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欧食品接触产品质量亟待提高
2013-01-30
输欧食品接触产品质量亟待提高
2013年前三季度,欧盟食品与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通报来自中国(含中国港台地区,以下同)的不合格商品360起,其中涉及食品接触产品共129起,约占35.8%。
据了解,欧盟地区历来重视食品及其接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自年初“马肉风波”事件以来,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愈加严格。从RASFF的分类统计数据来看,现阶段,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频遭欧盟通报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意大利通报次数最多。
2013年前三季度,意大利共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84起,同比增长42.4%,占该国通报食品接触产品总数的84.8%,占欧盟RASFF通报中国食品接触产品总数的65.1%,同比上升了34.3个百分点,居欧盟各国首位。芬兰和波兰以7起和6起分列RASFF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的第二、三位。
二是重金属超标成被通报的主要原因。
2013年前三季度,欧盟针对中国食品接触产品的129起通报中,内容涉及检出铬、锰、镍、镉、铅、锌、铜、铁等重金属超标的共81起,比例高达62.8%;迁移量(包括总迁移量、初级芳香胺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超标是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被通报的另一主因,共有47起的通报内容涉及迁移量超标,比例达36.4%。其中,意大利因检出重金属超标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产品70起,占欧盟通报中国出口食品接触重金属超标总次数的86.4%,是此类通报的重灾区。
三是不锈钢制品成为被通报的重点商品。
以意大利针对中国84起通报为例,有74起通报的产品是不锈钢制品,比例高达88.1%。其中,绝大部分为不锈钢的餐厨具用品和带不锈钢食品接触部件的厨房小家电。
欧盟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愈加严格,相关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加强标准和法规的学习,重点关注进口国是否存在高于欧盟通用标准的情况。
现阶段,欧盟内部分成员国在欧盟1935/2004/EC(欧洲食品等级测试)法规要求外,还会出台相应的法规要求,而且经常对法规要求进行修改升级。如出口意大利的食品接触产品,除符合欧盟1935/2004/EC法规要求外,还须符合意大利Ministerial Decree of 21 March 1973及其修改版本(DM 21/3/73 &修改条例)、2011年2月19日起正式生效的No.258新法令等当地的法规要求。
二是要着力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完善相应的检测和把关能力。
切勿因为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和把关,需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或者送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委托检测,投入大,出货周期延长,对实验室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舍弃必要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企业能否经受市场考验的必经之路。
三是要牢固树立原辅料采购及成品出口前检测和把关的意识。
在采购原辅料的时候,尽量选择能提供食品级证书企业生产,并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出口产品的地区风险等因素加强对所采购原辅料的抽检频次,杜绝“以证代检”。对于进口国有强制要求的,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提前进行整机的食品安全项目检测,并在后续按照检测期间的要求组织采购和生产。同时,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加强检测和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