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之“痛”
2013-01-28文/王冰
文 / 王 冰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呼吸”成了中国人关心的“头等大事”。
9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目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计划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其中,首要内容就是控制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氧化铝等“两高一资”产品,即针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10月14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近日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蒙晋鲁六个省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
10月16日,在饱受“雾霾”侵扰的首都,北京市委讨论并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明确提出停课、停产等控制空气污染应急措施。
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一连串政策的出台与消息的发布使人们呼吸的节奏骤然加快。曾几何时,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的呼声不绝于耳,但那时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等似乎都离生活在高楼林立里的城市人很遥远。一直到近两年,人们生存的必需品——空气质量都无法保证时,紧迫感才突然袭来。如今在北京,“雾霾天”和“雾霾围城”已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走在大街上,带着口罩的外国人随处可见。无独有偶,10月21日,“史上最严重雾霾”的袭击让哈尔滨市猝不及防,继文学作品“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人熟知后,“‘霾’幕下的哈尔滨”再次成为连日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所有的污染治理都不可能立竿见影。追本溯源,中国工业化发展至今,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两根“软肋”。深度治理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现如今,即使是有着明显节能减排功效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也受到大环境的制约。这弄得大家十分尴尬:明明是用废钢炼钢可以明显减少大气的污染,但是由于增值税政策的原因,许多钢厂宁愿用铁矿石而不愿用废钢。君不见,首都周边诸多的钢铁企业几乎要包围这个生态环境脆弱的首善之区;君不见,我国这样一个铅生产大国,但大量的铅精矿进来,炼成了铅锭又漂洋过海,换回一点点加工费,却把二氧化硫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不仅说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而且说明产业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如果不能及时伸出来,会使我们的呼吸之痛以及附加的心灵之痛稍加缓解,而怎样把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好,把静脉产业真正扶持好,这值得决策者和每一个社会成员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