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例*

2013-01-30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3年1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中美关系消极

李 黎

在纷繁的国际舞台上,每个国家都以一定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一国国家形象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塑造的过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完整的还是片面的,国家形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间的理解与交往。1949年至1989年的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形象在中国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这是一种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鉴于中国媒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决定将视角定位于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各种形式的传媒中,《人民日报》有着相当独特的地位,在重大事件尤其是外交事务方面,其他媒体都会从《人民日报》那里寻求舆论指导,可以说《人民日报》自动地为它们设计了议题、议程和报道风格①参见Guoguang Wu,“Command Communication:The Politics of Editorial Formulation in the People's Daily”,China Quarterly,No.137,(March 1994),p.195;Georgette Wang,“The People’s Daily and Nixon’s Visit to China”,in A.Arno &W.Dissanayake(Eds.),The News Media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New York:Bowker,1984),p.136.。因此,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媒体的典型代表,把《人民日报》对美报道作为分析研究的中心,从而更好地反映出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美国形象的基本状况及其中的一些变化。

一、《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分析框架

在本文进行的分析中,1949至1989年的《人民日报》为分析的总体范围,并选取1960年1月1日至3月31日,1975年1月1日至3月31日,1985年1月1日至3月31日这三个时间段内《人民日报》上有关美国的新闻和言论报道稿件共计795篇作为分析样本。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年份,是因为它们都处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平稳期,比较适合作比较分析的内容。作为1949至1972年的抽取样本的1960年,经过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两次台湾海峡危机等一系列的事件,中美两国的对抗已成定局;作为1972至1979年的抽取样本的1975年,中美关系已步入正常化阶段,而且也度过了尼克松访华的高潮时期;作为1979至1989年的抽取样本的1985年,中美关系在建交的新起点上历经80代初期的磨擦,已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分析单位是内容分析中的最小单位,也是具体统计的对象。在新闻传播中,书面内容的分析单位可以是词语、句子或整篇新闻稿。本文在进行内容分析时,选择和确定的分析单位是上述三个时间段内《人民日报》上有关美国的新闻和言论报道的任何一篇稿件,有关美国的漫画、照片、图表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单位。

在对所选取的分析稿件进行题材分类时,本文采用经波特修改后的巴古恩、巴古恩和威尔金森的内容分类法,将比较分析的内容进行分类。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实际情况,对政府报道、经济报道、耸人听闻报道、科技报道和通俗报道这些主分类又分别进行了再次分类。政府类再分为中美关系缓和、中美关系紧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关系、国内政治和政策;经济类再分为中美经贸关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国家经济计划和统计、私营企业与劳工和消费者;耸人听闻类再分为犯罪、暴力和审判、事故和灾害、军事行动和战争、人权和种族歧视;科技类再分为计算机和通信、医学和卫生、环境问题、交通与航空和能源、教育和培训、其他科技发明;通俗类再分为娱乐、文化与宗教和艺术、人情味②本文建立的内容分析分类参考了徐小鸽《新闻传播原理与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及陈宪奎《中国新闻媒介眼中的美国形象—1997年中国<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载陶文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中的相关分类。。

此外,对分析稿件的报道语态,本文也进行了分类。通过对文章报道内容和遣词造句的分析,这里可以将报道语态大致分为三类:积极报道、消极报道和中性报道。积极报道,即赞赏美国或维护美国立场的报道,其中常常使用诸如“合作”、“友好”、“积极”这样可以使读者对美国形象产生美好联想的词汇。消极报道,则主要是揭露美国的阴暗面,反对美国的一些作法,像事故、灾害、暴力、犯罪等一些耸人听闻事件的报道,虽然没有表达报道者的主观判断,但容易使读者对美国形成不好的印象,这一类报道也是一种消极报道。除此之外,其余没有明显语气倾向性的报道就属于中性报道。

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分析(1949年至1989年)

1.1960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内容分析

在1960年1月至3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所塑造的美国形象是相当负面的,消极报道占到对美报道总量的绝大多数,高达约95%,而中性报道的数量仅为约5%,并且没有一篇有关美国的新闻或言论报道采用了积极的口吻。表1明确地展示了这一阶段《人民日报》具体进行对美报道的特点。显然,政治类报道在这一时期占有明显的优势,共计262篇,占这一时期报道总量的77.29%,而经济类报道与耸人听闻类报道则各占到11.50%和10.62%,科技报道与通俗报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三个月中的报道数量都仅为一篇。

从数量上来讲,有关中美关系的报道并不是对美报道的重点,所有有关稿件加在一起不过32篇,这当然归因于中美两国相互敌对、不相往来的双边关系。而这些为数不多的报道充分发挥了反美、仇美的宣传作用,32篇稿件中有29篇都是消极报道,其中28篇是关于中美关系紧张的报道,一篇是报道美国对台湾的经济侵略,像“严重警告”、“疯狂叫嚣”、“阴谋活动”等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这样的报道很自然地会使读者接受到中美两国势不两立,美国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之类的信息,形成相当负面的美国形象。与之相比,刻画国际领域内美国形象的报道就显得丰富多了,其中仅政治类报道就有211篇,经济类也有24篇,在数量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这说明,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能不引起中国媒体的关注。我们看到,这些报道也都以消极报道为主,政治类的211篇中有98%为消极报道,经济类的24篇中有75%为消极报道。显而易见,对于国际领域内的美国,《人民日报》也在着意塑造其罪恶的殖民者、侵略者的负面形象。在塑造国内领域的美国形象时,《人民日报》也几乎都采取了消极报道的手法,报道的主旨就是突出美国政治上的虚伪与反人民性,经济上的危机四伏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丑恶。对于在科技和文化领域有着众多成就的美国,《人民日报》没有作任何正面的介绍,仅有的一篇科技类的报道,题目是《美国发射小卫星失败》,唯一一篇通俗类报道在谈到现代美国人的精神风貌时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日益没落的时代中”,“美国人充满着绝望和不安”①《现代美国人的精神面貌》,载《人民日报》1960年2月27日。。毫无疑问,这些报道也只是在为揭露美国社会的阴暗面添砖加瓦而已。总之,1960年1月至3月间《人民日报》上的美国形象完全是负面的,这是在反美宣传的大背景下非客观报道的产物。

表1:《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分类统计(1960年1月至3月)

2.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内容分析

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上有关美国的新闻与言论报道仍然以消极报道为主,但与1960年1月至3月年相比,中性报道的比率有所上升,增长了一倍多,而且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积极报道,消极报道、中性报道、积极报道三者的比值为87∶11∶2,这一时期,美国形象在《人民日报》上不完全是负面的了。

通过表2的分类统计,我们看到,1975年前三个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稿件数比1960年前三个月大为减少,仅为93篇,即每天只有一篇关于美国的新闻或言论报道,而1960年前三个月每天为3.8篇。这93篇稿件仍以政治类报道为主,占总量的67.74%,经济类报道占到32.26%,这三个月没有涉及耸人听闻报道、科技报道和通俗报道。

表2:《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分类统计(1975年1月至3月)

在塑造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时,《人民日报》的报道与上一阶段有很大不同。1975年1月至3月,有关中美关系的稿件为10篇,全部是对中美关系缓和的报道,两篇为积极报道,八篇为中性报道,没有一篇消极报道。而在1960年1月至3月,对中美关系的报道中90.63%都是有关中美关系紧张的消极报道。这种巨大的变化正体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的趋势,在中美关系领域,原来那个极其负面的美国形象已经消失。但我们同时发现,这一时期国际领域与国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同1960年时相比,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有关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报道为57篇,其中55篇都是消极报道,这些报道的中心就是揭露与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而关于美国国内情况的26篇稿件全部都是消极报道,重点是报道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危机的情况。由此可见,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上的美国形象的确与前一阶段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来讲,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变,仍然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3.198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内容分析

198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上的美国形象较之与1960年1月至3月和1975年1月至3月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与前两个阶段消极报道占主导地位不同,这一时期消极报道的比例大大下降,仅为24%,中性报道的比例则大幅度提高,占到总量的62%,成为对美报道的主要方式,积极报道的数量也有了显著增加,达到14%。这些变化无疑说明,过去那种负面的美国形象被一个全新的美国形象所代替,这一形象更加接近美国的实情。

从表3的统计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对美报道中,政治类报道仍然占有较大优势,一半以上的稿件为政治类报道,比例达到54.55%,经济报道、耸人听闻报道、科技报道的数量比较接近,分别占到总量的14.88%、12.67%和12.12%,通俗报道的比例最小,为5.79%。显而易见,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上有关美国的新闻与言论报道依然是以政治、经济报道,尤其是政治报道为重点,但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科技报道和通俗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多,1960年1月至3月这两项的总和占总量的0.58%,1975年1月至3月这两项的总和占总量的0%,1985年1月至3月这两项的总和则占到总量的17.91%。这种变化充分说明,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范围有所扩展,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众多方面,因此对美国形象的刻画也更为充分。

表3的统计数据还显示,198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上有关中美关系的报道一共有55篇,其中49篇报道中美关系缓和,五篇报道中美经贸关系,一篇报道中美关系紧张。在所有这些报道中,67.27%为积极报道,30.91%为中性报道,仅有报道中美关系紧张的这一篇为消极报道,占1.82%。

表3:《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分类统计(1985年1月至3月)

这表明,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自中美正式建交以来,虽然相互之间磨擦不断,但中美关系紧张的报道并没有成为主流,中国媒体愿意将一个友好的美国形象展现在中国民众面前。这一时期国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较之前两个阶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报道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关系的127篇稿件中81.89%为中性报道,18.11%为消极报道;报道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的31篇稿件中80.66%为中性报道,19.34%为消极报道。与以前消极报道占据绝对优势不同,现在不带有语气倾向性的中性报道成为塑造国际领域中美国形象的主要方式,不妄加议论,力求忠于事实,追求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成为新时期《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标准。同样,在刻画国内领域的美国形象时,中性报道也成为主体,有关美国国内政治的报道中有79.19%为中性报道,对美国国内经济的报道中有77.78%为中性报道,科技报道中性报道的比例为84.09%,通俗报道中性报道占到52.38%。在力求真实报道美国国情的同时,日益全面的报道使国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起来。除了一如既往地介绍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以外,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上出现了大量有关美国的科技报道,这些报道都从侧面展现了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实力,而多姿多彩的通俗报道涉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人们对美国的认识。总之,原先那个一无是处的美国形象已改变成为一个发达的、现代的美国形象。

最后,我们综合起来对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和1985年1月至3月的《人民日报》对美报道内容进行一下对比分析①在本文所选取的三个时间段之外,作者还随机抽取了1962年6月、1977年6月和1987年6月三个时期进行了补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三个时期,积极报道比例为0%、18%、10%,消极报道比例为94%、47%、20%,中性报道比例为6%、35%、70%;政府报道比例为73.11%、82.22%、70.11%,经济报道比例为11.32%、11.11%、5.17%,耸人听闻报道比例为11.32%、4.44%、8.62%,科技报道比例为1.42%、0、10.92%,通俗报道比例为2.83%、2.22%、5.17%。这表明从其他时间段的验证看,误差不大,文中结论可以成立。。从报道语态来看,在这三个时期里,中性报道和积极报道的比率都在逐步增大,尤其是1985年1月至3月的对美报道中,中性报道比例已占到62%的大多数,而消极报道的比重在这三个时期则越来越小(参见表4),这表明《人民日报》的对美报道呈现出日趋客观化的倾向。再从报道类型来看,政治类报道在三个时期里无疑都是对美报道的主体,而且比例始终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报道,但是在1985年1月至3月,对美报道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报道涉及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分布比例也较之前两个时期更加均匀(参见表5)。这就说明《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视角逐渐从单一转向多元。

表4:《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表5:《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类型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在对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和1985年1月至3月的《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有着不同的特点。从1949年到1972年,中美两国不但没有正常的外交往来,有时甚至还兵戎相见,中美关系总是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之下。在这种历史环境里,作为党和国家喉舌的中国媒体,必然要担负起反美宣传的责任,这时媒体的对美报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反美的政治宣传,美国的形象在相当程度上被扭曲与丑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随之出现戏剧性的转变,中美关系的新变化促使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也出现相应改变。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媒体上有关中美之间关系缓和的报道明显增多,不过由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不久陷入停顿,以及中国仍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之中,在中美正式建交前的七年时间里,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总体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1979年到1989年,中美两国历经坎坷正式建交,而中国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人们开始从逐渐洞开的国门中重新认识美国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新的环境、新的观念、新的视角,以及日趋理性与客观的审视,使中国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美国形象。归纳来说,冷战时期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从全盘否定到日益全面和客观的变化趋势。

三、影响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美国形象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1949年至1989年这一段特殊时期,对中国来说,从国际格局到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这样的背景来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变化。

1.中美关系发展与中国对美政策变化的影响

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历经变化,中美关系也几经波折,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是对抗和僵持时期,70年代是正常化时期,80年代是关系迅速发展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往往对中国媒体塑造美国形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中美关系的每一次重大转变之后,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新中国建立前夕,东西方的冷战已经开始,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在这种紧张对抗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的领导人从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最终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奠定了建国头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也确定了这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基调。从50年未60年代初开始,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也不断恶化,昔日的盟友逐渐成为敌人。在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和在中美关系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战略逐步从“一边倒”转向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战略。无论是“一边倒”还是“两条线”,中国政府的反美立场都是毫无疑义的,互相的敌视与对立就是50、60年代中美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媒体上,美国自然只能是帝国主义敌人的反面形象。

时间进入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重大变化,二十多年的对抗与僵持开始解冻。从中国方面来说,60年代推行的反帝、反修“两条线”的战略方针,使中国同时承受着来自东西方的双重压力,在国际上非常孤立。而且随着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感到,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来自苏联的极大威胁,相比之下,美国当时对中国的威胁还不像苏联那样迫在眉睫。从美国方面来说,此时美苏力量对比已出现转变,实力日益强大的苏联积极推行全球进攻战略,使美国的战略利益受到损害,而美国却深陷越战泥潭,处处被动。为了摆脱内政外交上的困境,尼克松政府也决心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把同中国改善关系作为制衡苏联的重要战略手段。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特别是在对付苏联这个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中美双方于70年代初走向和解,中国也最后确定了新的对外战略方针。尼克松访华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概念,把联美抗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种急剧的变化也导致70年代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开始发生变化,虽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正常化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

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共同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随着中美关系的恢复,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整个80年代成为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从战略利益上讲,这一时期苏联仍在进一步扩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基础没有受到损害。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中国迅速转变成一个开放的国家,逐渐成为在亚太地区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地区合作与发展,既与中国的前途息息相关,也与美国的利益休戚与共,因而也成为两国接近的驱动器。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即不同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结成同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联合一家去反对另一家的立场。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中国的对美政策进一步走向成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媒体上,我们看到的美国形象较之以往要全面、客观,是一个发达国家的正面形象。

中国媒体涉美报道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有立场的,这一立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体现和服务于我国的对外政策。在对待涉美报道这种波动大、政治敏感度高的题材上,媒体报道必然反映国家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在现实中,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往往因中美关系的发展而出现变动①参见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

2.中国国家发展进程与对美认识变化的影响

美国学者孔华润(Warren I.Cohen)在总结美国人的中国观时曾指出,一个人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往往会受到其自身认知状况的影响②参见Warren I.Cohen,“American Perceptions of China”,in Michel Oksenberg &Robert B.Oxnam(Eds.),Dragon and Eagle: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Past and Future(New York:Basic Books,1978),p.85.。这一观点启发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影响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美国形象变化的背景因素,即中国内在发展进程对中国媒体塑造美国形象的影响。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

1949年8月至9月,在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夕,毛泽东连续为新华社撰写了五篇有关《美中关系白皮书》的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对美国的侵华政策予以揭露和批判,并明确阐述了对美国的基本认识。毛泽东指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自从一八四〇年帮助英国人进行鸦片战争起,直到被中国人民轰出中国止”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5页。;“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页。。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他的美国观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些基本认识成了1949年后二十多年间中国人美国观的根本指南。

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但我们看到此后至正式建交前这段时间里,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中美正常化进程缓慢,逐渐陷入僵局以外,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左”倾影响依然十分严重,国内政治生活混乱、思想禁锢的状况还远未结束,虽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在外交方面,中国的对美政策出现缓和,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对美国的认同,从根本上说还是把它当作敌对阵营中的帝国主义国家来看待。因此,在处理尼克松访华这样的关键事件时,中国的领导者要让人们清楚的知道,“中国的对美政策并未彻底改变: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在各种问题上与美国展开斗争,对待尼克松访华的态度应当保持‘不卑不亢’,‘不冷不热’”,“而《人民日报》的报道忠实反映了党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它既报道了一次重要的‘友好访问’,但同时也对美国进行了恶意的攻击”⑤参见Georgette Wang, “The People’s Daily and Nixon’s Visit to China”,in A.Arno &W.Dissanayake(Eds.),The News Media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New York:Bowker,1984),pp.143-144.。就在尼克松访华的前夕,《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员文章中这样写道:“美帝国主义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进行挣扎,对内加强反动统治,对外坚持侵略扩张,企图扭转其内外交困的局面”,“美帝国主义的进一步衰败和没落是不可避免的。”①本报评论员:《评美国总统咨文》,载《人民日报》1972年1月30日。

直到70年代末,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之后,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而这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路线确定,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临现代化紧迫任务的中国既需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以创造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大环境,也希望从这个世界强国身上吸取现代化的经验,为我所用。从“左”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中国人,开始从逐渐洞开的国门中重新认识美国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作为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美国的现代化成就和美国人的实干、创新精神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79年1月30日,他在六个美国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上说:“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对人类的文明和世界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一向怀有友好的感情,对你们那种实干和创新的精神深为钦佩。你们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②新华社:《在华盛顿由六个美国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上,邓小平副总理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对世界形势、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政策》,载《人民日报》1979年2月1日。中国内在的深刻变化,使得其观察美国的视角也随之改变,过去那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对立色彩逐渐淡化,人们开始用多维的、趋向理性的视角来观察美国,这时的美国便以一个富裕、发达国家的新形象出现在中国媒体上。

媒体对社会民众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不知不觉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情感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等都会受其影响,日积月累,这些会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美国形象的变化就有力证明了这一点,短短四十年时间里,对于同一个美国,中国媒体向大众传播的形象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而这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持久的。如今,发达的科学技术已经使中国与大洋彼岸的美国不再像从前那样距离遥远,中国民众了解美国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大众传媒的现代化进程将继续深入下去,人们对美国的认识也将更加趋向理性与深化,这无疑更有利于中美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中美关系消极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让自己发光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