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消解ICP-AES 法测定环氧树脂中微量铅、镉、汞含量

2013-01-29

中国氯碱 2013年1期
关键词:谱线环氧树脂硝酸

张 亮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225009)

1 实验部分

微波消解是近年来愈来愈流行的实验室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消解快、无损失、污染少等特点,在微量元素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4]。

1.1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1.1.1 仪器设备

采用的仪器设备为美国热电iCAP6300 型ICP仪、同轴玻璃气动雾化器、旋流雾化室MWS-3 型微波消解系统(德国Berghof 公司)、韩国human 超纯水器、石英坩埚、电热板、容量瓶(50 mL、100 mL)、移液管(1 mL、2 mL)。

1.1.2 仪器参数

仪器参数为RF 功率:1 150 W;辅助气流量:0.5 L/min;NEB GAS:0.25 MPa;泵速:50 r/m。

1.1.3 测定元素的分析谱线和积分时间的选择

在仪器工作条件下,选择没有干扰,并且信背比最大的谱线为分析谱线。 测定元素的分析谱线见表1,积分时间均为5 s。

表1 测定元素的分析谱线

1.2 标准溶液和试剂

铅、镉、汞标准溶液为1 000 mg/L(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试剂为高纯硝酸。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为(1)低标:分别移取铅、镉、汞标准溶液1 mL 于100 mL 容量瓶中, 用5%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铅、镉、汞均为10 μg/mL);高标:分别移取铅、镉、汞标准溶液2 mL 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5%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铅、镉、汞均为20 μg/mL)。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

称取约0.5 g 环氧树脂,装入消解罐中,加入高纯浓硝酸6 mL,放置30 min,加入2 mL 双氧水,装好防爆膜,盖紧盖子,先按照表2 程序预热,再按照表3 程序消解。

表2 预热程序

表3 消解程序

样品消解后,将消解液移至石英坩埚,用电热板低温加热至小体积(1 mL 左右)后,用5%硝酸溶液清洗,并将溶液全部移入50 mL 容量瓶中。 同时,做空白试验。

1.3.2 工作曲线

以1.1.2 列出的仪器参数和表1 所示的分析谱线,先以配制好的标准溶液测量铅、镉、汞的强度值,拟合工作曲线,铅、镉、汞标准浓度和强度见表4,其工作曲线见图1、图2 和图3,标准曲线法需保证标样和试样的基体一致, 本方法同采用5%硝酸溶液为基体。

由图1、图2 和图3 可见,铅、镉、汞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图R2均大于0.999 5,线性较好。

2 结果和讨论

2.1 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

2.1.1 微波消解的条件选择

对MWS-3 型微波消解系统, 当设定温度过高或者称样量过多时,容易发生爆罐现象,因此,实验前,首先要确定最佳样品称量质量和最佳的最高温度。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样品称量质量大致为0.5 g,再通过反复试验得到环氧树脂消化完全的最佳条件。由于温度过高会对微波消解罐产生损伤,尽量使最高温度降低。在环氧树脂样品处理过程中,加入高纯浓硝酸后放置30 min,能够使消解反应平和,而加入双氧水,既可以增加氧化性,又可以去除消解过程中多余的NO2。

2.1.2 仪器发射功率的选择

采用10 μg/mL 的铅、镉、汞标准溶液,在950~1 350 W 进行发射功率的选择。 测定的信号随着功率的上升而增加,但背景值也有所增加,为了保护仪器的功率管,采用1 150 W 的功率。高频功率对强度的影响见图4。

2.1.3 辅助气流量的选择

采用浓度为10 μg/mL 的铅、镉、汞标准溶液,在流量0.5~1.5 L/min 下,进行辅助气流量选择。 辅助气流量对强度的影响见图5。

由图5 可见,辅助气流量对强度影响不大,辅助气为0.5 L/min 时信号略强,因此,采用0.5 L/min 的辅助气流量。

2.1.4 雾化压力的选择

采用浓度为10 μg/mL 的铅、镉、汞标准溶液,在压力0.15~0.30 MPa 下进行雾化压力选择。 雾化压力对强度的影响见图6。

由图6 可见,增大雾化压力,信号值增大,但雾化压力大于0.25 MPa 时增幅不大。 因此,采用的雾化压力为0.25 MPa。

2.2 酸度的影响

因硫酸对测定的负影响比较显著,样品消解用到硝酸,主要讨论硝酸浓度对测定的影响。 配制不同硝酸浓度的铅、镉、汞标准溶液,其浓度均为10 μg/mL,进行测定,不同酸度对强度的影响见图7。

由图7 可见,随着硝酸浓度的升高,其强度略有下降,所以,本实验选择体积分数5%硝酸介质进行测定。

2.3 测定元素的检出限

连续测定空白11 次,计算其标准偏差,以3 倍的标准偏差作为强度值从标准曲线上计算检出限,其数据见表5。

表5 检出限数据

从表5 可见, 铅、 镉、 汞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2、5、15 μg/mL,能够满足RoHS 中铅、镉、汞的测定要求。

2.4 精密度试验

对一个试样溶液进行10 次测定,试样的测定结果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见表6。

表6 试样中铅、镉、汞的分析结果及精密度

从表6 可见,试样中铅、镉、汞的测定平均值分别为0.064、0.019、0.045 μg/mL, 其10 次测定的Rsd小于1.0%,精密度不错。

2.5 加标回收试验

分别向试样中加入0.5 μg/mL 铅、镉、汞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铅、镉、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2%、97.2%、93.4%,数据见表7。

表7 加标回收数据

从表7 可见, 铅、 镉、 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2%、97.2%、93.4%,其中,汞的加标回收率偏低,原因是汞在常温下容易挥发。

3 试样的测定结果

环氧树脂采用微波消解的测定结果见表8。

表8 环氧树脂的测定结果 μg/mL

4 结论

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环氧树脂, 采用标准曲线法快速测定RoHS 指令中铅、镉、汞元素的含量,较好地解决了在样品湿法前处理过程中,Hg 有部分挥发损失以及样品处理完全,没有不溶物,无需过滤并用适当的仪器确定残渣中是否含有待测元素的问题。 本方法优化条件为RF 功率1 150 W、辅助气流量0.5 L/min、雾化气压力0.25 MPa、泵速50 r/m,铅、镉、汞元素的标准曲线R2均大于0.999 5,其检出限分别为12、5、15 ng/mL, 样品10 次测定的Rsd均小于1.0%,标准回收率分别为103.2%、97.2%、93.4%。

猜你喜欢

谱线环氧树脂硝酸
“羲和号”首次获得三种太阳谱线轮廓
依据不同波段光谱诊断闪电回击通道温度*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吸湿行为研究
纳米B4C(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彩色CCD的棱镜摄谱实验数据处理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碳纳米管阵列/环氧树脂的导热导电性能
高导热填充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