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探索

2013-01-30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6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训中心

李 佳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400052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探索

李 佳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400052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是实训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训中心特色的体现。中心文化建设应该以功能定位为前提,融合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实训中心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探索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教学工厂

高职院校建立实训中心是为了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引入企业文化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实训中心的建设不仅仅只是采购设备改善实训条件,文化建设同样重要。实训中心的文化建设应当企业文化对接,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营造出浓厚的职业教育氛围。大学生在学校内通过职业素养的锻炼,可以增加阅历和实战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概念及特点

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是以实训中心为载体,包含了三方面内容。一是物质层面(包括:实训室布置、设施设备、教学活动等);二是制度层面(包括: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三是精神层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职业道德等)。

校企融合的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在环境上,建立与企业接近的真实的物理环境和管理环境,按企业标准来规划实训设备的布置;在氛围上,通过张贴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范和标语等手段,使学生置身企业的仿真氛围中;在管理上,适当地引入企业的管理体制,让学生熟悉了解企业管理理念、管理规范;在实训过程中,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和运行方式,通过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企业运作模式和运行特点。

2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意义

2.1 可以营造出职场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学生从小到大都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中生活,与社会接触较少,毕业后到企业会对企业文化有陌生感,产生不适应。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训中心的建设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行业为背景,以企业为依托。教学内容应当面向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营造出浓厚的职业氛围。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企业严苛的劳动纪律,感受到企业员工高效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他们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

2.2 可以提高学生的进取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中存在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同时他们的人生阅历浅,心智也不太成熟。实训中心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后,营造出职业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找准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同样激烈,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感染下,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不学无术,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将被淘汰出局,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在职业氛围中成长,让学生真正明确社会需要哪种人才,企业需要员工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通过在校学习塑造出这些优秀的职业素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2.3 可以拓宽办学途径,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本,没有特色的学校难以长期生存。要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方面,还需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进行校企合作,吸收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百花齐放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特色校园文化的熏陶,逐步适应和认同企业文化;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的优良表现得到企业的认可,从而社会也会对学院的办学特色予以认同。

3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途径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文化是实训中心的灵魂,它是师生在长期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索出来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规范。实训中心文化与企业文化交融与对接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下面结合我校实际经验提出几个实训中心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3.1 营造具有浓厚企业文化的实训氛围

营造具有浓厚企业文化的实训氛围需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首先实训室建设要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三个环节都可以在实训室中完成,其次是利用室外墙壁、走廊、门厅等场所布置实训室的名称与标牌、实训项目介绍、名人名言与肖像、师生创作作品陈列柜等内容;在室内,布置学生实训守则、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励志用语和安全设施等,营造浓厚的生产场景和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学习。二是将企业的岗位操作与学生的专业实训结合起来,老师是企业的管理者,学生是企业的员工,教学过程模拟企业职场氛围。三是将企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引入到实训中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实训。我校超市营销实训室运用了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经营理念,超市的运行管理全部由学生负责,学生上课时学习理论知识,下课后便是超市的经营者。超市营销实训室集“实训、科研、顶岗、经营、培训、技能竞赛”为一体,教师摆脱传统理论授课方式,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完成商品布局、陈列、采购、促销等一系列的实训教学内容,下一步将实现超市实体店与网上商城双线运行。

3.2 引入“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广泛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国情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实践和项目研发,学到知识和技能。我校SMT“教学工厂”的创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企业不同的生产部门,将实训教室“车间化”。将教室、实训室和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并将实训室划分为手工流水线、离线编程区、物料仓库、自动流水线、工艺检测区五个模块。整合后既可分开教学,又能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有利于生产教学的完整性。二是根据企业管理方式,将实训环境“企业化”。SMT是现代电子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它需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任何一个疏忽大意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我们把生产线划分成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张贴标识和简要说明,每一个岗位都配备操作手册。工具的安放和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物料的损耗结算订单定时,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定员。生产实训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产品的进出都有学校和企业人员确认签字,确保账目清晰,有据可查。三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将教师身份“双重化”。学校外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同时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到实训中心担任指导教师,校企双方进行人才交流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活力。

3.3 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校企互动

要实现与企业深度合作,首先要在学院的管理制度中引入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等。其次要引入企业的考核机制,培养学生重安全、讲质量和追求效率的作风。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吸取企业先进的工艺流程、生产经验和管理模式;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和进行专题讲座,把最新和最主流的技术传授给学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我校传媒艺术学院先后引进美国筑艺集团、天津美幻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贝思动画有限公司、重庆卡图动画等14家知名动画企业入驻,建立专门工作室,引入具体设计项目,由学院传媒艺术系推荐、企业选拔优秀学生到工作室工作,自主进行动画片设计制作,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基地,又满足了在校学生的实训需求,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产生出经济效益,这种“项目引导”、“课堂变工厂”的典型教学模式,将入驻企业的真实项目带入课堂,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局面。学生设计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得金奖和一等奖等荣誉,在办出特色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传媒艺术学院以影视动画、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为基础,积极与重庆市九龙坡区创意办、文广局联系,打造和建设“重庆市九龙创意产业园区”,建立适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基地和培育土壤。

3.4 加强实训中心精神文明建设

实训中心的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风貌,它应当具备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实训中心的精神文化凝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是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支柱和动力,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用于教学,学校为企业设计产品和技术攻关,给企业创造效益。在这个互利共赢的发展过程中,师生协同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将实训纪律与企业道德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提前对企业的价值观产生认同。

4 结语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应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理,实训中心的建设不仅要改善实训条件,还要尽可能地营造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一致的氛围,通过校企文化对接,给学生营造真实的企业氛围与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1]陈静静.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思考[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35-38

[2]张玉洲,鲁璇璇.论高校工程实训中心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4):136-138

[3]田乃清.高职院校营造职业氛围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133-134

G482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3.06.103

李佳(1978-).男,汉,四川乐山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训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