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新闻

2013-01-30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新西兰澳大利亚产品

■ 欧盟:修订食品与配料标识规定

近日,欧盟发布(EU)No 718/2013号法规,修订(EC)No 608/2004规定中涉及添加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的食品与食品配料标识规定。

最新修订内容包括:修订(EC)No 608/2004第三点,标签应该声明“产品不适用于无需控制血胆固醇人士”;不符合本法规规定,在2014年2月15之前入市的添加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的食品与食品配料,允许将库存耗完为止。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食品出口企业:一是详细了解欧盟最新的食品与配料标识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生产出口产品;二是从源头控制产品的品质,实施供应商制度,把好产品原料采购关;三是严格按照该规定标注标签内容,加强产品检测,必要时可向检验检疫部门和大型检测机构寻求技术支持和帮助,保证产品符合欧盟相关规定。

■ 欧盟:修订11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盟网站消息,8月17日欧盟发布了(EU) No 777/2013号委员会条例,就炔草酸(clodinafop)、异恶草酮(clomazone)、敌草隆(diuron)、乙丁烯氟灵(ethalfluralin)、碘苯腈(ioxynil)、 丙森锌(iprovalicarb)、马来酰肼(maleic hydrazide)、嘧菌胺(mepanipyrim)、叶菌唑(metconazole)、苄草丹(prosulfocarb )、吡喃草酮(tepraloxydim)在某些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EC) No 396/2005号法规附录II、III 、V.

本法规自发布之日起第20天生效,于2014年3月6日实施。

■ 欧盟:继续对华光伏产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欧盟委员会8月7日说,由于与中方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一些中国光伏企业将被免予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但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部件产品反补贴调查仍将继续。欧盟暂不会采取临时征税措施,最终调查结果将于今年年底公布。

欧委会当天发布公告说,暂时不会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但最终是否征税需要等调查完成后才能确定。“年底将向相关利益团体公布双反调查的分析结论,待结论通过这些团体同意后,欧委会将在12月5日前最终公布是否征收反补贴关税的决定。”

欧盟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与反倾销调查始于2012年11月8日。欧盟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欧中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欧委会上月宣布,欧盟与中国就光伏贸易争端已达成“友好解决方案”。对此,中国商务部和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表示欢迎。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称,数量众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这些企业无须缴纳惩罚性关税,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要向欧盟缴纳47.6%的反倾销税。

■ 欧洲:奶业协会对欧盟强制性牛奶产品原产地标签说不

据外媒报道,欧盟对包含牛肉、蜂蜜、鸡蛋、进口家禽肉类、水果和蔬菜、香蕉、橄榄油、酒和啤酒花在内的多种农产品已实施了强制性原产地标签。该研究在欧盟成员国内收集信息,将评估肉类、牛奶及作为配料用于乳制品的牛奶原产地标签的现状及可能的影响,评估强制性牛奶产品原产地标签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

8月6日,欧洲奶业协会(EDA)则称采用强制性原产地标记作为乳制品原料奶会对奶制品行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一个特定的乳制品很难确定一个清晰的起源。其发言人补充说,欧盟应该专注于使内部市场更强,同时消除贸易壁垒和国家保护主义。

本法规自发布之日起第20天生效,于2014年3月6日实施。

■ 欧盟:密集召回多款含SCCP中国玩具

在《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等法规严格的催化下,玩具输欧面临多重障碍,通报召回形势也日益严峻。近期,欧盟密集召回中国产塑料小熊玩偶、化妆舞会套装、软塑料婴儿娃娃套件、儿童手镯、塑料浴室玩具等共7款产品,召回原因无一例外均含有超标SCCP物质。

2012年,短链氯化石蜡被认定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并被加入到欧盟POP法规 No 850/2004的禁用物质列表中。规定任何物品中的SCCP含量不得超过1%,而2013年1月11日起,所有物品将全面禁用SCCP。

由于玩具中的化学物质极易通过儿童的吮吸和咀嚼行为而释出,因而具有极高的潜在风险。而玩具中SCCP含量超标的问题虽屡遭诟病,仍没有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检验检疫专家指出,随着该物质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的封杀将是未来大势所趋,广大企业应尽快将攻克短链氯化石蜡难题摆上日程。一方面应树立绿色环保循环经济意识,优化生产装配工艺管理流程,借助相关检测设备,克服技术障碍,积极进行玩具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另一方面应对上游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切实掌握各类化学助剂的来源和成分并合理科学选用,寻找开发无害于人类健康的新型环保替代物,严防出口玩具因短链氯化石蜡问题而被召回。

■ 外媒:奶粉巨头紧盯中国微博应对危机

全球奶粉公司正密切关注中国社交媒体,每天详查相关报告多达4次,为的是评估消费者对一宗备受瞩目的价格操纵调查和食品安全恐慌的反应。

企业加大对微博和当地网络论坛的监控,反映社交媒体在中国发挥的巨大影响力。在类似推特的微博上,有关食品安全恐慌的话题会飞快扩散,因此这些公司开始时刻关注其网上品牌声誉。“我们与这个行业多家客户有合作关系,最近几周,我们一直很忙”,一社交媒体分析公司的高管说。

该社交媒体数据公司高管称,婴儿配方奶粉公司利用网络媒体了解消费者情绪,跟踪与其品牌有关的话题,然后制定相应的危机对策。“有一个品牌一直在坚持,直到最后才承认卷入其中,这令中国网民感到愤怒。别的品牌就做得比较好,反应迅速,并获得意见领袖的在线支持”,他说。这名高管说,咨询公司将使用有关数据创建详细报告,为奶粉公司量身定做复苏措施。

■ 英国:标准协会收购澳大利亚一检测机构

近日,全球知名的商业标准服务机构英国标准协会(以下简称BSI)宣布完成了对NCS国际(以下简称NCSI)的收购工作,作为澳大利亚国家检测机构协会的全资子公司,NCSI涉及国际上认可的商业检验、评估和认证项目服务,涵盖食品、健康、服务、采矿及公共设备等多种行业。

在澳大利亚开展更大范围的综合服务是BSI的一大战略,收购NCSI一事是此战略的补充和扩展,完成收购后,BSI将与NCSI共同开展BSI在澳大利亚的现有业务。这将显著拓宽BSI在澳大利亚几大重要州政府的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及伸缩性。此外,通过在澳大利亚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产品和医疗等关键领域的新认证业务,BSI拓展了产品服务范围。

BSI首席执行官霍华德 科尔(HowardKerr)表示:“在过去的10年中,BSI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增加客户群体,在极具挑战性的经济环境下拓宽了我们在全球的业务范围。如今,我们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共有7万多客户,跻身全球最大认证机构之列。对于未来发展,我们设定了更宏大的目标。收购NCSI符合BSI的发展战略,加强了BSI在食品安全和医疗领域的地位,将使得澳大利亚的客户在所有业务领域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对澳大利亚经济的恢复能力和长期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在上世纪30年代首次与澳大利亚标准协会进行合作。自1986年为我们的第一个客户开展了认证服务后,25余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澳大利亚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于2006年收购了BenchmarkAustralia,巩固了我们在澳大利亚的市场地位。此次收购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在澳大利亚业务方面的努力、向澳大利亚企业提供更大利益的决心以及借助我们的全球业务网络帮助客户更有效地参与国内竞争的承诺。”

■ 新西兰:政府官员称恒天然乳品未被肉毒杆菌污染

据法新社报道,新西兰政府官员周三(28日)表示,测试显示此前曾引发消费者恐慌的恒天然问题乳品并未被肉毒杆菌污染,对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这位官员还表示,此结果经过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考证。科学家们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测试,均得出肉毒杆菌呈现阴性的结论。

近日新西兰乳业接连被查出质量问题。本月初,新西兰乳品业巨头恒天然集团生产并出口中国的乳制品被曝受到肉毒杆菌污染,引发全球对新西兰乳制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什么是肉毒杆菌?生孢梭菌又是什么?-------------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生孢梭菌,英国和荷兰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的这种奇特细菌,能够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癌症治疗手段,用于向肿瘤输送治疗药物,它们的孢子能够在无氧肿瘤内生长。

■ 新西兰:反对党呼吁成立独立食品安全机构

据外媒报道,近日恒天然污染事件引发极大恐慌,新西兰反对党呼吁成立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

由于不能确定进口产品的质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对新西兰乳制品发布了禁令。新西兰第一产业部是去年成立的一个统一的部门,用于支持整个主产业的发展。新西兰反对党指出,对于新西兰这样一个主要依靠食品出口的国家,应当更能够依照国际惯例,成立单独的、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

■ 澳大利亚:澳奶农呼吁政府借新西兰毒奶粉事件推进中澳自贸区谈判

据澳报业巨头Fairfax报道,近日发生的中国打击新西兰毒奶粉事件,给加速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带来契机,澳洲奶农联合会(Australian Dairy Farmers, ADF)已呼吁联邦政府应借机尽快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

ADF是澳奶农最高代表机构,保护全国14000多名奶农的利益。据ADF总裁尼欧 坎布尔(Noel Campbell )透露,他已同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以及农业、渔业和林业部的代表会谈,希望澳政府借中国打击新西兰毒奶粉之机,加快与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进程,以扩大澳乳制品在华市场份额,保证澳洲奶农的利益。据悉,目前新西兰乳制品占到中国进口总量的一半,而澳大利亚只占5%左右的相应份额。

猜你喜欢

新西兰澳大利亚产品
新西兰兔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新西兰不仅有羊毛,更有教育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在澳大利亚骑行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