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2013-01-30
夏斌:中国经济防范危机对策
(《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07月15日)
当前中国已存在事实上的经济危机现象。危机爆发意味着一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失业增加,企业与居民财富缩水,经济萎缩。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事实上已资不抵债,有些企业明显在玩庞氏骗局,靠借新还旧在维持。这些本应在危机中解决的缩水资产负债、“市场出清”的问题,现在只是危机没引爆,坏账未暴露而已,靠的是多发货币来掩盖。如何防范市场预期的突然转向?这应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首要考虑。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向市场明确地表明,在总体政策把握上,会想方设法采取包括运用巨额外汇储备、巨额国有资产和“国退民进”等措施,稳住经济局势。同时,会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革,挖掘中国仍存在的相对较高的潜在增长因素,以时间换空间,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宋芳秀:利率改革:行百里者半九十
(《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07月25日)
贷款利率放开的意义体现在,它的实施意味着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布局只剩下最后一步: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利率改革全程已过半。存款利率的放开这一步是最难迈的一步,也是经过理论论证、实践证明的利率改革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市场机制在资金的配置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存在行政性干预,通过直接干预贷款或各种补贴措施分配资金,这导致经济中出现了利率对微观主体的软约束现象。因此,我国要真正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和资金的合理配置,最关键的政策举措是切实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放弃对货币资金配置的直接行政干预,并代之以间接调控。
和静钧:财权事权不匹配有碍政府改革
(《广州日报》2013年07月23日)
造成“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现象的根源,是我国分税制财政体系下,庞大的国税财政收入流入省级以上政府,财力逐渐集中于省级以上政府,一线政府除非有丰厚的地方税入账或搞“土地财政”,否则不得不仰仗着上级政府的拨款与支付,自我可支配资金匮乏,地方政府具体支出责任压力过大,其结果是基层政府事权实施打折或没有落实,形成政府低效。政府财政理论强调三要素的和谐:事权、财权与财力相匹配,这一理论表明,目前仅以加大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为主要手段的改革,虽会有所成效,但终究会被没有相配套的事权与财力带来的反作用相抵消,也就是说,唯有事权与财权及财力齐步调整关系,政府改革才会产生持久的良好效果。
补贴为何沦为冤大头?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07月23日)
补贴作为政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幼稚产业和增加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作用。但国内大量出现的企业作假骗补、一些大型国企坐拥垄断资源却仍要靠补贴盈利,却从另一个角度提示:政府的补贴政策设计值得反思。补贴政策确实存在漏洞,无论是补贴给消费者还是补贴给企业,很难完全避免“骗补”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相关机构行政监管不力也难脱其咎。一些地方在监管过程中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助长了企业造假骗补的风气。真正受伤害的还是企业自身。由于补贴政策的介入,打乱了行业自身运行规律,影响了行业竞争秩序。企业过度依赖补贴,将本应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调整产品结构的资金一味投入到扩大产能上。粗放式经营,造成了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不仅小企业会受冲击,龙头企业也会感慨当初没有抓住机会进行升级品质。
温晓东:维持经济增长需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新京报》2013年07月23日)
日渐明朗的经济政策似乎在告诉我们,传统的调节机制将被更为“软性”的市场化调节机制所替代。虽然不论上海自贸区抑或利率市场化都只是在前行的过程中,但这种调整模式是对症下药的。考虑到目前境内整体融资成本较高,虽然经济增长数字得到保证,但这种情况的延续必然是更为严峻的通货膨胀。要想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通胀水平,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厘清金融秩序,这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局势错综复杂的症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