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子庆:信息公开助推救灾中国速度

2013-01-30邓子庆

中国司法 2013年5期
关键词:灾情外界救灾

不言而喻,抗震救灾得从信息的公开透明开始。一切外界的关注、重视、援助的基本前提就是保证外界的知情权,即抗震救灾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让灾情在第一时间被外界所知晓,以使人们最快地、正确地看到灾难的严重性,这也是政府主动接受民众监督的必要之举。

进而言之,灾区灾情越公开透明,越有利于消除灾后的恐慌情绪,越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灾情的质疑,也越有利于外界与灾区顺利沟通、共度难关——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最大的救援力量。从更高层面上讲,灾情的公开透明,更是一次很好的公民教育,它以现实客观的场面给人以震撼,从而唤醒并提高公民防灾减灾的危机意识,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灾难防御水平。此次雅安地震很好地借鉴了汶川、玉树地震的经验,地震信息的公布,时间之快、信息之全、效果之好,着实令人欣慰。

应该说,几次地震以来,正是因为公开透明,用速度堵住了谣言的传播,才让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使社会避免出现大范围的人心恐慌;正是因为公开透明,及时把救援进展情况告诉外界,才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效率的提高;正是因为公开透明,用坦诚与开放扭转了西方一些人的偏见,赢得了世界的好感与尊重。

一言概之,只有灾情的公开透明,公众的关爱意识才能不断被激发,投入救灾的资源才能不断被整合,政府也才能把握住舆论主动权,中国速度才能在抗震救灾中发挥更大效能,进而营造全社会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灾情外界救灾
盐城市夯实灾害灾情管理基础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以雨为令,防汛救灾中的“橙色身影”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A dataset of Ya’an Earthquake based on social media
“灾情”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基于移动终端的12322地震灾情上报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