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转型升级进程中的若干问题

2013-01-30桑士达

浙江经济 2013年1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浙江行政

文/桑士达

关注转型升级进程中的若干问题

文/桑士达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正确把握发展大局,紧紧抓住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在“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保稳定”中有力促进浙江经济稳中向好发展,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打下坚实基础。推进这一良好态势,笔者以为在转型升级上有几个问题需进一步予以重视。

——适时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改为“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浙江多年来一直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放心食品”的期待(近年,浙江一些高山无公害蔬菜和果品供不应求),建议结合“美丽浙江建设”,将过去提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及早改为“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山东、江苏和贵州等省早几年就提出“生态高效农业”),这将对浙江发展现代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浙江传统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并不逊于它省,但在品种品质、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尚需更上层楼。要进一步打造农产品拳头品牌,加大绿色精品农产品的培育和生产力度,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特色优势农产品,同时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精品农业。

——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亦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水、土壤的污染不断恶化,生态资源也不断退化。检视浙江,天不蓝、水不清、地污染问题亦十分突出,如在一些城市雾霾导致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居民苦不堪言。由于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滞后,导致浙江的水系特别是支流和小江小河污染不轻,许多地方已没有“可游泳的河”。在农村,一些田间地头、山沟溪水和居住宅基,农用废塑料、生产生活垃圾随处丢弃,“白色污染”还在包围村庄;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以及水污染,农田土质重金属等污染不断加重。今天,生态环保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一个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措施治理空气、水、土壤的污染,同时以铁碗手段全面且全流程管控食品安全。

——要重视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随着第一代企业家迈入退岗年龄,私企主面临接班的现实风险日益突出。企业主的独生子女并不一定接班,职业经理人可以代之接替。但目前普遍欠缺职业经理人。建议浙江对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问题加以研究,避免整个市场造成系统性的风险。

——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抓手。经济的增长和转型与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据最近公布的《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文化产业“新十强”依次为: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湖南、福建、辽宁。与外省比较,浙江文化建设上有个现象似是“两强两弱”:书画和戏剧较强,有影响力的文化杂志和扛鼎的文化创新人才较弱(与甘肃《读者》杂志形成庞大的产业链相比,浙江文学类杂志读者寥寥无市场,更无其它质量上乘、阅者亲睞的文化类刊物)。建议以中国美院为依托,大力拓展书法、国画等优势文化品牌;努力振兴有“中国戏剧第二大剧种”之称的越剧,带动绍剧、昆剧、婺剧、杭剧、甬剧、瓯剧等地方优势戏剧重发异采,以文化产业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同时,着眼建设文化大省和培植新时代文化大家,要更加注重文化创新、文学创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割肉”而不能“割韭菜”。着眼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速度最快的省份,今年以来,浙江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开展了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减少审批645项,同时下放和整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时下,不少省(市、区)推进这项工作都力度不小,广东省先行先试成为“领头雁”,江苏省行政审批项目减少了2/3。浙江省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力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从“重审批”转到“重监管”上来。我们不能把“审批项目的多少”作为行政改革的首要目标,而是要把精简机构、限制行政审批权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把相关的职能交给市场去实现,从根本上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真正打造“办事最快政府”。为此,要出台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措施;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创新审批方法、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在省本级推进后,要同步抓好市县一级的配套改革,避免上动、下不动的“空转”或“慢转”现象;同时为避免“寻租腐败”,对一些具有行政审批制度设置权的行政和事业单位,要大幅度精简压缩臃肿的人员。

(作者为浙江省政府参事、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浙江行政
行政学人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浙江医改三部曲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