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餐厨垃圾的回收与利用

2013-01-29钟磊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2期
关键词:餐厨资源化垃圾

钟磊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天津300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餐厨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年产约6000万t餐厨垃圾[1],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餐饮服务单位的餐厨垃圾日产量己突破千吨,其他大中型城市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日产量也在数百吨左右,餐厨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餐厨垃圾主要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2]。

餐厨垃圾具有高水分、高盐分和高有机质含量等理化特性,并且油脂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有机垃圾。呈微酸性,pH值约为6.8;主要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盐分的含量分别为73.03%,12.16%,6.23%,4.16%,1.24%;灰分为 1.75%,总碳含量 13.95%[3]。

1 餐厨垃圾的双重性

1.1 餐厨垃圾的危害性[4]

(1)因其有机物、水分含量丰富,极易发生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的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2)部分餐厨垃圾中的废弃油脂被地下“炼油厂”回收加工制成地沟油,不法销售严重危及食品安全。

(3)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直接排放导致城市下水管网堵塞,填埋处理会严重威胁地下水和造成土壤污染。

(4)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喂养家畜,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2 餐厨垃圾的资源性

餐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经过合理处置后是制作动物饲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5]。据有关专家统计,按干物质含量计算,6000万t餐厨垃圾相当于600万t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80万hm2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160万hm2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1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80万hm2耕地,同时能缓解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饲料的现状。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回收和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餐厨垃圾回收和利用的现状

2.1 餐厨垃圾产生者环保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尚不具备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单独处理的环保意识,餐厨垃圾仍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堆放或者直接排入下水道。许多餐饮单位还持有餐厨垃圾随意处置的旧观念[6],且受经济利益驱使,想尽办法减少餐厨垃圾回收处置费用,将剩余饭菜卖给养猪户及地沟油商贩获得额外收入,减少餐饮单位营业成本,这就滋生了泔水猪、地沟油的出现。

2.2 法律法规制定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餐厨垃圾的回收和处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制定当中。据了解,除了我国第一个针对餐厨垃圾的国家标准——《餐厨垃圾资源利用技术要求》之外,目前在编或者已经纳入近期标准制定计划的有:(1)产品国家标准:《餐厨垃圾利用技术要求》、《餐厨废油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标准》(我国第二个针对餐厨垃圾的国家标准)、《餐厨垃圾资源化产物安全质量标准》;(2)工程建设行业标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2010年征求意见稿)、《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行维护技术规程》(2009年报批稿);(3)产品行业标准:《餐厨垃圾脱水机》、《餐厨垃圾处理场技术规范》等[7]。但总体看来制定标准的工作进程还比较慢,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高,国家层面的《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尚未出台。

2.3 各地餐厨垃圾处理率差别较大,整体水平偏低

目前,中国城市餐厨垃圾年产量约6000万t。个别重点城市资源化处理率逐年提高。截止2011年12月统计,北京市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为1200 t,随着北京董村等一批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完成投产,处理率达到了83%,较2008年的20%,增幅将近76%。上海市现状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总量约在1600~1800 t,资源化处理量为49%,较2008年的45%提高了4个百分点。苏州市区每天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500~600 t,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0%,日处理量为280 t,处理率已超过50%。广州从2012年7月实施垃圾分类以来,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下降了3%左右,预计到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率达到90%。

其他大多数城市资源化处理率较低,采取的处理方式,一是由城市近郊农民或个体贩运者运至城郊的小型饲养场,喂养家畜;二是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处置。这两种传统落后的、有害的处置方式,既浪费资源,又没有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2.4 尚未建立完善而统一的回收与利用体系

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置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建立完善而统一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相应管理还比较薄弱。我国餐厨垃圾由于其产生源分散,宜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但多数地区采取的是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8]。餐厨垃圾过去大多采用装桶后用三轮车或卡车运输,对于餐厨垃圾运输中采用何种标准的容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传统的运输方式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各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层次不齐,处置去向多为城市郊区个体养猪场,废弃食用油脂非法收运和处置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从环境保护的要求出发,现有的一些处置设施存在环保措施不到位、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对企业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 建议

3.1 扎实做好环保教育宣传工作

环保教育宣传工作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建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环保教育宣传基地,由专人进行讲解,让他们知道垃圾从哪里来的,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被处置、利用的。重视孩子的环保素质培养,将餐厨垃圾分类知识等内容写入中小学课本[9]。重视对广大群众环保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环保教育的公益宣传,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3.2 从源头上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

大力倡导节俭的饮食习惯和绿色消费的观念,通过宣传使全民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从源头上遏制餐厨垃圾的产生量,这才是妥善处置餐厨垃圾的根本。政府必须以身作则,减少“三公支出”,积极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制定食物捐助相关办法[10],要求餐饮企业负责一定量的食物捐助,鼓励个人将可食用的多余食物捐到指定场所,供无家可归的城市流浪者及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免费索取,这样也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量。推行净菜进城,减少包装,改进食品加工工艺的措施,减少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产生,从而提高餐厨垃圾的纯度。

3.3 积极探索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的新模式

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量是前提,餐厨垃圾处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才是其未来的出路所在。(1)建立三方联动机制,确保回收渠道畅通、安全。政府出面引导,建立餐饮企业、餐厨垃圾利用企业、农民三方联动机制,确保餐厨垃圾回收渠道的畅通和安全,从而杜绝地沟油等问题的滋生。将餐馆和食堂的饭菜倒进指定的垃圾收取装置里,由指定的餐厨垃圾回收利用企业定时、定点运走处理,将处理后的肥料卖给农民,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链。政府在这个生态链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要定期检查,防止这些垃圾流入个体户或者养猪场,同时给予回收和处理企业政策和税收上支持。企业和农民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2)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自己的餐厨垃圾回收和处理模式。目前深圳盐田区对餐厨垃圾的处理[11]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对餐厨垃圾先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固体部分进行高温降解去掉水分,进一步制成有机肥,同时采取“分区处理”模式,不再将分散各地的餐厨垃圾收集运送到同一地点集中处理,而是依托现有的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环卫工具房等设施,建设可以辐射周边一定范围的小型化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站。这样做基本杜绝了转运造成的二次污染,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4 积极推动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开发

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有物理干燥技术、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厌氧消化技术(湿式厌氧消化和干式厌氧消化)[12]。应采取拿来主义的原则并结合我国餐厨垃圾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适合我国的综合利用新技术。这需要政府给予积极引导,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营造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的良好氛围。

3.5 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回收与利用体系的建设

餐厨垃圾回收和利用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相应政策的支持,加速推进餐厨垃圾回收和利用的立法进程,以推动开展餐厨垃圾统一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尽早建立完善而统一的回收与利用体系,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从而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使各级地方有法可依,参照执行。中央政府负责餐厨垃圾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政策支持,给予地方政府技术性和财政性支援。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同时,对本地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目前,上海、青岛、杭州等20多个城市已对餐厨垃圾和废动植物油的统一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进行立法,并加以实施。

4 结语

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避免环境污染,还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随着我国餐厨垃圾回收和利用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之路,其回收和利用水平将大幅提升,这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1] 新华网.餐厨垃圾:危险而宝贵的资源[EB/OL].(2009-01-07)[2011-05-14].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9-01/07/content_10615418.htm.

[2] 姚志龙,阂恩泽.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与资源化利用[J].天然气工业,2010,30(5):123-128.

[3] 潘丽爱,张贵林,石晶,等.餐厨垃圾特性的试验研究[J].粮油加工,2009(9):154-156.

[4] 熊婷,霍文冕,窦立宝,等.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必要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5(2):148-152.

[5] 袁玉玉,曹先艳,牛冬杰,等.餐厨垃圾特性及处理技术[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6):46-48.

[6] 范群杰,杨凯,张羽,等.城市餐厨垃圾处置闭路循环体系的构建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3):74-75,115.

[7] 胡新军,张敏,余俊锋,等.中国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生态学报,2012,32(14):4575-4584.

[8] 盛金良,杨志强,朱强.餐厨垃圾生态循环综合处置方案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9,28(6):242-249.

[9] 陈浩,朴光玄.韩国城市垃圾管理制度探析[J].当代世界,2010(11):59-61.

[10]中国厨具网.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引导餐饮行业业健康发展[EB/OL].[2013-01-07].http://www.cncookernet.com/detail-6937111.html.

[11] 米鹏民.盐田探索垃圾处理全新模式[N].深圳商报,2013-01-04(6).

[12] 李湘洲.发达国家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经验及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5(8):40-44.

猜你喜欢

餐厨资源化垃圾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垃圾去哪了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