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新里程碑
——解读十八大精神
2013-01-30石仲泉
□石仲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 100080)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有许多里程碑。十八大是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完满地实现了新老中央领导集体的平顺交接,而且大会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对党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又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重大丰富和发展。这里就报告提出的若干重要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理论创新视角来解读它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一、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的一个伟大成就,是明确宣布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并在2007年10月十七大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但在十八大以前,它是作为“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思想的方针定位的。十八大通过的新党章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新认定,是对这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新提升,是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为什么十八大会作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呢?从根本上讲,有这样三点原因:
(一)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性决定的。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深刻总结长期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又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乃至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
——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用最简捷的语言来表示,就是“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呕心沥血,历尽艰辛,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和拓展了“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发展理念贯通起来,赋予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形态。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身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在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重申《共产党宣言》的观点,将所追求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关于人的理想和现阶段关于人的发展目标作区分,提出目前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将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这个“人”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人”既指群体,也含群体中的个体。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明确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一切人的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的关系,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
——对长期存在的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的重大发展。所谓社会发展,主要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的发展则指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发展。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人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发展状况。因而,人的发展比社会的发展更具根本性。但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看,社会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又是以牺牲人的发展来实现的。这不仅在过去的阶级社会很明显,就是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在相当长时期也很难不以社会发展为本。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为了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但是,随着世界进入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才的作用和知识力量空前提高,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由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巨大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发展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既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思考,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这是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二)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优特性决定的。从实践层面看,科学发展观至少有四大特点:
一是科学内涵更具明确性。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个内涵非常明确,一言以蔽之,就是发展的科学性。只要把握“科学”二字,就把握了它的本质和精髓。
二是理念要素更具实在性。内涵的四大要素,除以人为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经过解读,大多数人形成共识——外,其他三要素都具有质朴的实在性,可谓一目了然,不会产生歧义。
三是宣传解读更具普及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素既然比较明确和实在,不那么抽象和虚泛,因此,它提出10年来,对其有异议者不多,其认知度比较高,受众面比较广,普及层更大,可谓深入人心。这既说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也说明它的提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是贯彻执行更具操作性。10年来,一直在讲“深入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它提出的各项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上述特点,也是它的优点。10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总体上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不能不说,与对它的“深入贯彻落实”有密切关系。它的上述优特性是将其提升为新的指导思想,以便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
(三)这是由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性决定的。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又一个地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看,都经历了由酝酿提出,实践检验,再正式确认的过程。
——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开始延安整风后,全党首先是党的高级干部,经过总结历史经验,越来越认识到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因而在1945年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以它为称谓的新的道路和新的思想理论逐渐形成全党共识。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历史进入新的千年世纪之际,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出现的许多新矛盾新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日显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由治党及至治国的理论回答了历史的需要。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新任务,不仅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而且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更加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因此,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提升为新的指导思想,乃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之势所必至,是我们党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在相当长时间不十分明确。十七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概括了它的两个重要内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些什么内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在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概括了它的基本内容。十八大报告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大内涵作了新的阐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新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三大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首次提出来的,但对其内涵没有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十七大报告首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的要点有三:一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为“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三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对它讲了两段新话。一是强调道路的重要性,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这四个“关乎”——党、国家、民族、人民,将其重要性说到了近乎极致。二是对道路的内涵增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个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加了这一条,原来的四项建设扩充为五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十七大报告论述以人为本时就有的内容,加这一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目前存在的穷富差别过大问题为人们普遍关注,增加此内容,符合党心民意。加了上述三语,再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目的性就全面了——不仅是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更重要的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对道路的表述更加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一个新概括。当时的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并未将科学发展观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如上述,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指导作用作了新的提升。大会通过的修改党章的决议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开放理论体系的一个伟大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关系和作用的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2011年“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的。那次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述的一大亮点是:将党取得的历史成就归结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强调今后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第一次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并联起来,且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那次讲话还明确了制度的根本保障功能。此后,人们对习以为常的“制度”问题升华到一个新的认知境界。十八大报告继续对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关系和作用给予了新的说法。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这样,道路的功能作用、理论体系的功能作用,就与制度的功能作用相匹配,三位一体的关系就完整了。
报告还对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历史意义,从三个维度作了定位。从历史维度言,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这个比喻准确、到位。特别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异常错综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在历史紧要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指引下,“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那一次严峻考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更足了,在今后前进道路上无论碰到多么大的困难和艰险,都不会被压垮。从实践维度言,强调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三者无疑各具三个特定内涵,但它们不是彼此没有关联的孤立个体。三者不仅其源相同——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而且其流也汇为一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若讲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报告所论述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就是最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这是从实体内涵方面来界定的。若论表现形式,那就是“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四大特色,在2012年胡锦涛同志的“7·23讲话”中虽然讲过,但是没有同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这个内涵性特色联在一起说明。十八大报告从实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两个层面,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作了界定,就使“中国特色”问题,有了相对完满的答案,即三大科学内涵和四个表现形式。从理论维度言,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文献中,过去讲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这次报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后作出的新论断;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去比较多地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作为未来的愿景来讲的。报告关于三个“总”的表述是个新论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赋予的诸多新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是对建党90多年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历史深刻总结的科学论断。
也正因为报告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有上述新的定位,在我看来,这三者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擎天砥柱。
(三)“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还需要继续为肩负的历史重任而奋斗。要继续奋斗,没有别的选择,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和取得的历史成就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报告首次强调,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三个“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历史所给予的科学信念。
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报告提出了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八个“必须坚持”。这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强调这八个“必须坚持”呢?它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核心力量的根本保证作用。
三、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法宝之一。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保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最早提出的。十八大报告在建党90周年讲话基础上,对党的建设理论又有许多重要的新发展。
(一)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政党”概念是在2001年5月借鉴国外“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首次提出的。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任务。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是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和建党90周年讲话重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这次报告将一“型”扩展为三“型”,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所谓“学习型”,讲了这么多年,人们耳熟能详,一言以蔽之,就是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学无止境,永远学习。为什么要加“服务型”呢?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服务型”直接体现了这个宗旨。第二,邓小平同志讲过“领导就是服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领导党,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当然应当是服务,只有服务人民才能领导人民,讲“服务型”是对党和人民关系的正确表达。第三,这是针对我们党存在的“四大危险”特别是“脱离群众的危险”而言的。为了克服这种危险,必须强调服务人民的问题。这就是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所讲的,“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强调“服务型”,就是为了使党真正植根群众之中,重铸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创新型”,首先是因为这些年一直讲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既然如此,作为这个国家的领导力量,就应当是创新型政党。否则,创新型国家是建设不起来的。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要求和理论逻辑使然。再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就斐然。而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作为肩负历史重任的党,创新也应无止境。这既是对党的创新历史的肯定,也是党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像这样讲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将党的品质讲完全了;践行这“三型”,就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将信仰信念提到了新的高度。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这在过去的党代会报告中很少讲。对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过去比较多的是强调理论学习、理论武装,所谓“学习型”政党就是突出学习二字。但讲学习,不能只强调学习马列知识,掌握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坚定崇高理想和科学信仰。报告明确强调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讲到点子上了。因为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是对信仰信念认识的深化,是对思想理论建设根本的新感悟。
(三)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提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2011年“七一”讲话的一个亮点。还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也是在那次讲话中提出的。十八大报告,既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联在一起,并提升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又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丰富和强化了党性教育的内容,使广大党员包括领导干部接受一次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再洗礼。这次教育活动所以强调以为“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也是旨在努力解决我们党所面临的那“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这样的教育活动不能是运动式的,而应制度化、常态化。
(四)首次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问题。这次报告将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分开讲,有利于强调各自的新意。“干部”是个模糊概念,内涵不十分清楚,外延可大可小。这次明确了,党的建设讲的“干部队伍”就是“执政骨干队伍”。它不是泛指,而是特指。强调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强调这一点,有助于强化骨干队伍的执政意识,有利于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怎样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报告强调一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选拔优秀干部;二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这是提拔干部的重要导向,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一些党政机关的不少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的现象相当突出,既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也不了解工作的艰巨性,更不了解广大基本群众的真实要求。养尊处优地在机关里拍脑袋、讲空话,想当然地发指示,危害不浅。要改变这种作风,要造就有用人才,就必须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只有吃大苦、耐大劳,才有可能成大才,充任高素质执政骨干力量,担当党和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才。
(五)提出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是一个很有力度的新举措。2011年“七一”讲话对人才问题讲了一大篇话,很鼓舞人心。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就是“七一”讲话的新思想。这次报告发挥了那次讲话的思想,在过去提出的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广纳天下英才,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些新话进一步展现我们党的开阔胸怀和弘大气魄。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加剧之后,人才的国际化趋势愈益明显。各个大国都在用各种办法争抢人才。人才已淡化国籍,没有国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出国留学的相当不少,这些年回国的“海归派”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如此,其中有成才环境和用才政策问题。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面向全球,广纳天下英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只有这样,才能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使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是非常英明的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伟大硕果。
(六)提出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又是一个新思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是面双刃剑,一方面它推动经济社会很快发展,仅仅30多年,民开始富,国开始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消极腐败的危险也在增加,有的贪腐案件触目惊心。这是一个决策的两面效应,不可能只要前一种正效应,不要后一种负效应。党和政府能做的,就是使政策和制度建设紧紧跟上,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能量,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此,出现了目前国人十分关切和忧虑的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充分认识到这个形势,再次鸣起拒腐防变警钟,并总结长期以来反腐倡廉斗争经验,第一次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要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三清”,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达到一个新高度,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四、党的历史重任思想的新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还有如前面所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从现在起,已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了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还肩负着具有总任务性质的三大重任。在党代表大会报告中,像这样极其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尚属首次。这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取得的成就充满自信,但绝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要继续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奋斗下去。这三大重任,可谓新一代中央领导和以后接力传承的中央领导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这三大重任即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世界的郑重宣示。这里,就三大历史重任即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发展传脉和未来愿景谈点看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10年的历史重任,可视为新的第一步发展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提出的。1984年3月,他将小康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连在一起,指出: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P54但是,小康社会的内涵具有动态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标准在不断提高。
1.小康社会和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就提出了现代化问题。1964年底1965年初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宣布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的新发展战略就是据此提出的。他在1979年底提出小康概念时说: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到20世纪末达到某种指标,比如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金,同西方比,还是落后的。“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P161这以后,有的提法有所改变,到1987年基本定型。他说: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花20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000美元。在这个基础上花50年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那意味着到下个世纪中叶,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将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2.十五大到十六大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承继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在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报告指出: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对邓小平同志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十六大正式宣布: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报告论述了将“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小康社会思想。
3.十七大到十八大,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全面部署,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其中有两点最引人注目:一是国内生产总值由总量翻两番提高到人均翻两番,经折合计算,由人均3000美元提高为5000美元。二是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中等收入者占全社会的多数。十七大以后,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2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0.2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世界排名跃升到第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35美元增加到5432美元,增长了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0多元增加到21800多元,增长近2倍;农民收入连续8年保持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这一系列新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调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的历史重任,可视为新的第二步发展战略。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艰辛探索。就现代化的内涵和实现的目标言,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1.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愿景。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实现步骤和奋斗目标等,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
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初始的四个现代化。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于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大概15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50年就差不多了。在这一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2]P132,136这是党的领导人最初提的四个现代化。这个初始的四个现代化思想主要体现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国打下物质技术基础。
二为规范化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家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195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现在要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P268这里提出的建设现代科学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随后,他又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4]P116在1964年底1965年初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毛泽东同志的四个现代化思想有了规范表述。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也有三次调整。毛泽东同志最初设想大概要5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在1956年八大会议期间又说,需要50年至100年;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讲话中又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时间是不行的。随后,周恩来同志在三届人大会议上讲了“两步走”战略步骤,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党和政府最早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恩来同志重申发这个宏伟目标,成为在“文化大革命”艰难岁月鼓舞人民的最强音。
2.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30多年,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大致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奋斗目标的求实和深化。
一为邓小平同志对发展战略目标的两次重大调整。第一个重大调整是将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他在1979年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后说:过去“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到20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5]P194,237这个调整是既考虑到国家基础弱、底子薄的实际状况,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二个重大调整,是将到21世纪中叶由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7年,邓小平同志下调了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他说:我们“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P210,251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应当说,与当时正在准备的十三大报告有关。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对国情的重新思考,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不作调整。十三大报告不仅概括了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而且将第三步目标称为“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为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视为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时,深化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二步构想和战略部署。十四大报告,明确了到建党100周年时,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十五大报告丰富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两个思想:一是对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二是提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将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这里,不仅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而且将它作为一个发展阶段和党担负的历史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提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过程和目标的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既然如此,那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目标呢?联系到毛泽东同志讲的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有100多年时间的设想,也联系到邓小平同志最初讲的到21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构想,不难得出结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在赶上中等发达国家之后继续奋斗,努力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显然,这是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将它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世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可视为新的第三步发展战略。自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振兴中华之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始终不渝地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奋斗。21世纪以来,党实现民族复兴的追求和信念更加强烈。它集中地反映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种重要文献之中。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十八大报告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十八大闭幕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讲话道出了奋发图强的中国人的心声,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然是最伟大的梦想,那么中华民族的兴盛是什么样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是什么含义?怎样才能实现?这需要首先弄清楚。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中华民族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古代中国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已经很大。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但到了近代,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上十次侵略战争,签订一个比一个苛刻的数百个不平等条约,进行疯狂掠夺,使中国失去了300万到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掠走了十几亿两白花花的银子。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边缘。正是这种苦难中国的历史,呼唤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她接过先进中国人“击鼓传花”的接力棒,经过9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终于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灿烂前景。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含义。在笔者看来: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般地说,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历史过去几百年,疆域沿革变化很大。我国遵守通行的国际法律法规,不可能去改变现在各国的疆域。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谈到近代中国遭受十几个列强侵略奴役的情况,历数了从中国得利最大的日本和沙俄侵略中国的历史,然后说:历史帐讲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邓小平的这个胸怀是正确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份额尽量扩大。比如科技水平,当代中国的科技的总体水平肯定比古代中国要高出许多,但是当代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科技的总体水平相比却落后许多,因而对人类贡献的份额比起古代中国来小了许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象当代发达国家那样对人类的贡献占很大份额。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说:近代以来,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我们这个国家要建设起来,完全改变过去100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你赶不上,那你就不那么十分伟大。经过许多年,应该赶过人家,这是一种责任。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是像毛泽东说的,主要是指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这是它的要义。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实现民族复兴,既有着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因为到本世纪中叶,尽管赶上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据有关方面计算,目前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日本的10%。半个世纪后,我国的经济总量即使超过了发达国家,但如果用10几亿人口一除,讲人均指标,差距还很大。换言之,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仍然有限。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是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步的过程。这就是说,它是需要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不断接力奋斗的更伟大的愚公移山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应当教育好子孙后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既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在党所召开的18次代表大会中,也有坎坷曲折。党的历史,为表述方便,一般地将其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不是每次党代会都能发挥巨大的正能量,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5次党代会都发挥了巨大的正能量,具有这样那样的里程碑意义。十八大将作为一个新的里程碑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