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2013-01-28曾庆均
陈 姗,王 勇,曾庆均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一、文献回顾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于商贸流通业地区差异的研究都是在对商贸流通业多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不同的是研究的切入点各有侧重,主要是从流通力、流通竞争力以及流通综合指数等角度对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研究。孙薇(2005)从规模力、商流力、物流力、信息力、资金流力、贡献力和发展力这七个方面对31个省区的流通力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份较好,总体上东部要优于中西部。刘根荣和付煜(2011)从流通产业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区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总体上,中国流通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趋势,富有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而缺乏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任保平和王辛欣(2011)从地区发展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流通业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流通业发展状况三个层面构建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距进行比较分析,并从地区分工、地理区位、市场环境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四个层面对地区差距进行理论上的解释。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商贸流通业地区差异的分析集中于省内差异和省际差异的分析,而对某一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问题缺乏具体的深入的研究。二是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截面数据的横向比较,无法全面地反映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
表1 商贸流通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① 市场化指数来源于樊纲、王小鲁所著《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其中2010年各省数据是以2007、2008和2009年数据的平均值替代。
② 从业人员数为各地区商贸流通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与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之和。
二、商贸流通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其构成复杂,众多要素在不同的维度和层面上共同影响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本文中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两个层面的考察,即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力,这两个层面分别包含的是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这样选择的目的在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但要反映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而且要从动态的视角反映商贸流通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和变化趋势。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思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四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第一,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指标,包括人均GDP、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发育指数、交通密度和城市化水平等五项二级指标;第二,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地区发展的贡献指标,包括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经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以及税收贡献率;第三,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主要从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效益等方面进行衡量,主要包括: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就业人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利润率等;第四,商贸流通业成长能力,主要从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就业人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率来衡量。
三、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部差异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分析
(一)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通常采取线性加权法,所不同的是权重的确定方法。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于权重的确定一般采取层次分析法(李飞,2005)、主成分分析法(岳中刚,2006;宗颖,2008)、因子分析法(孙薇,2005;刘根荣,等,2011)等。层次分析法对于权重的赋值主观性较强,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析虽然较为科学,但是其仅适合做关于截面数据的分析,不便于做出动态的比较。本文采取的是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它是时序分析法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结合,在经典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一个综合变量来取代原有的全局变量,再以此为基础描绘出系统的总体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轨迹。全局主成分分析基本步骤如下:
(1)假设有n个样本,p个指标,时间的跨度为t,建立时序立体数据表K:
(2)将全局数据表K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3)求相关系数矩阵R:
(4)求得R=(γjk)p×p的特征值λ1,λ2,…,λp,假设λ1≥λ2≥…≥λp≥0和对应的特征向量u1,u2,…,up;同时得出方差贡献率αi以及F1,...,Fm的得分
由于原始指标数据存在着量纲上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之前,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913.401,相应的显著性水平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KMO值为0.579,大于0.5,这表明各指标之间有较多的共同因素。因此,可以对原有变量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如表2所示。根据特征值均大于1的原则提取6个全局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993%、14.490%、11.189%、9.280%、7.425%和6.660%,这6个全局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0.038%,具有较强的解释性。
通过正交旋转使得因子载荷矩阵出现两极分化,以方便提取公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
表2 因子解释原始指标总方差的情况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由表3可知,全局主成分F1对商贸流通业就业、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这3个指标有较强的解释力,这3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商贸流通业的投入和产出规模因此将其命名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主成分;全局主成分F2对对外开放度、市场发育指数、交通密度和就业贡献拥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这些指标主要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因此,将其概括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主成分;全局主成分F3对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拥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两个指标主要表现的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所以将其命名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主成分;全局主成分F4主要包括税收贡献、GDP贡献和流通利润率,因此命名为商贸流通业发展贡献主成分;全局主成分F5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增长主成分;全局主成分F6包括就业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因此将其命名为商贸流通业成长力主成分。
以正交旋转后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出各省的综合得分公式:
综合得分F值越高,说明该省(市、自治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高,趋势越好,反之越低,趋势越差。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关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评价方法,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尽管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得分值存在波动,但其发展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得分值由2005年的65.613提高到了2010年的69.139。得分序位的变化上,从2005年到2010年,除少数省区,如贵州、甘肃、青海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降之外,大多数省区的排名变化都不大,都为1~2名。位序上升的省区有贵州、四川、陕西和甘肃,位序下降的省区有内蒙古、云南、青海、宁夏和新疆,其他省份的序位保持稳定。总的来说,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格局变化较小,西南地区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西北地区。
表4 2005—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得分
从得分值来看,2005年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均低于70,可见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比较低。到2010年有六省份综合得分在70之上,由此可见,2005—2010年我国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但是与此同时,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省际差异则呈现扩大之势,得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由2005年的7.309扩大到了2010年的10.921,根据得分值计算的省际差异变异系数从2005年的0.28上升到了2010年的0.47,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省际差异明显扩大。
四、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区域差异测度与分解
(一)区域划分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问题,以2005—2010年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得分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将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分为三大类别,并通过泰尔指数对这三类区域之间的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以研究其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按照朱建平和陈民恳(2007)关于面板数据聚类的研究方法,以欧式距离作为面板数据的相似指标,选用离差平方和法将西部地区划分为三类区域,结果如表5。
表5 聚类分析结果
(二)区域差异的测度与分解
本文采用Theil指数的计算方法,设Ui为第i个省区的商贸流通发展的综合得分值,n为参加讨论的省区数,yi=Ui/ΣUi为第i省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得分所占的份额,ya、yb、yc分别表示前文聚类分析中的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省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得分值在西部地区中所占的份额,na、nb,、nc分别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的省区数,pi为第i个省区人口所占的份额,设Ta、Tb和Tc分别表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地区的Theil指数,Tr和Tj为组内和组间差异,有: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各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Theil指数值,得出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区域差异分解的结果,如表6。
表6 2005—2010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地带差异的泰尔指数
由表6可见,2005—2010年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泰尔指数由2005年的0.120 1降低到2010年的0.106 7。在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构成中,地带间的差异平均占总体差异的55.56%,其中2005年最高为57.62%,且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呈递减之势。此外,第一、三类区域的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也较大,平均分别为21.86%和21.23%,第二类区域的地带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则不太显著平均只有1.35%。因此,对于西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来说,重要的是缓和地带间差异和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带间差异依然是今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第一、三类区域地带内差异的变化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自2005年以来,西部各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水平都得到不断的提升,但从整体上来看,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且区域总体格局变化不大,总体上来说,西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实力相对高于西北地区和西藏地区。
第二,通过泰尔指数对于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分解,可以发现西部地区总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所划分的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而三大区域中,第一、三类区域对总体差异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通过上述对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省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由于西部地域广阔与省份众多,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因此在西部各省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中要注意取长补短,政策的实施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按照区域的发展特点实施差别性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策略。
第一类地区(内蒙古、陕西、四川、重庆),这些省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大,而且市场环境相对较好,表明这些地区是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好的区域,但是这些地区在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商贸流通业的成长力两项上的表现并不突出,这就说明这些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产业。这就要求这些地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要注意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这些地区是西部地区工业化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应进一步促进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第二类地区(云南、贵州、广西),从评价结果来看,这三个省区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主成分上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低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由此可见,这些地区首要的就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以此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繁荣。
第三类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这几个省区除西藏之外均处于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市场环境相对较好,商贸流通业成长力强,发展的潜力较大,趋势较好。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较小,导致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较低。因此,该地区应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
[1]孙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流通力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5(4):36-40.
[2]刘根荣,付煜.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1-16.
[3]任保平,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11(2):45-50.
[4]李飞.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16.
[5]岳中刚.中国区域零售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1):23-26.
[6]宗颖.江苏省流通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13个地级市层面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7-11.
[7]朱建平,陈民恳.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与应用[J].统计研究,2007(4):11-14.
[8]K Campo,EGijsbrechts,TGoossens,A Verhetsel.The Impact of Location Factors on the Attractiveness and Optimal Spaces Shares of Product Catego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00.
[9]Andrew J Newman,Daniel K C Yu,David P Oulton.New Insight into Retail Space and Format Planning from Customer-tracking Data[J].Journal of Retailing,2002.
[10]Kentaro Minagawa,Kazushi Sumiyoshi.Studies on the Optimal Location of Commerce Basic laws Conside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