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出版信息化“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2013-01-31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出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总署十二五出版业

新闻出版总署

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闻出版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类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成绩与形势

(一)发展成绩

“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信息技术与新闻出版的融合逐步加强,信息化保障环境明显改善。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新闻出版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出版发展步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闻出版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版权监管平台(一期)、网络出版监管小型实验系统、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全国图书在版编目系统已投入运行,新闻出版行业监管和服务信息系统(OA二期)、网络出版监管系统一期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总署与各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门户网站不同程度地提供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互动交流服务,政务公开取得较大成效,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取得较大进展,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得到加强。

——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发展。新闻、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等单位着力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依靠信息技术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自身管理水平,业务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商务应用步伐逐步加快。新技术企业不断拓展参与新闻出版产业链中各项业务的程度和范围,催生了丰富的数字出版新业态,使之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组织制定了《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表》,相继发布了电子政务系列标准,全面启动了数字出版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工作在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行业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更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时期。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加强行政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新闻出版单位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支撑。超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回应。信息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闻出版信息化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与新技术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尚未成型,对新闻出版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资金投入亟待加大;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力度不够,新闻出版信息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新闻出版信息化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亟待加强;信息技术与行业核心业务的融合程度有限,信息化对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亟待提升;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建设任重道远,大量数字出版标准尚未制订,信息化标准体系亟待完善;信息化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与改革目标,把信息化作为覆盖新闻出版行业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完善标准规范,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发挥信息化对行业的保障、支撑与引领作用,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科学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从行业信息化全局出发,统筹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着力避免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落实规划任务,保证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

2.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以政府为主导,新闻出版单位共同参与建设,整合新闻出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确保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信息互联互通,政务公开透明,为行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需求导向,深化应用

以新闻出版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管理、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从整体上提高行业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提升信息化支撑和引领能力,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于新闻出版业的科学发展模式。

4.示范引领,分类指导

创建新闻出版信息化示范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信息化工作的分类指导,促进新闻出版业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新闻出版信息化“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至2015年,建成网络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业务有效协同、两化深度融合、标准体系完备的新闻出版信息化新格局,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明显加大,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改革发展和走出去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新闻出版业的牵引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构建应用协同的电子政务体系。整合总署各业务系统和网站,并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实现总署与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协同,行政审批项目的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和告知等环节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总署和省级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平均达到85%以上。

——建立权威的新闻出版信息资源中心。建立包括行业基础信息、产品内容、政务信息等在内的新闻出版信息资源中心,并建立3~5个区域或省级分中心,总署和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平均达到50%以上。

——实现信息技术与新闻出版业的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新闻出版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的应用,推进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

——构建完整的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遵循突出重点、急用先行、分步建设的原则,制订与新闻出版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化标准,形成涵盖新闻出版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出版等信息化建设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行业信息化基础环境。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满足业务应用需求,总署和省级行政管理部门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率平均达到85%。

——建立完善的新闻出版信息化保障体系。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涉密系统分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建立新闻出版电子政务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推动行业建立信息化安全的长效机制和运行维护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提升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和计划的制订,以整合原有系统、优化业务资源为主线,不断扩大应用范围,逐步实现新闻出版电子政务应用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加大新闻出版行业与地方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条块结合统筹力度,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将电子政务建设内容纳入当地政府电子政务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电子政务应用整体协调发展。加强政府网站的运行维护保障,开展绩效评估和考核,大力提高网站服务能力,推进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网上公开和电子监察应用。

(二)整合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奠定行业跨越式发展基础

加强对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共享、开发利用的规划和计划的制订。整合新闻出版行业基础信息、产品内容、政务信息等数据资源,分地区、分领域、分阶段建设高质量的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信息资源产生、传输、存储、管理、共享、利用、维护、服务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提升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工作推进机制,梳理信息内容,明确程序,建立制度,落实责任。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地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新闻出版单位应加快出版资源的数字化步伐,加大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新闻出版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新闻出版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新闻出版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创新,广泛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SCM)、客户关系(CRM)等管理信息系统,以集成应用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鼓励传统出版发行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推动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建立国家级出版发行云服务平台,实现出版发行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和有效协同。推进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与新闻出版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面向多渠道、多终端的数字复合出版流程,树立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推动行业信息化标准建设,规范行业信息化发展

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新闻出版规律并与国际接轨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出版领域的信息采集、加工、标引、聚合、交换、发布、呈现、存储、检索、管理、服务、交易、评估、安全、版权等方面的标准。重点加强新闻出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流程标准,网络原创文学、数据库出版、手机出版等数字出版新业态标准,数字资源格式类标准的制订。加强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数据资源类、技术开发与应用接口类、管理与实施类标准的制订,并积极推动工程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完善以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导、行业单位广泛参与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信息化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推动信息化标准的贯彻执行。新闻出版单位应重视标准化工作,广泛应用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

(五)推进行业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提高信息化支撑能力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及公共网络资源,建设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网络基础环境,实现总署与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执法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新闻出版单位应加大机房、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满足新闻出版业系统整合、信息共享、应用发展和业务协同的需要。

(六)完善信息安全及运维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安全保障能力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等级保护工作机制,加强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切实保证国家秘密和文化安全。充分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大力深化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加强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设施建设,健全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推进新闻出版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加固整改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标准规范,建立高效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工作,以专业技术队伍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行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重点工程

(一)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

完善新闻出版电子政务标准体系,规范整合总署各类行业监管和办公系统,打造一体化的政府网站群,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体系,初步形成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实现新闻出版电子政务 “统一进口,统一出口,统一平台”的建设目标。

全面梳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各项业务职能,分析全方位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安全保障的需求,开展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的顶层设计。制订包括技术类、服务类、信息安全保障类及管理类规范在内的新闻出版电子政务规范。以数据整合、业务整合和统一门户展现为重点,整合新闻出版行业监管和服务信息系统、国家版权监管平台、网络出版监管系统、新闻报刊出版监测系统、出版物进口管理平台、新闻出版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等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分阶段、有层次、有重点地建设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打造以新闻出版总署门户网站、国家版权局门户网站、中国“扫黄打非”网、中国农家书屋网和中国记者网为主体的多维度、立体化的政府网站体系,建立总署网站与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署直单位、行业协会、新闻出版单位网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二)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库

由总署主导,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共同参与,利用云计算、数据仓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散的各类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初步建成集数据存储、管理、交换、发布与应用为一体的国家级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库,为政府行政监管、行业产业链应用、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建立新闻出版机构、从业人员、产品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产品内容数据库,市场监管、版权管理、行业统计等政务信息数据库,构建权威、完整的国家级新闻出版信息资源库。以元数据为核心,建立统一管理的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注册、标识、解析、服务的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分布协同、资源汇聚的新闻出版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服务平台,规范信息交换接口。建立数据库维护管理系统,保障资源库数据质量。建立资源库信息发布平台,提供信息产品发布、获取、管理等服务。

(三)出版发行信息服务云平台

基于云计算模式,统筹规划出版发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制订出版发行业务协同机制,整合出版发行信息资源,建立国家级出版发行信息服务云平台,实现出版发行全产业链信息的互联互通与有效协同,提高全行业的工作效率。

制订出版发行信息交换标准、元数据标准以及分类代码标准,建立出版发行业务协同规范。建立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出版单位与发行企业之间的业务信息无缝对接。为出版单位与发行企业提供产品信息发布、采购、发货、退货、对账、结算及销售数据的交换共享服务,实现出版发行信息“一次加工,全程共享”。建立公共服务系统,面向图书馆、社会公众等终端用户提供专业的书目信息服务。建立辅助决策系统,为出版发行单位提供数据挖掘服务,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联合大型出版发行集团开展应用示范,构建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集成的现代出版发行信息中盘。

(四)新闻出版总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工程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规划总体要求,建立健全总署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重新规划设计总署机关网络结构,调整内外网应用系统布局,完成新闻出版总署涉密网络建设。在充分评估现有机房基础设施利用情况、合理预测未来设备增长数量的基础上,实施总署中心机房扩建项目,建设满足业务需求、运行安全稳定、符合国家A级机房标准的现代化机房。充分应用云计算、虚拟化和集群技术整合资源,不断提高计算处理、数据存储和应用支撑能力,升级改造总署视频会议系统,完善总署机关办公自动化软硬件设备,建立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为总署机关信息化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总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指导全国新闻出版系统信息化工作。总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规划设计、推进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具体工作,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机构,将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鼓励新闻出版单位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探索建立行业信息化组织,加强行业各领域间信息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

(二)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将信息化工作经费纳入向财政申报的年度预算,保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新闻出版单位应加大信息化投入,并通过申请国家和地方科研课题、信息化建设项目等途径,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探索信息化建设多渠道融资模式。

(三)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既懂新闻出版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并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培训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信息化培训,积极组织相关交流活动,提升行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化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库,不断完善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和选拔力度,为信息化人才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四)健全管理制度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制订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顶层设计,重视需求调研分析,保证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控,提高进度控制水平和预算执行能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投资效益。

(五)巩固运维机制

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单位应明确各级信息系统运维机构,确定岗位职责,制订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规程,实现机构、人员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保障信息的安全可靠。构建覆盖全行业的新闻出版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和预案,做到定期检查、实时维护,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猜你喜欢

总署十二五出版业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英税务总署为道歉买花耗费上万英镑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