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肛管直肠脱垂46例临床观察
2013-01-31邢海滨
邢海滨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肛管直肠脱垂46例临床观察
邢海滨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肛管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46例肛管直肠脱垂患者,给予中药内服、熏洗和艾灸疗法治疗,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0例,基本治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肛管直肠脱垂效果明显。
中医药;综合疗法;肛管直肠脱垂;临床观察
肛管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以及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之外的一种肛肠科疾病,临床中可见于任何年龄人群,但以儿童、经产妇、老年人多见[1]。西医治疗肛管直肠脱垂的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目前尚无一种手术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笔者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46例,均为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肛管直肠脱垂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40.5岁;病程2~12年,平均8.7年;其中Ⅰ度脱垂者20例,Ⅱ度脱垂者21例,Ⅲ度脱垂者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症状:起病较缓慢,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早期在排便后即有黏膜自肛门脱出,但便后可自行还纳,日久则渐渐不易自然回纳,须用手托或取平卧位后方可复位,伴有肛门坠胀,排便不畅和不尽感,肛门潮湿,可有腰部、腹股沟、双侧下肢酸胀、沉重感,脱出的直肠黏膜常发生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肛门口流出黏液,有瘙痒感;体征:肛口呈散开状,指检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镜检见直肠内黏膜折叠[2]。
1.2.2 直肠脱垂分度标准分三度,Ⅰ度脱垂: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颜色为淡红色,长3~5cm,触之较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排便后可自然回纳;Ⅱ度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呈圆椎状,亦为淡红色,长 5~10cm,表面系环状、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且有弹性,肛门松弛,排便后有时需用手将其托回;Ⅲ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色淡红,呈圆柱形,长达10cm以上,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排便后需用手将其托回[3]。
1.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脾虚气陷证:排便时肛内肿物脱出,病情轻重不一,色淡红,可伴有肛门坠胀感,便中带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4]。
1.3 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应嘱患者调整饮食,进食多样化,素多荤少,粗细结合,忌食辛辣、刺激、生冷、腥膻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适当运动,配合提肛运动;另需注意调节情志,保持情绪稳定。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
1.3.1 中药内服法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成:黄芪50g,白术3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5g,党参20g,当归20g,覆盆子15g,诃子15g,山茱萸3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每次100ml,分早晚2次口服。
1.3.2 中药熏洗疗法方药组成:五倍子 50g,荆芥40g,芒硝(后下)15g,桑寄生20g,石榴皮20g,枯矾15g,乌梅30g,黄芪60g,当归30g,丹参30g,白及15g,侧柏叶30g,槐花30g。每日1剂,将上药加水煎煮1h,滤出药汁,将药汁加入40℃ 2000ml温水中,进行坐浴熏洗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15min。
1.3.3 艾灸疗法取百会和神阙穴,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相应穴位,距离皮肤约2~3cm左右,进行治疗。治疗时以患者感觉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每次治疗30min,每日治疗1次。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排便时直肠无脱出;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肛门括约肌功能明显好转,排便时直肠脱出长度小于3cm;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肛门括约肌功能有所好转,排便时直肠脱出长度大于3cm,但较治疗前缩小3cm以上,脱出部分可用手托回;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肛门括约肌功能未见好转,直肠脱出长度无变化[3]。
2.2 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0例(占65.22%),基本治愈8例(占17.39%),有效6例(占13.04%),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为95.65%。
3 讨论
肛管直肠脱垂属中医学中“脱肛”范畴,其病因病机是气血未充或衰退,或分娩时耗气过度,或久泻、便秘等原因,导致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固摄失司,导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补气升提为主。内服中药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白术、党参、陈皮、甘草等健脾补气,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当归补血活血,覆盆子、诃子、山茱萸收敛固摄,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中药熏洗及艾灸均属中医外治疗法,中药熏洗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益气升阳,补血活血,涩肠之效。艾灸百会、神阙,则有大补元气、活血固脱的作用。总之,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肛管直肠脱垂,可显著改善症状,促进直肠复位,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1] 李凤智,李敏然,张兴国.中药加针灸治疗脱肛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3):119.
[2] 张晔.中医治疗肛管直肠脱垂探讨[J].四川中医,2009,27(7):36.
[3] 杨凤.艾灸百会穴结合加味四逆汤治疗老年性脱肛 147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48-49.
[4] 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92.
R266
A
1673-5846(2013)07-0094-02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吉林松原 1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