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2013-08-15张国强

中国氯碱 2013年1期
关键词:质量文化企业

张国强

(天津市恒大实业公司,天津 300192)

质量管理是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最终上升到文化管理的过程。

近几年,大多数企业在人员结构、队伍规模、资源配备等方面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技术实力也在稳步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使企业的质量管理逐步迈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保持企业持续增量发展,产品质量应得到不断的提升,质量管理必须上升到文化管理。 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使企业获得高效率的一种明显带有管理者烙印的管理手段, 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 领导与全体员工所共同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质量意识、精神、战略、方针、规范、形象、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工作习惯,质量文化建设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日益明显,既体现了企业领导者崇高的质量追求, 更涵盖了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的质量价值理念。

质量文化主要由3 方面构成: 一是企业员工正确的质量价值观; 二是以职业道德为中心的企业员工行为规范; 三是以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为标志的高质量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质量文化建设应该围绕这3 方面开展。

1 培育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

质量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开展较晚, 员工对质量的认识散而杂,缺乏共同的质量意识培养与质量目标凝聚。随着质量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 员工所受到管理越来越严格,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员工思想上肯定会有变动,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完善质量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引导。

(1)发挥领导者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者既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质量管理的第一推动者,又是质量文化建设的第一倡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质量观念将对企业的质量文化的定位和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起重要的作用。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先生,在企业发展中就坚定了海尔“名牌战略” 的发展道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质量都将是海尔生存之本,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则是海尔产品质量不倒的基石。经过多年的卓绝努力和苦心经营,海尔的产品质量在全国首屈一指, 质量文化也已成为海尔珍贵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尔国际化的成功,这一卓越的质量文化正在向世界各个角落不断渗透, 这一切都与领导者的先进质量理念息息相关。

(2)大力宣传正确的质量价值观。任何先进的管理办法要发挥效用, 都需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质量文化和组织文化做支撑,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质量的改进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员工思想的转变,认识到每个工作过程的结果就是质量,质量体现个人能力,也体现企业能力, 从而充分认识到本岗位工作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必然影响, 使员工更加具有责任心和荣誉感, 形成以预防为主而非事后把关的质量文化,把质量管理层的“强制性”要求变成员工的“自主性”行为,最终能够使质量成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企业内部的诚信准则,使做质量就是做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消除不合格,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2 规范员工行为

多数企业的规章制度比较完善, 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进行了要求,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不到位,甚至日常工作中不按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执行是个比较大的问题。 建立质量长效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表现水平并持续保持,进而提高公司信誉和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企业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1)企业应建立“约束机制”,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及各种监察结果, 对各个层次的人员做出适时的处罚。 建立处罚制度,对质量事故、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对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等环节的管理程序进行规范;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对企业内各级领导干部在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和履行领导职责中, 因工作过失或不作为,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等造成质量事故的,追究相关的管理责任,进行相应惩罚。

(2)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将目标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 一定的激励机制会“自动”地导致企业员工的一定行为,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发挥个人才能为目的, 焕发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广大员工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只有形成机制,才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例如,近几年大港油田公司先后出台的个人质量业绩档案建立管理办法,质量信得过小队、优秀小队长、优秀操作工程师、优秀解释员、优秀检验员和小队信得过仪修工程师考评及奖励办法,对作业队队长、操作工程师和仪器维修人员、资料解释员、检验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建立了个人质量业绩档案, 对其工作量、 优质品率、基础工作、顾客表扬及投诉、因资料质量而受到的奖励或处罚、 在质量攻关及QC 活动中受到的奖励等方面进行客观记录, 并定期发布个人质量业绩公告,并根据个人业绩档案,每半年进行1 次考核奖励,考核结果提交人事部门,作为其技术职称评聘的依据之一。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责任感,也为量化考核员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实施名牌战略

名牌促进发展。 品牌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形象的集中表现形式。品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品牌体现质量,决定效益,代表着企业生命力。

(1)要想实施名牌战略,企业职工必须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要有“争创第一”的精神。创名牌工作主要是靠人来完成, 企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兴亡发达的基石。如,注重工程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和技术更新,采取选聘技术专家和技能专家,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水平,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与文化素质,并树立名牌战略意识,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创名牌对拓展市场、 提高效益、 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意义。 使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2)名牌产品要靠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在广大用户中建立起“信誉”和“信任”。 因此,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过程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要注重产品开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做到“研制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 要积极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制造,不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用户需求。

(3)先进的装备和高水平的技术队伍,是高水平施工作业的基础保障。及时对设备和装备更新,保证创建星级队伍的设备精良,同时,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提高技术能力,积累高水平的施工业绩,为创名牌创造条件。如把观念更新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不懈地抓解放思想和转换观念, 牢固地树立创新、发展品牌意识,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和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势。培育新型服务理念,一是经营原则,起点是甲方的需要,终点是甲方的满意,共同发展,互惠双赢;二是经营思想,干好一个项目,增添一份信誉,树立一座丰碑,巩固一方市场;三是服务准则,不让甲方留下遗憾,不给自己带来缺憾。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企业多年来形成的比较优势,打造名牌队伍、技术服务品牌和名优产品,形成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打造技术品牌、实现科技领先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以勘探开发和多元经济领域中的技术难题为攻关对象,以地质理论、技术、装备、产品创新为目标,推进技术创新, 重点解决了影响企业生产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关键难题, 实现了先进配套的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储备, 掌握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品的质量就必须得到不断的提升。 相同企业之间产品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质量落后就必将被淘汰,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所有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质量这个主题,如何建设企业的质量文化,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是值得每个企业深思并为之而努力的最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质量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