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色资源及其在干部教育中的作用

2013-01-30刘孚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井冈山根据地革命

□刘孚威

(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 南昌 360006)

什么是红色资源?它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红色资源在当下有什么时代意义?在干部教育中有什么作用?怎样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这些问题都是从事理论研究和干部教育工作的同志必须回答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特别是干部教育工作者。

一、红色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其科学内涵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片白色恐怖的包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在工农红军与白军的对垒中,在红色政权与白色政权的较量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时所留下的历史遗存。

红色资源有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包括革命旧址旧居、文物文献、报刊杂志、文艺作品、标语口号等,也包括以后建的博物馆、纪念馆等;精神形态,指思想、理论、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作风。

红色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时空概念来说,狭义的红色资源单指革命战争年代。广义的则延伸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从革命的意义上来说,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革命,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也包括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中央宣传部所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属于广义的红色资源这个范畴。

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同义语,角度不同,其基本内涵相近。

广义的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斗争中,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它包含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

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凝结,是中国共产党崇高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范的载体,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历史轨迹的印记。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红色资源在干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一般意义来说,让历史告诉今天,让思想启迪未来,红色资源对公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它能使今天的中国人深切地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怎样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怎样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怎样彪炳史册的伟业,从而倍加珍惜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更加奋发有为地创造新的幸福生活。

干部教育,是以各级各类干部队伍,尤其是执政骨干为对象的,是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为目标的。干部教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应以德育为先。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是依托井冈山、延安的革命历史资源而设立的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对执政骨干进行党性、党风教育和国情教育,用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资政育人,是这两所学院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创造品牌之基。

下面以井冈山为例,分析红色资源在干部教育的哪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重申了我们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他还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写好这篇大文章,首先要读懂这篇大文章,我们可以从“两条道路、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入手,来读懂这篇大文章。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走出了两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井冈山斗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发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开篇,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起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红色政权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是一篇大文章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读懂了上篇,就会写下篇,明白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更容易理解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必须弘扬井冈山精神,“敢闯新路”。可见,用井冈山精神资政育人,对教育执政骨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是不能割断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崇高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范的写照,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初定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天然的联系,是源和流的关系,井冈山精神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都有井冈山精神的“遗传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在井冈山斗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有无数为理想而献身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有人出现过理想信念动摇,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革命队伍内部也出现过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是在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下,使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燎原。所有这些,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党性党风教育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同志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称作“伟大的工程”。[2]P602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工程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奠基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支部建在连上”、“党的发展,特别注重质量”、“厉行洗党”、“洗刷不斗争的腐化分子”、“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严格执行“铁的纪律”等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重大原则都已确立并实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实施了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这些要求都是在干部教育中必须认真贯彻和遵守的。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实施伟大工程的经验和做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无疑是今天实施新的伟大工程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教育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对执政骨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党已开始局部执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对干部教育的资政是不可多得的教材。1927年11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当时不知怎样执政,仍沿袭县衙门的做法——升堂审案、派粮派款。边界县区乡政府相继建立后,也曾出现以党代政等问题,经过整顿和摸索,才逐步走出了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红色政权建设新路子。并制定了苏维埃组织法,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政权建设,对党政关系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再以土地政策的制定为例,从1928年冬颁布的《井冈山土地法》到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1930年2月颁布的《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土地法》,5月的《寻乌调查》又提出和解决土地革命中的若干重大问题,6月的南阳会议作出《富农问题决议案》,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在领导土地革命的伟大斗争中,是怎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党的土地政策日臻完善的。井冈山的斗争也曾遭受错误路线的干扰,1928年3月湘南特委代表到宁冈后,指责毛泽东“行动太右”,“烧杀太少”,强调要“烧、烧、烧,烧尽一切土豪劣绅的房屋!杀、杀、杀,杀尽一切土豪劣绅的头颅!”“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导致了“三月失败”。为了纠正这些错误,1928年11月红军第四军第六次党代会提案明确提出“禁止盲目烧杀”、“保护中小商人利益”,红四军党部发布了《告商人及知识分子》、《告绿林弟兄书》,明确宣布“普通商人及一般小资产阶级的财物,一概不没收”、“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切实保护了中小商人的利益。所有这些党在革命根据地内执政的宝贵经验教训,对今天党的执政骨干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三、加大红色资源研究、开发力度

发挥红色资源在干部教育中资政育人的功能,必须加大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开发力度。要努力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深入挖掘其中永放光芒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在这方面,党史研究和干部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有潜力可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仅以井冈山斗争时期历史资料和井冈山精神的研究为例,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对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从时空概念上的延伸和拓展。以往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五百里井冈和两年零四个月,现在应把视野拓宽一点。井冈山斗争时期,同时实行“红色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按毛泽东同志1930年1月的说法,有“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革命武装共约10万人,分布在十多个省的边界地区或远离中心城市的偏僻山区。各根据地的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在四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彼此呼应,相互鼓舞。“朱毛式”的井冈山是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一面旗帜,是革命的主阵地,影响深远,其它的十几个革命根据地也各有特色。以“李文林式”为例,与井冈山相距不远的东固山,被陈毅同志称为“东井冈”。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初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进军赣南,2月17日进入东固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对东固根据地“飘忽不定的秘密割据”大加赞扬,认为“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组织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3]P289-290。对东固根据地红军即江西红军独立二团、四团实行的党的绝对领导也称赞有加,并说“这也可以说是帮助四军党的领导加强的原因”[4]P67。“方志敏式”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则是创造了先依靠群众武装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建立正式红军,把武装斗争和白区工作结合起来,推动红色政权波浪式向前发展的革命根据地形式。毛泽东同志称赞它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是“模范工作者”,“有很好的创造”,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应该说,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凝结了所有形式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再从时间概念来说,井冈山精神的研究也应从两年多的时间前后延伸,“八一精神”、方志敏的“清贫”精神、苏区精神,还有红军长征后的三年南方游击战争,陈毅同志气壮山河的“游击词”,“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与井冈山精神不是完全契合吗?

(二)将井冈山精神置于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长河中去研究。笔者主编的《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一书在1999年出版时专门有一章论述“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从井冈山精神一直论到“98抗洪精神”,2007年再版时,加上了“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这两个版本中都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包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内的中国革命精神,在基本内涵上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革命精神由于条件不同,必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容,因而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形态。共性之中有个性,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对这个“源头”的提法,学术界曾有不同看法,近年有学者提出“红船精神”才是源头。有研究延安精神的学者提出,井冈山精神是源头,延安精神是“集大成”、是“制高点”。类似的提法是否准确,值得我们从中国革命精神历史长河的角度去探讨,同时需要加强各地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利于研讨的深入,也利于红色资源的利用,作为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的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理应为此作出贡献。

(三)在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开发,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红色资源必须解决好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既要弘扬又要培育,既要继承又要创新。红色资源毕竟是历史遗存,是过去的人和事及其承载的精神内涵。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时代不同了,条件不一样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并不是要求今天的人们再去吃红米饭、南瓜汤,而是要像先辈们当年干革命那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才能使红色资源的作用超越时空,让崇高的思想和革命精神入耳入脑入心,使受教育者受到灵魂震撼、刻骨铭心,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需要我们从事干部教育工作的同志下真功夫去做的一件事情。这件事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多年来一直努力寻求革命传统与现实工作的结合点,把井冈山时期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现场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少学员深切地感受到“一次井冈行,一世井冈情”。井冈山大学在推进井冈山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井冈山精神育人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总结,增强实效。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交锋。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整个社会生活多元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必须坚定不移地唱响主旋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有自己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所谓“精神懈怠”的危险,其重要表现就是忘记过去,远离崇高,理想信念淡漠,疏离主流价值观,提不起精气神。作为执政党举办的、以培训各级执政骨干为对象的党校、干部学院,理应在任何情况下,都高举党的旗帜,用党的思想、理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来教育干部,使他们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数典忘祖就意味着背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应该让它在我们的干部教育中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北京2013年1月5日电.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井冈山根据地革命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井冈山上唱井冈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七绝 井冈山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