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
2013-01-30沙健孙
沙健孙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北京 100080)
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说,关于党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他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他的完整的建党学说,是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建立起来的”,以后又有新的发展。他“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并且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这么一个好的党”。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继续认真研究和总结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入思考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富于独创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建党思想,尤其是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
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党的这种执政地位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才确立起来的。这使得党有可能利用政权的力量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自己面临的任务而进行有效的斗争。同时,这也使得党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任务、新的考验。
首先,党面临的任务,主要的已经不是经过革命战争建立人民政权,以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同时也是比过去的革命斗争更加长期、更加复杂和更加艰巨的任务。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就说过:“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0、1481页。。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要很好地履行自己执政党的责任,必须提出重新学习的任务。
其次,党赢得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地位,既使党可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使自己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自觉地依靠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党员有可能自以为权力在握,不再谦虚谨慎,因而脱离群众甚至犯以权谋私的错误。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可能“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预防这种情况”。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拒腐防变,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再次,帝国主义势力在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之外,还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来渗透、瓦解党和人民政权。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帝国主义势力对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1959年11月,他讲道:杜勒斯所说的和平转变,就是转变我们这些国家,搞颠覆活动,内部转到合乎他的那个思想。而杜勒斯搞和平演变,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1964年6月,他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①转引自《中共党史优秀论文选》,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2页。这就是说,为了应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避免发生这种历史性的悲剧,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二、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切实做到“两个务必”
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性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工人阶级政党一旦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就会降低自己的政治水准,就有可能蜕化变质,实际上变成资产阶级类型的政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才能既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也经得起胜利和成功的考验,长久地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和革命精神。
在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是因为,对于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共产党人来说,夺取全国政权,这不是革命的终结,而只是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所获得的一个新的起点而已。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毛泽东提醒全党决不能有“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1439页。因为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不重蹈以往革命者一到胜利少有不腐化不堕落的历史覆辙,才能够真正担当起自己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如果放弃对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追求,就会产生革命成功了应该享受的思想,就不可能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第二,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贯彻执行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不至于离开正确的方向。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经毛泽东审定的一个文件指明了三点: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毫无疑问,共产党员应该认清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仍然应该胸怀远大目标,具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党在当前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为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努力,而不至于成为没有战略眼光的事务主义者,成为鼠目寸光的政治庸人。如果忘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忘记了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虽然要经历相当长时间,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逐步向比较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那么他们在工作中就不会有预见性、前瞻性,就会成为自发倾向的追随者,丧失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三、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斗争任务去进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要成为全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首先必须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把握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1953年,毛泽东就告诫全党: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必须在全党,首先在中央、大区和省市这三级党政军民领导机关中,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要开展讨论,讲清楚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1957年,毛泽东提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的六条政治标准: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这样,他就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判断人们言论和行动的原则是非、自觉维护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提出,必须遵循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原则。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他指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革命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②转引自吴冷西:《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3—24页。实行“第一次结合”是为了解决中国如何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以便领导人民基本完成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而提出实行“第二次结合”,则是为了解决中国如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以期领导人民去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项新的历史任务。
为了正确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毛泽东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因为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工作中的预见性;才能正确地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地总结经验,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才能有共同语言,使党内的团结和干部队伍的团结有牢固的思想基础。
由于调查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强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518页。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群众。毛泽东指出,各级党委“都要坚决走群众路线,一切问题都要和群众商量,然后共同决定,作为政策贯彻执行。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32页。。
强调通过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来保证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实现党面临的任务,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一个富有独创性的重要建树。
四、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执政的条件下,坚持这个宗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当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利用这个权力来为人民服务,就应当依靠人民群众来行使这个权力。他强调:“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581页。我们的干部对自己的“位置要摆得对”,即使是高级干部、中央委员,都必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人们之前。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此,毛泽东提出,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和健全制度,来防止干部脱离群众,防止党和人民政权蜕化变质。他认为,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保持同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说来,是带根本性的一件大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25、292页。。如果干部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他们就会逐渐淡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滋长官僚主义作风和特权思想,甚至走上以权谋私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就会有改变颜色的危险。
毛泽东不赞成给少数干部以过高薪金和特殊化待遇。他认为,我们的干部如果高官厚禄、养尊处优,必然会割断自己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他说:“在苏联党的干部队伍中是有这么一个特殊的阶层的。”③转引自吴冷西:《十年论战》(上),第463页。他们成了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对此,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为了打掉官风,使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他提出必须“肃清一切作风上、工作上、制度上的错误”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4页。。毛泽东认为,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和干部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同时还有民主党派, “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5页。。
五、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之前,毛泽东曾对扩大党内民主的问题提出过许多重要意见。首先,他指出,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必须执行一种“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3页。。其次,他强调:“党章确实应当充分体现纪律性和创造性,体现群众路线”,“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是,纪律太死了也不行,妨碍创造性的发挥,这样的纪律是不好的,应当不要”。再次,他主张党内应当有自由讨论。他认为,对党的领导人是可以批评的。1956年初,有单位反映一位苏联学者对《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不同看法,这有损我党负责同志的威信。对此,他专门致信刘少奇等人指出:“我认为这种自由讨论,不应当去禁止”,“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页。。最后,他提出党的领导制度应当进行必要的改革,具体意见是:党中央除主席外,设几个副主席,设一个总书记;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党代会一年开一次,党的代表五年一任;他本人考虑在适当时候辞去党主席的职务;等等。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和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得到了中央和八大代表的赞同,并在八大通过的报告和党章中得到体现。
1958年,党在发动“大跃进”运动中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错误。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决策时没有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没有采取“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群众路线方法。为此,毛泽东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论述了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他指出,只有发扬民主,首先是党内民主,党才能实行正确的集中,作出正确决策;如果离开充分发扬民主,即使实行集中统一,这种集中统一也“只能是假的、空的、错误的”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3—294页。。毛泽东认为,为了实行正确的集中,党在决定重大问题时,不仅需要鼓励党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应当允许党员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因为“历史上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在这种情况下,容许他们保留意见,就是保护了他们拥护真理、坚持真理的权利。这对于发扬党员对党的事业负责的精神,对于培育党内的民主空气,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为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党的干部必须认真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毛泽东说:“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在会上,他带头作了自我批评:“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6页。为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实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尤其是不允许第一书记独断专行。毛泽东强调:“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但是,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独断。在党委会内部只应该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这个意见针对性很强,有着重大意义。
能不能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从根本上说,是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毛泽东指出:“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6、297页。。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
六、防止“和平演变”,大力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一直在思考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应对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防止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蜕化变质以致走向失败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帝国主义的这种图谋有可能得逞呢?1964年1月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能时刻提高警惕,不能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做得不深不透,各级领导权不是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而被修正主义者所篡夺,则我国还可能要走一段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7页。事实上,早在1956年9月,毛泽东就说过:“中国也可能犯错误,也可能腐化,由现在较好的阶段发展到不好的阶段,然后又由不好的阶段发展到较好的阶段。当然即便不好总不会像蒋介石时代那样黑暗,是辩证地,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曲折地发展下去。”②《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57页。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粉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关键是要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搞好,尤其是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搞好。前面讲到的一些工作做好了,都有利于达到防止“和平演变”这个目的。这里着重讲一讲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止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的问题。
由于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的极少数意志薄弱者发生在糖衣炮弹的攻击面前打败仗的情况,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种问题一旦发生了,也不难解决。但是,如果党的干部队伍中形成了特权阶层、贵族阶层,而且他们又掌握着党和国家政权的重要权力,那么问题的性质就会变得严重起来,党和国家政权就真的面临变质的危险了。
中共在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以后,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有鉴于苏联的历史教训,毛泽东认为,防止“和平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防止在党内和党政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他指出:“在苏联的干部队伍中是有这么一个特殊的阶层的”,“他们有权、有势、有钱,特殊于广大人民群众和一般干部”③转引自吴冷西:《十年论战》(上),第463页。。赫鲁晓夫提出的系统化的错误观点,就是代表他们的利益和要求的。他认为,这类问题在中国也是存在的,好在“我们正在开始认识,并着手解决”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180页。。
为了防止形成贵族阶层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强调,必须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变了,国家政权等上层建筑也是或迟或早要跟着变的。在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具体地论证过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7页。。
为了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认为,一定要反对干部的特殊化。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特需供应报告的指示中说:“干部生活特殊,脱离群众,从眼前来看,会损害党群关系,妨碍我们带领群众来战胜困难,渡过灾荒;从长远影响上看,则势必对干部的思想发生腐蚀作用,发展下去就有出现‘特殊化’的危险。修正主义思想正是从这里找到自己滋生、蔓延的土壤的。‘殷鉴不远’,我们对此必须充分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683页。
为了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党内外的广大群众,揭发和清除党内的阴暗面,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一切腐败现象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全国解放前夕,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已经发出了全党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这样的告诫。全国解放初期,他曾经雷厉风行地发动了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当他发现不少干部的堕落与受到不法资本家的腐蚀直接关联时,他认为:“现在是时候了,要抓住资产阶级的‘小辫子’,把它的气焰打下去。”为此,他发动了“五反”(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运动,使之与“三反”斗争相配合,以遏制、堵塞干部贪污腐化的外部源头。终其一生,毛泽东从来都是同党内的任何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的。
为了防止贵族阶层的形成和人民政权的变质,毛泽东认为,关心并严格要求干部子女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他推荐人们读一读《战国策·赵策》中的《触詟说赵太后》一文,并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他由此引发了对现实生活的联想,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高度,提出必须“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这个问题。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311页。他说:“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0页。他告诫全党:“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311页。
鉴于帝国主义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毛泽东说:“我们要准备后事,要培养革命接班人。”④转引自吴冷西:《十年论战》(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781页。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如何防止出修正主义,怎样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毛泽东说:“第一条,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第二条,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第三条,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第四条,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第五条,自己有了错误,要作自我批评”,“不要总是以为自己对,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他并且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85—87页。
毛泽东深信,只要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斗争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人民政权就能真正地得到巩固,社会主义事业就能真正地健康发展;而帝国主义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的图谋,就能最终地遭到彻底破产。
历史表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毛泽东是最先觉察到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并且号召共产党人同这种危险作斗争的领导人。后来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证明了他的有关思想是多么富有预见性,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和发展又具有多么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继承毛泽东的这个战略思想,反复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的重要性。
毛泽东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中的若干重要方面。这些思想寓意深刻,切合实际,富于独创性。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建党思想,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