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体系认证的程序和推广

2013-01-30顾颖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6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能源阶段

顾颖

(上海科克雷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0 引言

中国科学院2013年2月22日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为促进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建立;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引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

能源体系认证为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执行标准。当前能源体系认证的应用并不广泛,也不为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所熟悉。通过能源体系认证的推广,企业可以提高能源的管理水平,减少成本和能源消耗,并可以系统性地支持企业发展的长期策略。因此,广泛推广能源体系认证对我国的用能水平进一步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指导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为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衡量企业的推广水平则需要使用能源体系认证这个工具,从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判断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

能源体系认证的必要性

能源体系的必要性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当前我国宏观环境状况来看,空气质量每况日下。由能源过度消耗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空气污染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等重度空气污染天数与全年天数的比例逐年升高。

从各个用能单位的微观分析,通过开展能源体系管理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可以系统地提高能源管理效率、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提高对节能机会的识别、综合实施节能机会;通过科学合理的能源管理模式避免过度投入或者一味的节约能源;充分应用节能技术、平衡投资和收益;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用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能源体系认证的相关程序

首先,能源体系认证与其它体系认证的根本方法是一致的,即PDCA的方法。P即Plan(策划),D即Do(实施),C即Check(检查),A即Action(改进)。

在普遍适用的体系建立方法基础上,企业需要利用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借鉴其它管理体系的自身经验,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在统一管理架构的平台上,对能源绩效提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具体、可执行、可衡量、可记录的目标,并最终执行、不断提高。

能源体系认证的过程通常分为自身评估阶段、体系筹划阶段、资源准备阶段、体系建立阶段、实施与提高阶段、申请认证阶段、认证维护阶段,一共七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和开展原则将在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1 自身评估阶段

组织内的各个部门需要对各自的工作内容和业绩目标进行总结,善于归纳自身的现状。总结内容主要有现有的能源绩效、能源目标、是否具备能源基准、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及标准操作规程。

2 体系筹划阶段

在自身评估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组织的能源方针政策和能源规划。

同时建立能源体系认证的执行计划,该计划的详细程度和复杂程度会根据组织的规模不同而不同。但下述内容是最基本的内容:

*定义各个阶段的节点

*任务及相应的交付成果

*每一项任务的负责人及职责

*规定每项任务的完成日期

*是否需要其它外部资源

管理层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从而审批资源和计划,确保能够在组织上对实施进度提供足够的监督。

3 资源准备阶段

管理层必须理解能源体系认证的目的和收益,了解在体系建立和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些资源,并承诺提供这些资源,例如工作人员及其工作时间。

管理代表的指定也需要由管理层决定,其主要责任是建立并维护组织内的沟通,确保体系能够建立、执行、维护并持续改进。同时计划并指导团队开展能源体系认证的各项工作。

能源团队的建立需要组织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支持,成员需要对各项运行工作熟悉,承诺积极参与认证工作,了解按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由管理代表统一领导。团队内的职责和权力需要充分沟通,并在组织范围内广泛传达。

为了实现能源目标,组织需要从资金方面提供一定支持,包括:配备所需的节能产品、设备、设施的资金;配备所需的能源计量器具与监测装置的资金;体系建立和推广所需要的资金,培训的开销,办公场所等等。

4 体系建立阶段

体系文件的建立需要根据不同管理层级定义出不同层级的管理文件,范围从组织管理层到只能部门的具体操作程序文件,具体包括培训、文件、运行控制、沟通、设计、采购等若干方面。

组织内部文件的格式要统一,文件的生效与执行、废止与存档要有统一的管理控制。

法律法规的应用对体系的建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宪法中的能源法针对各种能源类型定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对能源的节约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该节约能源法在节约规划、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监测、节能统计、节能鼓励政策、节能产品推广方面都做出了定义。组织必须在了解各自行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能源体系的建立方向。

与能源节约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和地方法律法规也有专门的规定,如:

*GB/T15587:1995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3234:19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3484:1993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3794:1993企业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

在体系的建立阶段,高层级的体系文件需要使用数据帮助做决定,通过识别关键内部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各自企业的业务驱动力,为企业的能源体系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5 实施与提高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对能源系统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照能源方针和目标确定能源绩效,并报告结果,从而不断改进体系提高能源绩效。

运行的关键数据需要通过检测监控和内部审计获得,过程当中发现的不合规的做法需统一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组织成员的参与可以通过员工激励计划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比如将员工的年度目标、年终奖金、年度绩效评估与体系建设挂钩。每经过一个阶段,必须进行定期的回顾和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

*计划的进展是否满足项目时间计划

*资源是否充足

*任务完成后的交付成果是否达到要求

*收集组织成员的定期报告

*通过定期开会,及时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若干问题和障碍,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力或时间不够、权利有限或不明确、经理或主管未参与执行过程、“与我无关”的想法,等等。但是这些问题可以在筹划阶段,通过制定计划在活动的一开始就解决。

6 申请认证阶段

能源体系认证的方法和原则将完全依靠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为认证依据。组织可以自行开展对标活动,根据标准对比自己组织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制定提高计划进一步完善体系。

组织也可以邀请具有相关能源体系审计资质的单位评估自己的能源管理体系,并针对专家意见制定整改完善计划。

建立并认证能源体系需要1年半至2年的时间,认证的申请一般通过具有认证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旦组织通过认证单位的审计并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就会获得认证证书。

7 认证维护阶段

通过认证的组织,需要本着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宗旨,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定期开展内部审计,不断传达能源领域的新政策和法规,从而最大程度的发现节能机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的能源绩效、节约能源支出,为国家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贡献组织的一份力量。

8 能源体系认证的推广

能源体系认证的推广关键是让用能组织看到能源建设前景,通过使用节能方法感受到节能的收益。我市的相关能源管理部门可以树立若干能源体系建设模范,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将能源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方法广泛传播。研讨会可以由有资质的体系认证单位组织,既可以让更多的用能组织学到经验,也可以与认证单位的专家见面,建立初步的沟通,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培训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培训也能够让用能组织获得更多能源合理使用及管理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能源体系的认证是一项需要不断坚持的工作,既需要相关能源管理部门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指导体系认证的推广方向,又需要每一个用能组织在自身的能源体系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学习先进的节能经验和技术,建立不断提高的管理机制。用能组织的能源体系在“能源体系认证”这个工具的帮助下,一定能够实现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给我国建立可持续性能源体系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1]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50001,2011-06-15

[2]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能源阶段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