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社会管理 收获长寿红利

2013-01-30孙家驹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老龄寿命人口

□孙家驹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有些人认为正在到来的中国社会老龄化将使社会和家庭都不堪重负,主张通过多生育去逆转它;有些人认为老龄化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平衡的全球性必然趋势,逆转它只会事与愿违。老龄社会究竟是祸还是福?取决于我们的适应性社会管理创新能力,适者光明,不适者暗淡。

一、寿命不断延长是人类进化的最大成就

人类文明进步究竟取得了一些什么成就?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会罗列出一大堆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但寿命的延长应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今天,人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人均物质消耗和排放增长多个变量的乘积,已超出地球可持续承载力的极限(生态足迹已超出生态容量的50%)。人类要逆转这种自我毁灭的乘数效应,就需要在这多个变量中进行选择。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趋势既是人类进化、科技进步的成果,也是人类心理倾向和文明发展的不变指向,是不可逆转的。因而,需要逆转的是人口增长、人均物质消耗和排放增长,这就使得社会老龄化成为必然趋势。

不少人对老龄化趋势忧心忡忡,认为这会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社会发展的活力下降和养老支出负担的上升,会使社会的前景变得暗淡。这种担忧有点杯弓蛇影,自我惊扰。100多年前的1900年时,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约30岁,目前已超出67岁,中国2010年为74.8岁,但没有人认为100多年前的年轻化社会比今天的老龄化社会更幸福。预测中国到205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5岁,也没有人认为这不是好事,应阻止这一进程。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使远古时代的老年人在农业文明时代看来只不过是中青年,农业文明时代的老年人在今天看来又只是中青年。我们的祖辈还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今天的百岁老人也不稀奇。以往认为的寿命上限正在为科技进步所打破。利用基因技术治愈以往的不治之症,延缓衰老过程,提高女性的生育年龄,延长人类的寿命,还将会取得现在难以想象的成就。因而,用昨天的观念来看今天和明天的“老龄化问题”,只会把事情弄得面目全非。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既是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反过来又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为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不是无效寿命的不断延长,而是基因参与身体的保养和修复,是身心健康状况在改善,是身体在进化,是人的生命力、生产力、思维力在更长时间地持续。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旧石器晚期,如果某个人机灵一动,打出一块锋利的石器,原始群体纷纷仿效,那就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几十年前,人们还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果年轻时没有取得重大成就,年纪大了就难有作为。但这只是上个世纪早期以前的情况,那时由于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年轻科学家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数增多,尔后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要取得重大科学成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相关知识,这使得自然科学家获得重大成就也呈现出“大器晚成”的趋势。以诺贝尔奖得主做出使他们获奖的成就的平均年龄来衡量,1905年前,在物理学、化学、医学三大领域,约有2/3的得奖者在40岁前取得了使他们获奖的成就,到2000年以后,40岁以前在物理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只有19%,在化学方面几乎没有[1]。

无论是人类个体、集体还是整体的认识,走的都是从表象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理性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但对自身和地球的认识长期处在表象具体及思维抽象的阶段,直到今天才认识到人类个体与整体与万物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关系,才达到了理性具体的阶段。但是,这并不等于人类个体都能理解和认同这种关系。个体认识总是走着自己的小螺旋并在整体上受人类认识阶段的制约,即使人类认识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也仍然需要个体认识完成自己的小螺旋才能进入这一阶段,而且人类认识所达到的阶段愈高,个体要达到这个阶段的时间就愈长,一个寿命较短的人或寿命虽长但在生命历程的中前期阶段都难以完成这种认识过程。因而,一个社会拥有较高比例的对生活和世界有深刻认识的长寿的睿智人口,能有力地影响和引导这个社会认识并自觉地遵循必然,走向自由,收获长寿所带来的红利。

二、推进对老龄社会的适应性改革创新

目前国内外舆论对老龄社会的描述基本上是暗淡的,这表明现行的主流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念、结构、制度、管理等均不能适应老龄社会,因而,社会必须有适应性变革和创新!

第一,思维方式必须有适应性进化。所有生物的生存和进化,都取决于它的适应性,丧失了适应性,再好的愿望,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挽救衰落的命运,人类主流的思维方式不适应性就潜藏着这种风险。我们习惯于用分类、概括、推论去认识事物,这种概化事物的方式所能达到的是简单地评价事物,而不是真正理解事物,它所形成的对事物“非此即彼”的简单、刻板映象,是造成对事物形成偏见的要素,也是使这种偏见合理化的要素,是正确认识和理解事物的障碍。我们一方面武断地认为事物就是我们所概化的那样,另一方面又反对他人对自己的概化进行革新。强调“我就是我,我与其他人不同”,这种矛盾本身就告诉我们,所有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多样性的统一,不是任何一种分类、概念、推论所能概化的。老龄社会就更不是今天一些人用昨天和今天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文化观念、有限经验、学科分类、经济概念等所能简单概化的。要认识未来的老龄社会,就必须批判、质疑对它的简单概化,把这种概化仅仅视为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绝对性。要认识和适应老龄社会,需要有整体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的视野。人类在历史上已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利己主义征服自然和相互征服的道路,这条道路走到今天,已造成了自然的衰落,也将人类自己推向了互相毁灭的悬崖,人类社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就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从利己主义的“两个征服”向整体主义的“协同共生”进化,只有有了这种进化,人类才能认识万物的价值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真理,超越各为一己私利而恶斗不休的执迷而走向包容,化对立为和谐,实现对世界的认同;社会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正在来临的老龄社会,着力发掘潜藏着的长寿红利富矿,化包袱为动力,而不是被悲观论的愁云惨雾所窒息;个人才会从专注自我的作茧自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将“小我”融入“大我”,化消极为积极,终生进取有为。

第二,社会制度必须进化出“协同共生”的实现机制。“协同共生”的思维方式进化,将推动社会制度的适应性进化,并以这种进化为保证。生物圈的万物协同共生进化性质,决定了万物的平等性,决定了人类对各类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总量必需限制在地球万物协同共生进化可持续承载的极限之内,这种总量限制是万物平等的必然要求和人类可持续生存进化的基础。要使消耗和排放总量从“超限”回到限制之中,除人口增长必须受限之外,还必须有两个方面的适应性进化,一是激励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力,使一定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效用和服务;二是推进“占有制”向“满足身心健康需求制”的进化,使一定量的效用和服务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满足人类身心健康的是效用,而不是占有,占有是排他性的。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系统中,一部分人占有的最大化,必然导致另一部分人获得效用的最小化,人类追求占有的最大化,既导致自然衰竭、社会分化,也导致人类身心分裂,使有限之肉身被无限之贪心奴役驱策,从而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在这种机制中,失落的不仅是老龄人口和大多数穷人,而是整个人类都失去可持续前途。从“占有制”向“满足身心健康需求制”的进化,是大力发展公共产品和租用制,使人类从追求占有最大化的“夸父逐日”中转向获得身心健康,享受生命、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人们会因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而享用有差别的效用和服务,但这种差别仅限于社会发展的效率激励所需,而不是占有不平等的两极分化。人类已成为全球互动的超强物种,社会制度的适应性进化不能再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协同共生”机制,这种机制只能以平等为基础,以效率为激励,以正义为保障。

第三,普及终身教育和学习。人随着年岁增长,体力会呈倒U型变化,而知识和智慧会增长,但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兴趣的人因没有这种增长,则会在老年体力衰退后面临不适应问题。因而,社会和个人都应清醒地认识到,终身教育和学习对老龄社会具有空前的重要性。自组织、自创生是生命的本质属性,自主、自信、自为应充分体现在人的生命全过程中,而不是“人到中年万事休”;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人只要通过终生学习、不断进取,而不是故步自封,就能在专业的精深、技术的更新、知识的广博、视野的开拓上与时俱进,就有可能进入孔子的自由境界和奈斯所说的高度成熟、最终成熟。在老龄人口中,这样的人越多,于个人于社会就越有利。

第四,大力开发老人优势领域。由于社会的所有领域都有老人源源不断地退出一线,他们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体验有自身的优势,并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且没有衣食之忧和急功近利的压力,他们根据各自的专长、优势进行相互补益性组合,打破在职时所受的学科和社会分工局限,就能在综合创新、深度创新方面源源不断地开拓新领域、孕育新学科、开发新产业、进入新境界,这是老龄社会的长寿红利,它能为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但目前还基本上是无人思考的盲点。

第五,大力发展老人服务产业。适应老人学习、工作、出行、运动、休闲、保健、医疗、护理等的智能化服务需求将不断增长,这方面的产业将发展迅速,其产品将广泛进入家庭、社区、医院、公共场所,特别是护理智能化服务可以大大减轻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或丧失而对人工护理的依赖。智能化服务和护理将会比人工包括子女的服务和护理更为有效,因为它不知疲劳、不会厌烦、随时在位、专业准确,亲人朋友可以远距离随时通过视屏进行探望、问候和交流,这可以使人们对生老病死的千年恐惧和少子的后顾之忧降至最低。这种需求也将有力地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的发展。

第六,实行适应性的就业、退休、养老金制度。就业、退休年龄适应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而延长是必然的,现在很多人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其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是收入和福利分配制度的严重不公,只要在横向比较和纵向可持续性的全面权衡中,坚守公平正义的尺度,这个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七,推进养老方式多样化。人终有不能工作而需要有“养老”的一天,在哪里养老?随着经济、社会、文化、观念和社会多样化的发展,养老的方式也必然会多样化。在今后的一二十年中,中国的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会使得大多数人选择在家养老,但孤寡老人基本上没有这种条件,其中:贫困阶层的孤寡老人应在政府出资和社会捐助的福利养老院中走完终生,中等收入阶层的孤寡老人可以自费进公寓式的养老院,富裕阶层的孤寡老人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他们既可以在家雇人和利用智能化服务来解决护理问题,也可以进高档养老公寓。一个新的倾向是,发达国家选择独身的人比例已经很高,2010年德国每1000个适婚人口,仅有5对结婚,美国有些城市的独身家庭比重已高达40%,中国选择独身的人也亦呈增长趋势,这些人有些育有子女,有的没有。总之,养老模式的多样化是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偏好作出相应的选择。中国虽然“未富先老”,但储蓄率高,西方人虽然收入高,但赚一块花两块,只要社会管理到位,中国养老问题没有西方那么难。中国近一二十年中养老的压力主要集中于贫困阶层的孤寡老人,对这部分人,应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最低保障线,同时,还应通过社会捐助方式对这部分人建立专门的福利基金,确保他们终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第八,解决好临终选择问题。人终有一死,当生命长时间折磨于病痛而医学无力回天时,生命状态的技术判断、丧失表达能力的人的意愿识别、伦理和法律的依据等问题都应同步跟进,以避免医疗资源大量地耗费在延长痛苦、无体面尊严且违背本人意愿的生命上。

三、收获长寿红利

认识到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是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最重要成就,在大力推进对老龄社会的适应性社会管理创新变革的同时,更应重视对老龄社会认识的观念更新,以更加阳光进步的思维充分认识和挖掘老龄社会的积极一面,我们就能更有信心和智慧来趋利避害,从而能更好地发现和收获老龄社会的长寿红利。

第一,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社会青壮人口的比重,而是取决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技生产力提高的需求。一个社会如果人口过多,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和贫困人口,就会严重制约社会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导致失业和贫困家庭的众多子女无法受到应有的教育,从而会形成劳动力替代科技生产力以增加就业的巨大压力,社会就会存在着既要不断提高生产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就业的需求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使经济发展难以从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提高型。老龄社会由于生育率低,能使年轻人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能消除这种矛盾;老龄人由于体力逐步衰退,从而对智能化服务有更多的需求,这有利于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老龄人对生活的需求重品质提高而不是重数量增长,从而有利于推动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并使发展的目的更为清晰地指向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第二,在为社会提供新的创新动力方面。人类是社会性、创造性生物,不只是有物质需求,而是还有精神需求,不只是有接受性消费需求,而是还有创造性劳动需求,人类不满足于从自然和社会中接受现成的东西,而是还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和收获新的东西,以满足和实现自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进入睿智的老龄化社会后,由于代际年龄差距拉大,老中青人口比重均衡且各自分布在一个不断延长的年龄段中,老龄人口转向了开创新的发展空间,各年龄段人口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和劳动需求,因分异明显而不再相互冲突,社会不再有增加就业的巨大压力;不仅青壮人口有充分就业的条件,老龄人口也将能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意愿来决定离开工作的时间,社会将不再存在一个庞大的失业、退休人口;就业竞争的压力将不再是失业,不再是有否自食其力的机会,而只是社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机制调节中的工作变动,是个人与社会双向选择中的合理流动。而且,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投入于满足物质需求的生产时间不断减少,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主性、创造性劳动,从而就更有可能进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不断创新的时空。中青年在术业专攻中创新力旺盛、年长者在知识综合中更显优势,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对健康、文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等多样化新需求的强劲增长,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创新和文明水准的提高。

第三,在减轻社会负担方面。老龄社会的中位数年龄虽不断上移,但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并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失业不复存在,因而社会失业保障负担即使有也将降低,社会成员因年迈而不能再工作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因而养老负担也将降至最低;个人因终生工作时间长、收入高、储蓄多,加上社会化和自动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从而又会大大减轻生老病死对家庭、后代的负担。

第四,老龄社会将是一个更和平的社会。德国学者贡纳尔·汉森对人口结构与社会冲突的研究发现,在15~29岁年轻人比例超过30%的社会中,冲突往往容易演化成暴力,在全球67个15—29岁年轻人口比例超过30%的国家中,暴力冲突不断,其中有60个国家陷于骚乱、恐怖袭击、内战之中[2]。在老龄社会中,由于老龄人口占社会人口的很大比重,社会的心态将更加平和宽容,处事更加理性睿智,更珍惜生命的宝贵,在处理国内外事务及矛盾时,更倾向于运用智慧、中庸、和平而不是暴力和战争的手段。

第五,老龄社会将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深生态学创始人、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指出,人们对他人的认同感是随着人的成熟程度提高而拓展的,小孩会拒绝与别人共享玩具,较成熟的少年会关心玩伴的痛苦而避免此类行为,更成熟的人会关心他们可能永远不会遇到的人(如难民),高度成熟的人会认同其他形态的生命(如动物),最终成熟会产生出对整个宇宙的认同,至此,人才达到了“自我实现”。人们在青少年和成年时期,难免会受到专业和分工的局限,随着年岁增长所带来的知识和阅历的积累,会逐步打破这种局限,超越偏狭、机械的思维方式,从井底走上高山,从溪流来到大海,从而有眼界和心胸的豁然开朗,从而才能走向睿智和包容。孔子说他到70岁时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老龄社会也将是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各种层次和形式的狭隘利益中心主义、征服自然论、文明冲突论以及当代社会应对严重生态危机而盛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浅生态学等等的不成熟走向整体主义的成熟的社会。

第六,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亚当·斯密曾反复说人们在年轻时总是不顾一切地追逐财富、权力和地位,以满足自己可怜的虚荣心,只是到了老年,才发现这些东西与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和牺牲的自尊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这些毫无效用的小玩意,很难带给我们身体的舒适和心灵的平静,才会看重生命的宁静和和谐[3]PP70-71。老龄人口不仅物质消耗会减少,如外出旅行、在外用餐、夜生活消费会大大减少,比富斗阔竞相攀比的虚荣性、荒唐性消费会大大减少,从而有利于社会、自然的和谐。而且,看重生命的宁静和和谐,也必然会看重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并形成实现这种和谐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科学家正趋于“大器晚成”[N].参考消息,2011-11-09.

[2]新华社.人口结构变化将改变世界格局[N].参考消息,2008-02-07.

[3]〔英〕亚当·斯密著,何丽君编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老龄寿命人口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