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出版文化*
2013-01-30陈伟军
文/陈伟军
*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语境中的阅读取向与文化效应研究”(项目编号:GD12CXW01)的阶段性成果
任何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共识基础之上,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秩序、调节思想行为、塑造身份认同的精神力量和纽带。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建构明确了具体内容,有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价值共同体。要在全民族激发拼搏奋进的正能量,建设团结、和睦、幸福的美好家园,新闻出版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大量优秀的出版物和精神产品,可以为社会提供知识资源和思想养料,建构起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大厦,弘扬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人心。陈原先生曾说:“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社会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蕴藏在图书里”[1]。的确,出版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引导着大众的文化趣味和价值取向,塑造着读者的观念世界。作为意义和价值生产的载体,报刊、图书等文化产品影响着受众的社会认知、自我定位和价值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出版文化建构,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文化主题。
一、文化和价值是出版活动的灵魂
价值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愿望和诉求被抽象为观念标准、判断尺度,并以此评价客观事物,它与现实生活有着深刻联系,同时又是一种理想形态的信念追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元规范”(metanorm),由社会制度、文化系统等来支撑,社会成员共享着这些基本的认知框架。托克维尔曾形象地指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他说:“我们只要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任何时代都有一个占有支配地位的制约其他事实的独特事实。那个时代的基本思潮,或由此引起并将人的感情和思想汇集起来的主要激情,几乎都是由这个事实造成的。这就像一条大河把两岸的小溪汇纳起来一样。”[2]作为支配性的意识形态符号,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信仰、习俗、道德等联系方式,将分散的人群整合起来,树立大致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文化和价值是出版活动的内核和灵魂,出版文化传播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人,即通过各种出版物传播信息和知识,熔铸个体的思维模式、心理结构,使信息、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进而影响其价值观念,代替他们原来的观念去解释行为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传统、精神文化和现实生活,都与出版文化及其传播过程相互关联。语言、信息、媒介、传播,是社会互动不可或缺的因素,与社会秩序、心灵秩序是内在融合的。正如雅各布·尼德曼所说,没有一个伟大的理念可以孤立存在,它必须和一系列为人类生活带来希望、指明方向的理念相辅相成,人类只有将一系列理念与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绘画、经文、礼仪和风俗习惯有机地融合起来,广泛传播,才能为人类造福。文学艺术、宗教文本、风俗民情、报刊图书等,成为精神文化领域的建构力量,充当着意义、符号与讯息的生产者或信使的角色。雅各布·尼德曼接着写道:“‘文明’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实际上就是他们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将伟大的理念在人世间传播的过程,但是我们还必须记住这些理念不光是以哲学观点的形式,同时还是以宗教、科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建筑、神话和故事的多种形式传播给大众的。”[3]任何社会都必须创建价值和意义的选择、构型、传送的系统,而传播机制是维系文明秩序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就像涂尔干所指出的,“正因为人类有了代代相传的各种书籍、雕刻、工具、乐器,以及口头传说等等,人类经验所产生的结果才几乎可以被完整而详尽地保存下来。这样,人类本性这块土壤,才会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积淀,而且依然在不断加厚。正因为有了一代一代的兴衰与更迭,人类的智慧才不会消弭,反而会无限积累起来,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无限的积累,才会使人类得到提升,使人类既能胜过动物,也能超越自己。”[4]经验分享是价值认同、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现代人被报刊、图书等主流媒体所社会化,受众藉此分享共同的经验、思想、看法和价值观。优秀的出版物在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建构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出版业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生产行业,与特定时代的文化氛围、价值变迁有着紧密联系。从历史上看,谷登堡印刷术对促进人的自我认识和思想文化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书籍及其携带的文化解放力量,在历史进程中不是突然释放出来,它渗透到文化阶层之中,创造自己的受众。印刷媒介的逐渐普及,体现了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启蒙读物由上流社会向下层民众广泛流传,导致思想、文化的深层震荡。这也即马克思所揭示的,从科技兴起、社会革命和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印刷术是“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书籍出版调动了民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教育随之兴起,知识和信息生产的速度日益加快。传播方式的革命,不只是纯粹技术层面的载体转换,同时也深刻地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印刷机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催生了掘墓人,科学成果的大量复制与传播,由先进的印刷媒介带来的新的观察与体验,促成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科学革命的爆发,知识和技术为社会进步提供正能量。媒介技术变革为文化嬗变、价值更新提供了基础条件,信息、知识传播与价值观裂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由此,“印刷品广泛传播在各类人群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没有阶级之分的、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5]人们的精神空间被书籍拓宽了,自由、民主等观念赋予了个体前所未有的独立感、尊严感。民族主义、个性主义等思想的兴起,又为现代国家造就了基本的情感联系纽带、交流方式和评价尺度。
历史变迁、思想解放、社会进步的大潮,离不开新闻出版业的推动。今天,中国的新闻出版业必须追随时代变革的主旋律,深度融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文化传播,塑造美好心灵,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柱。
二、直面精神迷乱,引领价值流向
当代社会处于空前的大变革之中,生产力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物质财富积累成倍增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被大幅度拓宽,生活方式、价值选择有了完全的自主性,个体享有更多的自由。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冲击波,使社会的整个价值系统经历强烈的震荡,人们的心灵从未遭受过如此多样化观念的碰撞。面对加速改变的外部世界和各种混杂信息、异质思维,新闻出版业要积极适应、主动参与社会现实变革,更加理性地适应市场需求,引领价值流向。
必须承认,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存在着多样化的价值冲突,广泛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社会生活快速变动、流转,大众传媒制造出海量信息流,社会思潮多元共生、强劲冲击,促成了人们意识、心理和价值观发生种种变化。当代社会日益趋向组织化、科层化,职业领域中的规范和秩序编织成无形的网络,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放松自己、摆脱压抑,人们转向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以获得一时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社会生活世俗化的进程难以阻挡,人们越来越远离神圣价值,沉迷于日常生活的娱乐和消遣之中。平民化的通俗读物、影像商品拥有巨大市场,高雅文化被迫迎合普通人的趣味,改头换面走向大众。传统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态,受到了外界很大的干扰或诱惑。近年来出版的商业目的越来越明显,功利色彩和浮躁心理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群体状态。出版界虽在加速“推陈出新”,出书的品种越来越多,但“去文化”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书,大部分成了速朽的东西,“垃圾图书”“快餐文化”就像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由于新闻出版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出版大国,但人均购书量、阅读量较低。我国的人均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有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4.3本,韩国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达到60本。[6]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的纸质阅读、深度阅读受到很大冲击。互联网、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给阅读带来了便利,但“读屏”引发的认知方式的变化却不容忽视。经典文本对新兴的“移动一族”缺乏吸引力,信息超载、信息过量让年轻人难以过滤、选择,他们沉迷于视频、游戏、QQ聊天、微博、微信等而不能自拔。新的移动载体使人们热衷于“快闪”,不断点击屏幕然后赶快走人。面对高速传播的信息流、符号流和影像流,一些人感叹:有了博客,就不看书了;有了微博,连博客都不看了。新媒体技术、新传播形态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也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减弱了大众对于经典文本的兴趣。
新媒体技术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的性质和样态,信息、知识被过度包装,转换为娱乐化、实用化的“内容”和“产品”。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报刊、图书等文化产品呈现出泛市场化经营的倾向,文化消费日益趋向大众化。一些人对新闻出版发展存在某种认识误区,在经济效益和商业运作原则的驱使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渗透到不少出版物中,主流价值对新闻出版发展的正面导向作用时而被忽略。消极思想弱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制造出恶性竞争的语境,利益追逐成为一些人生活的最大目标。
无论社会生活和传播技术如何变革,人文阅读对培养人的道德灵性、高尚情操、文化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出版业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氛围,将出版物的实用价值、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有机统一,发挥出版物的社会心理调节和价值导向功能,矫正错误的思想观念,防止垃圾文化的负面作用扩散。
三、探索价值引领的多维路径
从当下的媒介生态和出版文化状况来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位,提高出版物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档次,使报刊、书籍真正成为人类的信息知识、历史传统、实践经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乃至民族精神的记忆和负载,即便是单一的消遣娱乐性读物也能贯注一定的审美素质和人文内涵,这需要出版界持之以恒地不倦探索。
首先,在出版理念、价值定位上,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上的理性认识和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出版文化领域彰显的基本主题,出版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在多元价值观交互碰撞的今天,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功能,不断纠正现实生活中与价值信仰和理想不相符合的各种偏差、失误,通过新闻出版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日常化,使之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成为人们行为和观念的根本价值指针。在新潮迭起、变化不定的社会生活表象中,新闻出版业运作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和灵魂,从古今中外的思想资源中汲取智慧,在信息传播中融入科学的价值尺度和认知模式,引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与价值追求。报刊、书籍既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又是可以营销流通的消费商品。商业化大潮汹涌而来,新闻出版业发展不能简化为纯粹的市场操作,不能忽视共同的价值理想建构。在碎片化、机械化的生活中创造或重构具有凝聚力的思想文化新形态,这也是出版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其次,在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管理上,要树立价值导向的标杆。对社会危害性极大、有着较广泛群体心理基础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倾向的读物,要进行警示、曝光,限制其传播。按照马尔文·德夫勒的分类,媒介内容都可大致归为以下三类:一是低品位内容。例如渲染暴力、公开描写色情以及其他被广泛认为导致人们品位下降、道德沦丧、激发反社会行为的内容。二是无争议的内容。这种内容被认为既不能提高也不能降低人们的品位,不被视为对道德标准的威胁。三是高品位内容。这种内容品位较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某种程度上催人奋发向上。[7]限制低品位内容传播,提倡高品位内容,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这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
第三,在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上,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出版物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虽占领着新闻出版的主要阵地,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不免受到各种异质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对于一些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价值选择上的迷误,新闻出版业要主动引导,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灵活的策略提升引导艺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出版物创作传播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人们对某种思想观念的认同,跟价值体系本身的吸引力有关,也与教育、宣传和传播工作有关。马克思曾称赞自由出版物“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是从真正的现实中不断涌现出来而又以累增的精神财富汹涌澎湃地流回现实去的思想世界”。[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精神认同的依据和基础,新闻出版业要深入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推动主流话语大众化,并对整个社会形成亲和力、凝聚力,使大众发自内心地向往社会的共同目标和价值理想。
第四,在媒介生态、技术变革方面,报刊、图书等纸质媒介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要多维互动,形成合力,提高价值引导的有效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思想范式和文化形态,精神文化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时至今日,新媒体的崛起,使学习方式、知识获取、传播手段、价值取向和媒介控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传播越来越受到高新技术和媒体策划的制约,传媒技术和市场力量共同参与、规范着图书出版与文化生产的流程。新闻出版工作者应该始终站在媒介技术的前沿,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把时尚、情感、审美等文化元素注入到文本中,激发数字产品在传播主流文化中的隐性熏陶、感染和教育作用,不断探索运用新文本形态构建精神家园的新路径,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平台。数字技术等运用于新闻出版实践,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的创造性空间,拓宽主流声音抵达大众的载体和通道,使先进文化在新媒介语境中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的价值规范并非一成不变,个体的信念也不会自发形成,社会环境变化将会提供多种价值选择,人们可以从中去寻找有价值的生活形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是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在民族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发挥着内源动力的功能。中国目前正处在迈向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新闻出版业要有深远的文化战略,坚持价值本位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为我们剧烈的变革时代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依托,让主流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民众获得道德坚持、精神守望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1]陈原.总编辑断想[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6
[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1
[3][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M].王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2-13
[4][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9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
[6]杨旭管理.不妨读些“无用”书[N].人民日报,2012-09-20
[7]熊澄宇编选.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1-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