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步2012

2013-01-31袁成琛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教育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当我们站在这一年的末尾,回顾曾经经历的366个日子,我们欣喜地发现,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翻开了又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篇章。

2012是为教育信息化奠定大发展格局的一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要求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有19处表述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更重要的是,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充分反映了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种重视在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真抓实干,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今明两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建成“三通两平台”为核心,完成六大重点工作。教育信息化第一次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之一。

2012是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全面开始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扩容升级建设,并开通了北京至武汉的100G光传输网络,百所学校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全面验收。教育宽带网络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不可替代的关键词。

2012 也是创新的一年,社交网络、智能终端、全网无线覆盖、视频课程、远程教育和移动学习、位置服务,种种新名词、新技术、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高校老师、学生和全社会中涌现,在整整一年中不断冲击着人们越来越敏感的“学习神经”。为适应技术的发展需求,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立了“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全国120多所高校加入联盟,这一平台的成立标志着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多学科创新平台形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多元化。

2012年,教育信息化进一步走向了成熟。高校师生可以依托网络,以更丰富的形式完成学习和教学交流,获取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数字校园成为高校师生必不可少的“第二学习空间”。借助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学校可以将教学、科研、管理全部或者部分地迁移到网络上,形成更加便捷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同时,网络开启了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实时联系和沟通的进程,中国高校将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将自己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高校,同时也加入全球教育现代化的竞争序列,一个全新的世界教育格局即将到来。

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迎接挑战,教育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