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舞蹈——加拿大影视舞蹈艺术的回溯与启示
2013-01-30吴振
吴 振
(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北京 100081)
“影视舞蹈”是指用摄影机拍摄舞蹈,并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它兼具舞蹈和影像的专业性,如今已在全球流行并取得较大发展,这对舞蹈作品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访学期间,师从加拿大艺术家约翰·克劳福德(John Crawford)教授。他的一系列影视舞蹈作品中所体现的视觉风格以及对舞蹈本体形式的探索,使笔者对加拿大影视舞蹈产生了兴趣。笔者在为其影视舞蹈作品所表现出的丰富创造力和深刻哲学内涵所折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加拿大拥有一批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包括Edouard Lock、Jean-Pierre Perreault、Ginette Laurin、Paul-Andre Fortier、Margie Gillis和Marie Chouinard,他们在创作了一系列舞台作品后开始尝试进入影视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加拿大编导通过学习绘画、雕塑,甚至写作进入媒体领域。在这种环境下,影视导演Bernar Hebert、Francois Girard等艺术家开始创作舞蹈电影,用他们所熟悉的语汇、形式风格和技巧与舞蹈编导合作——将舞蹈搬上屏幕。
1 影视舞蹈的实验先驱——诺曼·麦克拉伦
位于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国家电影总局①成立于1939年,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管理机构,被称为加拿大面向世界的窗口,那里培养了一大批电影制作人。艺术家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出生于苏格兰,在1934年成为职业电影人,1941年应加拿大国家电影总局的奠基者、第一任官方电影委员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的邀请来到加拿大。麦克拉伦一生获奖无数。这位动画艺术领域的泰斗,同时也是影视舞蹈的实验先驱。
麦克拉伦毕生致力于在剧场表演和影像领域探索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并不断取得突破。他的舞蹈影像作品更加关注动作本体的形式表达,让舞蹈留下了时空的痕迹。正如他所言:“电影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舞蹈的形式。我想‘movies’要比‘film’更能传达电影的含义。因为‘movies’意味着事物在动,这才是最重要的本质。”②
麦克拉伦的舞蹈电影作品有《双人舞》(Pas de deux,1968,见图1),《芭蕾慢板》(Ballet Adagio,1971,见图2)和《纳喀西斯》(Narcissus,1983,见图3)。
《双人舞》(Ludmilla Chiriaeff编舞)被誉为“在屏幕上将舞蹈赋予了诗一般的形式美”的伟大作品。影像是黑白的,两位舞者(Margaret Mercier和Vincent Warren)穿着洁白的紧身衣在黑色的画面里舞蹈,他们的身体通过灯光产生对比而显示出白色发光的线条轮廓。运用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当他们在空间中移动,将在屏幕上留下图像延迟的痕迹——舞者像精灵一样,所有的动作被细致地分离出来。芭蕾的旋转像一朵盛开的夜来香,跳跃和托举运动的轨迹相互交织,呈现出生命的延续和消逝。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效果并不难实现;然而在那个年代,电脑还没有普及,因此采用一种被称为“连续动作摄影”的技术,两位舞者的运动轨迹通过光学打印而相互叠加,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
而在《芭蕾慢板》(Ballet Adagio)中,导演没有过多的炫技,而是创造性地用慢动作表现了古典芭蕾双人舞,从全新的视角展示了传统芭蕾的美。作品选取了俄罗斯芭蕾大师阿萨夫·梅塞雷尔(Asaf Messerer)编导的作品,由加拿大舞蹈演员戴维(David)和安娜·玛丽·福尔摩斯(Anna Marie Holmes)表演。音乐取自阿尔比诺尼(Albinoni)的《慢板》(Adagio)。演员身穿肉色的紧身衣,通过摄影机的高速拍摄来表现身体的慢动作,展示了日常容易忽视的细节美感,例如:肌肉的伸展、空中跳跃的停顿、落地的接触、旋转时飘逸的长发,以及舞伴之间的衔接和拥抱等。这些细节通过延时和景别的变化被放大,让观众重新审视舞蹈的魅力。
图1 《双人舞》剧照
《纳喀西斯》(Narcissus)则讲述了一个希腊悲剧:美丽的青年迷恋自己而陷入迷惑。麦克拉伦在影片中延续了《芭蕾慢板》中的慢动作表现手法,此外,还对拍摄的动作进行再创作:例如,给青年舞者加入镜像的画面,并插入黑帧,形成若隐若现的影像效果,当舞者高高跃起时,突然出现他的幻影从相反的方向穿过身体,与主题相呼应,表现青年所恋上的那个虚无的自己。
图3 《纳喀西斯》剧照
图4 《从今往后》剧照
2 继承和发展:用科技拓展舞蹈表现空间——菲利普·贝劳克
麦克拉伦所创立的舞蹈电影风格影响了一代加拿大艺术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菲利普·贝劳克(Philippe Baylaucq)。他创作的舞蹈电影《从今往后》(Lodela,1996,见图4),延续了麦克拉伦的电影风格,用35 mm黑白胶片拍摄。全片只有两个舞者。
正如贝劳克所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双人舞》时被迷住了,传奇的光影魔术师——麦克拉伦,打开了一个在屏幕上表现舞蹈动作的新世界。从此,他的视觉表现方式成为我创作的灵感来源。”③
麦克拉伦通过光学打印机实现了革命性的多重图像的重叠,用多次曝光解构舞者的运动,用电影形式表现舞蹈。他创造的新方法拓展了舞蹈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而贝劳克则进入数字媒体领域,开始探索小型摄影机可以表现什么内容,对舞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对于技术的好奇和探索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
图5 《现在》剧照
《从今往后》通过小型摄影机,向观众呈现了主观和客观两个视角。客观视角(即传统视角)表现了第三者眼中的舞蹈。而主观视角则是通过连接在舞者身体各部分的小型摄影机来表现的。科技的进步使得摄影机变得轻巧,使它可以依附于舞者的身体,随着肢体的运动进行水平、垂直、倾斜的拍摄,捕捉身体细节的空间运动。这种肢体与主观摄影机的互动,相对于传统的水平舞蹈空间而言,产生了全新的关系。
《从今往后》创作灵感来自欧美流行的《西藏度亡经》(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表现了人死后灵魂在由黑夜和白昼构成的世界里旅行。导演将一个圆环放在黑色画面中央,表现死亡和重生的地点。舞者如雕塑般地来到圆环上,随着圆环的移动在画面中舞蹈,导演将电影的帧画面像画布一样对待,精心为画面设计构图,这些移动的画面时而成斜角,时而上下分割,时而左右分割。这种具有绘画感的构图和雕塑感的人物造型,以及具有宗教感的音乐,使影片画面充满诗意,具有深刻的内涵。这个寓言似的作品是一首对人的形体美的赞美诗,一种关于生命和死亡的隐喻。
之后,菲利普·贝劳克(Philippe Baylaucq)继续尝试科技与舞蹈的结合。他与编导何塞·纳瓦斯(José Navas)合作创作了《现在》(ORA,2011,见图5)。这是第一部使用3D热成像技术拍摄的舞蹈影像,创造出人们从未见过的视觉效果: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身体皮肤明亮的变化,身体散发出斑驳的色彩,仿佛印象派画作中的人物。画面变成一个充满变换与运动的空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舞动的精灵,有着通透纯净的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颜色随着舞蹈像小溪一样流淌出来。
3 电影导演与舞蹈编导的合作——舞团“啦啦啦人类脚步”的舞蹈影像
电影导演博纳·赫伯特(Bernar Hebert)对于舞蹈和视听语言的结合非常感兴趣,他希望通过影像以传统舞台剧场里看不到的视角来表现身体的运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啦啦啦人类脚步”舞团(La La La Human Step)成立于1980年,舞团的灵魂爱德华·劳克(Edouard Lock)大学时主修电影,之后却成为一名舞蹈编导。他创作的舞蹈《人类之性》在1986年获得了纽约舞蹈表演艺术贝西大奖。由于他在舞蹈、电影、摇滚乐之间不断跨界,促成了他和赫伯特的合作。
《人类性重奏,第一号》(La La La Human Sex Due No.1,1987,见图6),是赫伯特和爱德华·劳克合作的一部先锋电影,获得了许多奖项,为他们赢得了国际声誉。影片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视觉效果,例如,演员在海底废弃的古堡舞蹈,伴随着电子乐的不断加入,动作越来越激烈,让人窒息,表现了一对恋人的情感纠葛:女孩时而托举男舞者,时而怀抱旋转,时而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抛向男子的怀抱,男子似乎成了弱者,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地。海水渐渐将古堡淹没,这段情感纠葛被永远封存海底。
之后,赫伯特希望拍摄一部既吸引专业舞蹈观众,又吸引普通电影观众的舞蹈电影。他与劳克合作,创作了50分钟的电影《委拉斯开兹的小博物馆》(Velasquez’s Little Museum,1994,见图7)。影片以17世纪西班牙著名宫廷画家委拉斯开兹的油画作品为主题,选取了劳克创作的作品《王子·毁灭》(La La La’s Infante∶ C’est Destroy)中的8个片段,用巴洛克华丽的色彩创造了超现实主义的梦境。
而爱德华·劳克则决定拍摄一部更加纯粹的舞蹈电影。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同于之前的叙事电影,我想创作一部纯粹的舞蹈电影。于是,我选择了舞台剧《阿米丽亚》(Amelia,见图8),打算用摄影机精确地表现每段舞蹈。这是我第一部在剧场外执导的电影。不同于剧场演出,我不断转换视点,使观众待在自己的座位上就能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画面,这是我想尝试做到的。”
图6 《人类性重奏,第一号》剧照
图7 《委拉斯开兹的小博物馆》剧照
图8 《阿米丽亚》剧照
2002年,爱德华·劳克身兼导演和编导,操刀电影《阿米丽亚》。他创造了一个极简、抽象的环境,将场景设计为一个木盒状,墙与地面之间成圆角,铺满了橡木地板,像是舞者四周都被橡木舞台地面包围着,又像是一个倒置的穹顶,这个虚无的空间像是个禅思的净地。电影用16 mm胶片拍摄,后期制作时转成高分辨率的影像。灯光和摄影机的角度不断变化,摄影机有时成360°运动,有时推进拉出,有大量的轨道移动摄影、摇臂的升降、移动的灯光设计,以及长镜头的镜头内部调度。慢镜头拍摄和后期速度调整相结合,静止时,静到让人窒息,女演员足尖着地,睫毛都不动一下,宛如只剩一丝温度的木偶。运动时激烈热情,演员用足尖高速旋转,男子手忙脚乱,批判了现实社会男性的追求与抛弃、偏执与暴力。
图9 《宿舍 》剧照
图10 《古尔德的32短片》剧照
4 敢于跨界的加拿大独立艺术家们
电影导演佛朗索瓦·吉拉德(Francois Girard),以他的电影《古尔德的32短片》(Thirty-Two Short Film about Glenn Gould,1993)和《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为世人所了解,他对舞蹈影像也非常痴迷,尝试将舞台作品《宿舍》(Le Dortoir,1991,见图9)搬上银幕。用旋转摄影机来拍摄,通过运动镜头来表现舞蹈运动的美感。
吉拉德将他拍摄舞蹈影像的成果应用到电影中,尝试在运动中说故事。用运动镜头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在《古尔德的32短片》(见图10)中,他的拍摄以运动镜头为主,例如,用360°的旋转推拉镜头表现主人公古尔德打着节拍陶醉在音乐中,使电影极具视觉冲击力。而随着古尔德的音乐跳舞的小球,则让人联想到麦克拉伦的作品。
舞蹈电影制作人劳拉·泰勒(Laura Taler)有着舞者、编导和戏剧演员的经历。她认为镜头里的空间对舞蹈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1995年,泰勒导演了《乡村三部曲》(The village trilogy,见图11),片长24分钟,用16 mm胶片拍摄,黑白画面,表现主义的灯光和构图,简洁明了的舞蹈动作表现了一系列寻根之旅,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怀念。泰勒说:“在电影里我可以夸张、强调姿势和面部表情的变化,而这些在舞台上是难以做到的。”④在《乡村三部曲》中,泰勒运用特写镜头来表现夸张的姿势和表情:第一段,打扮得如婴儿的舞者来到儿时玩耍居住的地方,现已荒废,破败不堪,伴随着婴儿呢喃的音乐,回忆起自己儿时片段。导演用特写镜头表现了演员此时面部表情的变化,双手、双脚的颤动,使寻根之旅颇显伤感。第二段,回乡的男子在森林里偶遇儿时的玩伴,不敢相认,在树后偷偷观察试图确认对方,忐忑不安,内心激动却故作镇静,相认时用手拍打对方的双脚,等待对方回应,这些细节动作使影片多了一份安静温馨的感觉。
图11 《乡村三部曲》剧照
图12 《黑天使》剧照
笔者的导师约翰·克劳福德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rvine)教授,他深受麦克拉伦的影响,致力于用数字技术探索创造图案化的影像,赋予舞蹈深刻的哲学内涵;通过对舞蹈影像进行编辑、再创造,用抽象的符号表达更深刻的主题。他的作品有《黑天使》(Angelitos negros,见图12)和《图贝·蒙迪》(Tubae Mundi,见图13)。
《黑天使》是克劳福德2007年的作品选自唐纳德·麦克雷(Donald McKayle)教授1972年创作的独舞。影片的色彩基调随着舞蹈情绪的变化由冷变暖,画面上舞者的影子若隐若现,舞者时而和自己跳舞,说起悄悄话;时而如旋转盛开的花朵。这种舞蹈影像的叠加以及动作的延迟效果增强了舞蹈的节奏感和美感,这是克劳福德运用数字电影后期技术对麦克拉伦的多次曝光效果的进一步发展。
克劳福德于2008年创作了《图贝·蒙迪》,他在绿色背景布上拍摄舞蹈,使用数字技术对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和再创作,受万花筒图案的启发,将影像用抽象变化的图案表现,并在音乐中加入了西藏和拜占庭祈祷声、土耳其和罗马尼亚的圣诞颂歌,使其与现场声音、电子音乐交织在一起,探索了“由多到一” 和“由一到多”的哲学概念,体现了人类对和平、和谐的渴望。
图13 《Tubae Mundi》剧照
5 启迪
回溯加拿大影视舞蹈的发展,笔者得到以下启示:
(1)影视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运行机制。加拿大的影视舞蹈除了国家电影局的支持以外,还有传媒机构和基金会的支持,如成立于1979年的多伦多“菱形传媒”(Rhombus Media)和“Bravo!FACT”基金会的支持。“菱形传媒”是世界上著名的演出机构,其作品曾获得多项艾美奖和奥斯卡提名。艺术家经过申请,可以获得可观的经费来完成影视舞蹈的创作。
(2)最新科技与舞蹈艺术的有机结合是影视舞蹈发展的最佳途径。加拿大有一些技术研发机构,为人体运动研究和舞蹈视觉化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蒙特利尔的Softimage软件公司,因开发一系列2D和3D影视动画软件而闻名。以麦克拉伦为代表的加拿大艺术家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尝试运用最新科技与舞蹈艺术相结合,极大拓展了舞蹈的表现空间。
(3)敢于跨界、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影视舞蹈发展的不竭源泉。我国的影视舞蹈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加拿大影视舞蹈发展的先进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影视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①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简称NFB)是加拿大官方组织,创建于1939年,由国家电影局长同9位信托局官员组成的委员会管理电影发展事业。NFB有一套极为完善的制作管理体系。英语系统总部设在蒙特利尔,下设动画片部、纪录片与剧情片部、女性电影部和多媒体互动节目4个部门。截止到1996年,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已经获得了3000多个国际奖项和10座奥斯卡奖。
② 见刘春著《舞蹈新视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第39页。
③ 见Judy Mitoma主编《Envisioning Dance on Film and Video》,200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第170页。
④ 同③,第169 页。
[1]刘春. 舞蹈新视觉.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
[2]Judy Mitoma. Envisioning Dance on Film and Video.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