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宫娥》——中学美术鉴赏教学
2013-01-28柳晓燕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上海200241
柳晓燕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 上海 200241)
迭戈·委拉斯开兹是享誉盛名的艺术大师,他对欧洲绘画史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把绘画中的真实仅仅当做我们凭借眼睛而看到的光与色的效果,而且能够区分最为微妙的光的层次与色的变化;他完善了“大气透视法”;他还发现,我们的视觉在某一瞬间只能聚焦于一个事物并保留一个模糊的背景,并根据这一规律组织画面空间。
一、作品简介
《宫娥》是西班牙艺术家迭戈·委拉斯凯兹于1656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尺寸大小为318㎝×276㎝,目前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迭戈·委拉斯开兹,1599年6月6日生于塞维利亚,1660年8月6日卒于马德里。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的巴洛克式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威严的绘画巨匠。代表作品有《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宫娥》等。
二、费罗门鉴赏过程
费罗门的鉴赏方法主要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部分,其中分析包括构图、空间、造型和光影,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一)描述
《宫娥》中心人物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小女儿玛格利特公主,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左边的一个宫女跪下来,向她奉上一些茶点,但小公主全然不理会;右边的一个宫女正鞠躬行礼;画面的右下角,是两个供宫廷取乐的侏儒和一条打瞌睡的狗;公主后面站着两个年长的仆人,好像正在议论着什么又被突然打断。大厅的出口站着守卫的士兵,他并没有挺直自己的身躯,他的一只脚站在了更低的一层台阶上。最为有趣的是委拉斯贵支将自己安排在了画面之中,他手持调色板站在巨大的画板后,刻意突出了自己胸前佩戴的爵士勋章。整个画面中的人物都看向前方。
透过画面墙壁上的镜子显现出来的人物,是国王菲利普四世和王后玛丽安娜,他们吸引了现场所有的眼神。玛格利特小公主旁的每个人物都流露出慌张的神情,只有画家镇定自若。从侧窗打入室内的光完全把画面定格在了这一瞬间,犹如照相机迅速按下的快门!
(二)分析
1. 构图:人物处于画面的下半部分。
2. 空间:整个画面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3. 造型。画面效果:细腻精巧,画家将人物的服饰描绘的质感分明、均匀和谐、层次感强;表现手法:写实、隐喻;画面色彩:粉红、银灰、柠檬黄、如宝石般剔透的翠绿。
4. 光影。整幅画面的光影,像充满节奏的波浪,通过艺术家本人的画框边缘,映出国王王影像的镜子、小公主的脸、背景中开着的门、仆人的脸、墙上的嵌板;画面空间:门外的空间、画面主要人物所在的室内空间、国王王后所处的空间。
5. 画面中的镜子。在《宫娥》中,镜子通过展现本应成为主要题材的国王和王后这个任务而把我们引出了这幅画,我们直接看到人物,小公主及其随从仅仅是在他们摆姿势之际闯入画室的。
(三)解释
1.为什么小公主处于画面的主要位置?国王和王后为什么出现在画面中?镜子有什么作用?
画家打破了宫廷绘画固有的格局。小公主玛格丽特成为了整幅画面的主角,国王和王后则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但国王和王后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画家以一面镜子巧妙的投射出国王和王后的影像,也隐有小公主保护伞的意境,即国王仍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和威严(隐喻的表现手法)。
2.画家为什么把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作者将自己放在画面中,手持调色盘,站在巨大的画板后面,凸显出胸前的爵士勋章,表现出他在宫廷中的重要地位,是画家宫廷生活的自我写照。
3.宫娥并非主角,为什么作品的名称为《宫娥》?委拉斯凯兹作为一名宫廷画家,是为国王、王室服务的,与宫娥们比起来,他的地位高贵一些,所受的待遇也更好。但是与宫娥的性质却是一样的,都是宫廷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为宫廷服务的。本幅作品取名为《宫娥》代表了画家本人对底层工作人员的尊重。
(四)评价
通过《宫娥》,委拉斯开兹创造了一幅“群像画”。为作家精湛的绘画技艺赞叹的同时,更为他对画面的构图处理所折服,将自己置身画面之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又极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意图,它不像一般的宫廷绘画作品那般呆板,而是表现的生动自然,极其有趣。
三、《宫娥》之美术鉴赏教学
《宫娥》高度达3米,画面中的每个物体与实物同等大小,这正显示出了委拉斯贵支高超的技法。他将每件物体都刻画得相当到位,毫不敷衍。形体、质感、明暗、空间的处理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画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时间片段的塑像。
其实,迭戈·委拉斯开兹从来都未曾掩饰他洞察到的事物的本质,在其许多创作中都毫无保留地表露出来,当《教皇英诺森十世像》送至教皇时,教皇惊讶而又不安地说了一句:“他过分像了。”因此,委拉斯贵支有“真理画家”的赞誉。虽然他身为宫廷画家,却永远执着于追求艺术中的自由的内心。也正因如此,迭戈·委拉斯开兹受到了后世众多艺术家的追捧,让委拉斯贵支当之无愧地同里韦拉、苏巴兰一起成为了西班牙美术“黄金时期”的三大代表人物。
[1]钱初熹.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108~111
[2](美)伦纳德·史莱因.暴永宁等译. 2001. 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3]韩丽.对《<睡莲>作品的叙述、分析、解释与评价》.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