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河南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3-01-28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艺术系河南郑州450002
吴 波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艺术系 河南郑州 450002)
新兴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理论经验,在实践探索中前进。同时,在实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着力于产业自身完善与提升,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助力中原经济繁荣。
一、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河南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
历史悠久的钧瓷艺术是河南省禹州市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今天的禹州也是河南省最大钧陶瓷产业基地。在产业格局上,钧陶瓷产业主要在神垕镇、鸿畅镇、梁北镇、苌庄乡及禹州市城区等地。其中,神垕镇是钧瓷、炻瓷和日用高白瓷产区,鸿畅镇是园林古建筑瓷产区,梁北镇是卫生陶瓷产区,禹州市城区是建筑瓷产区。从其发展现状看,已经初步形成以钧瓷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以炻瓷为龙头,多瓷并举的陶瓷产业集群及相关、外层产业同步发展局面。作为当地陶瓷产业的最亮名片,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政府更多政策的惠顾。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提出,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必须首先突出河南的文化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
作为新兴产业,钧瓷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能源消耗型产业不同,从根本上讲,其核心是人力资本、科技资本投入所带来的“头脑产业”。它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文化创造力带动新的经济生产力——如何把优质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累转变成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要的产业元素,实现其产业价值。具体讲,它具有高知识密集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成本、污染小、可供多重开发的特点,在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费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独具优势。
在当今经济转型背景下,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及原则,以指导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探讨河南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无论对促进产业自身发展,还是实现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助力经济转型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产业发展迅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2006年以来,钧瓷文化创意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市钧瓷企业由2009年年底的109家增加至173家,年产值达11.5亿元,较2010年的7亿元增加164%,钧瓷年产总量达260多万件(套)。产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注入,仅2010年,新增大小钧瓷企业近百家。其中,有投资额度达1000万元的万迪钧瓷有限公司、5000万元华神钧瓷有限公司等较大规模企业。在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神垕镇政府按照“旅游立镇,文化强镇,工业兴镇”的策略,以钧瓷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为核心产业,积极推动其相关、外围产业发展,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该镇规划设计了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对古镇资源进行了旅游开发。又尝试通过举办钧瓷文化艺术节扩大钧瓷艺术影响力,提升当地钧陶瓷产业知名度。但就目前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其资源开发绩效主要集中在钧陶瓷产业上。
从理论的角度看,广义的钧瓷文化资源泛指与钧瓷艺术相关的一切文化要素。具体主要包括钧瓷艺人、钧瓷艺术及工艺流程、钧瓷文物、珍品、钧瓷的历史、产地、文献典故、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相对于目前,主要集中在钧瓷艺术及工艺流程,文物珍品等方面有限度的开发,传承千年,享有“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美名的神垕镇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待更为合理的统一规划、开发。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未完全实现由“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尚有大量空间可作为。
2.产业人才结构不很合理,业务素养有待提高
人才因素对任何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无疑都是第一要素。维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无疑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正如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星航所言,要让钧瓷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真正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还需要更多钧瓷艺术的传承人。尽管目前,神垕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省级8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又有禹州市钧瓷研究所、陶瓷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禹州市陶瓷行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许昌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及许昌学院的钧瓷文化研究所等钧瓷产业人才培养机构。但这些主要集中在钧瓷生产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于构建一个完整完善的产业而言,其人才结构并不完善。
从另一角度讲,现有从业人员知识能力也有待更新和提高。传承与创新,既是钧瓷文化发展的核心,也是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多年来,一些钧瓷大师一直在探索钧瓷艺术的创新,无论釉色还是器型相对传统都有突破。但真正与是时代发展并进,能体现当今时代特色的真正精品并不多。钧瓷艺人们在继承传统钧瓷生产技艺,理念的同时,更应展示出当下生活的时代特征。
3.以产业园区为契机,培育“名牌”,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新成立的钧瓷厂家数量迅速增长。但钧瓷企业的整体现状,大企业少,中小型企业多,大企业带动作用弱这一局面并无太大改观。就钧瓷产品而言,除去少数企业出产的优良精品,各窑口所产钧瓷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杂陈市场。在市场监管方面,次充好、假乱真,无序竞争的情况依然存在。此外,钧瓷行业的品牌效应还不明显,名牌企业的影响范围有限。目前,除中陶集团是“国家免检产品”,孔家钧窑、荣昌钧窑、金堂钧窑是省名牌产品,大部分企业在品牌上并无优势。就全市800多家钧陶瓷企业而言,能担当标范作用的龙头企业更是寥寥。因此,培育知名品牌,树立产业规范,提升钧瓷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符合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符合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2009年,禹州市神垕钧瓷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方案评议通过。该园区位于神垕镇开发区西部,占地约2000亩。以钧瓷文化为依托,分为创艺园和产业园两部分:位于园区西部的创艺园,总占地600亩左右;位于园区东部的产业园,占1500亩左右。产业园规划在3-5年时间入驻企业达到100家,年产钧瓷300万件,现已入驻企业40家,大师创艺作坊70余家。此外,还将兴建钧瓷文化博物馆、钧瓷文化村、大师作坊村等,建成后的园区将打造成集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钧瓷文化聚集区。这是推进河南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重大举措。产业集中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生产、服务、土地、劳动力人才等优势聚集在一起,易于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辐射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尽管与景德镇、德化等陶瓷产业集群相比,河南省的钧瓷文化产业无论层次还是规模都有大的差距。但对产业发展而言,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成,有助于产业资源优化、重组,使河南省钧瓷产业实现集聚发展的重要跨进。
结语
概括讲,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策略,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健康发展,既需要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优势文化资源,也需要在产业发展中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期最终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完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1《钧瓷文化资源市场转换的问题及对策》师连枝《许昌学院学报》2012 年第 4 期;
2《禹州市钧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郑永彪 肖荣阁《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