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修订信息
2013-01-30
标准制修订信息
卫生部拟定2013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征求意见稿)
本刊讯 卫生部2013年拟开展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共18项,包括食品产品1项、检验方法3项(微生物1项、理化2项)、食品添加剂9项、营养强化剂1项、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2项、生产经营规范2项。
1.食品产品
共收到食品产品标准92项立项建议。按照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情况以及食品产品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原则,经征求审评委员会食品产品分委员会意见,确定《藻类制品》作为2013年食品产品标准立项计划。
2.检验方法
(1)微生物方法:2013年拟修订《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与检样处理规程》,为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整体修订以及微生物指标的配套检验奠定基础。
(2)理化方法:在现行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清理工作完成前,暂不开展新标准立项。征求审评委员会检验方法与规程分委会意见后,优先立项修订两个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标准。
3.食品添加剂
共收到食品添加剂立项建议项目282份,整理合并229项(53项重复),其中营养强化剂项目43项。根据监管工作需要,优先制修订已列入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但无产品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标准项目9项(其中大蒜油等36项香料的质量规格标准合成1项)。
4.营养强化剂
建议对已列入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GB 26878《食用盐碘含量》中,但尚无标准的营养素化合物统一制定质量规格标准。
5.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
共收到立项建议8项(不包括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根据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标准框架体系,结合食品标准清理情况,经征求审评委员会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分委员会部分委员意见,建议立项《运动营养食品》和《孕产妇及乳母用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
6.生产经营规范
共收到24项立项建议申请书。鉴于《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已经在报批过程中,2013年仅对行业急需的《食品用菌种生产卫生规范》和《航空食品生产卫生规范》予以立项。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等三项国家标准宣贯会在京举行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同意,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协办的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宣贯会于2013年4月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标委教育部、文化部等相关领导,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行业协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及其地方分会、专业委员会有关领导,以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会员理事单位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永龙主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服务业标准部许建军副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建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郑树山、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曹俐莉副主任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孙之鹏,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汪海涛,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副社长白德美在大会上发言。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开展多样化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继续教育办学服务机构超过20万所,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达15万所。全国教育培训市场呈现出需求旺、增长快、潜力大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质量、办学无序、缺乏自律等问题。
GB 28913—2012《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GB 28914—2012《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GB 28915—2012《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三项国家标准是我国制定的第一组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规范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市场、提高成人教育培训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效评价成人教育培训组织的服务能力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国成功成为ISO/TMB常任成员
国家标准委陈钢主任率团赴日内瓦参加了第93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会议,在3月28日的会议上,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修改《ISO议事规则》,增加对ISO贡献率第六位的国家,成为ISO/TMB(技术管理局)的常任成员。决议的通过意味着我国作为对ISO贡献率第六位的国家,成功成为ISO技术管理局的常任成员。这是我国继2008年成为ISO常任理事国、2011年成为IEC常任理事国之后,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再次取得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对国际标准化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摘转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欧盟委员会发布SVHC物质筛选计划表
欧盟委员会于2013年2月5日发布了从现在到2020年的高关注度物质(SVHC)筛选计划表,表达了在2020年年底前将欧盟境内所有已知的应该属于SVHC的物质都纳入欧盟REACH法规附件XIV候选清单的意向。
实现计划表上的目标就意味着到2020年有大量的物质信息需要被分析,不仅包括已知的SVHC相关物质,还包括在REACH注册和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的SVHC物质。针对这一现状,欧委会希望能确定一种程序对以下几种SVHC来源物质进行评估和筛选:
第1类和第2类致癌、致畸和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质,即CMR1类和2类物质;
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物质,即PBT物质;
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的物质,即vPvB物质;
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或具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或具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但不符合2、3两项标准,同时有科学证据证明对人类或环境引起严重影响的物质,即同等关注物质。
在计划表中,就有针对上述物质如何进行检查的详细描述。欧委会认为实现计划表上的目标需要欧委会、ECHA与所有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而欧盟成员国执法当局也表达了参与合作一起实现目标的意愿。由于ECHA和成员国都有足够的资源独立开展相关工作,因此就需要参与方就如何共享工作成果制定相关协议,因此,计划表建议参与方在各种会议如风险管理专家(RIME)小组会议及REACH和CLP执法当局会议(CARACAL)上交流定期进度报告。
虽然计划表并没有明确到2020年有多少物质需要被列入候选清单上,但欧委会希望SVHCs的提名工作能顺利进行从而确保2020年的目标。计划表也对2020年可能会被判定为SVHC的物质做出了预估,以助各方合理地制定计划和分配资源。一个最坏的预估是从2013年到2020年将有约440个物质需要进行评估并判定是否要纳入候选清单,也即每年有约55个物质要被评估。计划表最初的计划是到2014年底对80个物质进行评估,因而对于更多的评估目标,各方就需要开展更多的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
(摘转自“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加拿大拟定溴虫腈等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发布通报(通报号为 G/SPS/N/CAN/653/654),拟定杀虫剂溴虫腈(chlorfenapyr)及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最大残留限量。
限量拟定溴虫腈在果类蔬菜(作物组8)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ppm。拟定乙基多杀菌素在柑橘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9.0ppm,替代当前对柑橘油制定的3.0ppm的最大残留限量;在小型水果攀藤植物亚组,不包括猕猴桃(作物亚组13-07F;不包括醋栗)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5ppm,替代当前对作物亚组13-07F制定0.4ppm的最大残留限量。
上述通报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
(摘转自“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