而有效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心理护理随时随地体现在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往的过程中,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积极地发挥着作用,现已逐渐发展为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系统理论和技术,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心理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1.1 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感在护理管理中,医院通过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临床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完善量化考核机制(即:每月行百分制考核机制),在考核量表中将日常考核项目进行严格详细的记录,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总结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通过这样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不仅可实现强化激励护理人员争先创优,同时还能起到辅助约束不良行为的效果。通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检查及夜间检查,不仅可有效发挥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的作用,并通过量化考核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分,不仅增加了每个护理人员的自尊心及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感。
1.2 增强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目前,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基本上为二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一个良好的护理管理理念和机制,不仅可促进护士与管理层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得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有时护理人员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精神面貌还可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或治疗效果)。通过加强护理管理中的心理护理,可最大限度的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进而充分的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1.3 激励护理人员工作热情与信心临床护理工作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且随着近几年来临床病种的增多及住院人数的不断上升,使得临床护理工作更显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尤其是一些被视为社会地位低下的护理工作(如帮助患者吸痰、导尿、端便盆、翻身等),使得部分护理人员可能存在一些自卑心理。因此,可利用精神、物质或信息等来辅助心理护理管理工作,以此来有效调节护理人员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及自尊心,进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信心。
1.4 消除护理人员疲劳心理目前,在我国护理工作岗位上大部分都为女性,其自身拥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其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要担负起家庭的重要角色,这样日复一日的操劳,极易使其产生疲劳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影响了其工作的质量,同时可能影响其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心理,在心理管理中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积极的为护理人员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不仅能够陶冶护士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还能消除护理人员的疲劳心理。
2 心理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 构建起有效沟通的渠道临床护士的工作不仅繁琐且辛苦,再加之其还承担其它社会角色,因而在心理上极易产生产生疲劳的心理状态,因而护士长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的关心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人员编制方面尽量做到科学排班,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护士轮休,尤其是要安排好值夜班的护理人员的冷暖、休息、饮食问题,以缓解工作中的疲劳,尽量不让护理人员因琐事而分心。
2.2 增加同事之间的信任感有效的交往与沟通的基础就是信任。在护理管理中要充分的信任护理人员,尤其是一些年资较高的人员,另外还要接纳一些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员,尽量注意保护护理人员的自尊,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感受到在人格上感受到人人平等,不然护理人员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抵触情绪而影响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工作质量。
2.3 优化德育方式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在心理护理中,通过德育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内心深处的道德信念,进而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时刻强调医风医德理念,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其自身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意义,以此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及光荣感。在工作中,要积极的引导护理人员要以自己崇高的事业而为之学习、工作,在工作中指导护理人员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护理工作中要诚心诚意地为患者服务,要建立起怜悯、同情患者的心理品质,并和患者建立起深厚、诚挚的感情,在有效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让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护士做为治疗的参与者,只有自己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接受别人及做到博爱、宽仁。因此,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需要格外注重心理护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从日常管理方面着手,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护理人员,积极构建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在工作上尽量做到奖罚分明,充分尊重护理人员的人格,进而增加同事之间的信任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医风医德教育,以此来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通过采取上述心理护理措施,不仅能够让护理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3 结论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具体的护理方法,将在不断优化护理人员的素质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护理人员的角度通过心理护理能密切护患的交往,使护理人员取得患者的信任,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患者的合作,有利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实施;通过心理护理可使医护人员获得全面准确信息,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R472
A
1673-5846(2013)07-0469-02
山西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官地分院,山西太原 0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