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传统与革新——陈士争版《牡丹亭》引发的思考
2013-01-28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李 静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
中国戏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却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以昆曲为例,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晚明戏曲家汤显祖(1 550—1616)的四大剧作之一,于1598年完成,至今已四百多年,是其中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戏剧作品,也是昆曲中最精典的古典巨作之一。陈版《牡丹亭》,是由制作人约翰·洛克威尔与美籍华裔陈士争联合上海昆剧团,打造的一部完整版本的《牡丹亭》,1997年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上演。对比新世纪初叶的国内盛行的各种版本的《牡丹亭》演出,陈版《牡丹亭》的改革力度可谓最大,争议也最多,但其改革和体现艺术特点,仍然是可被当代中国戏曲的革新提供一种思路的。
一、陈士争版《牡丹亭》的艺术特点
《牡丹亭》自诞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甚少全本演出,现代演出的都是二三十分钟的折子戏,其中演得最多的主要有《惊梦》《寻梦》等。陈士争导演的《牡丹亭》,则是四百年来国内外首次演出的足本,分成六本,连演三日三夜,共55场,时长20小时,保持了原剧本的内容,改动删节很少,以此展现出汤显祖在原著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和经营的各色人物风貌。在基本无先例可依的情况下,复排全本《牡丹亭》无疑也是对当代艺术家的一次挑战。陈士争充分强调中国戏曲的灵活性和假定性,展现一幅400年前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同时在表演手法上,把戏曲的说唱、歌舞等表演手段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中国戏曲的魅力。在《牡丹亭》诞生400年后,首次把中国传统戏剧全本放到西方世界的主要艺术活动中上演,同时也是在世界舞台首次纪念汤显祖这个“东方莎士比亚”的巨作的周年活动。
陈版《牡丹亭》可谓容纳百川,花样繁多,编导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一一罗列在西方的舞台之上。在舞美设计上,为在演出中展现剧作家时代的社会风貌,陈版《牡丹亭》在西方现代剧场中搭建了一个中国传统戏台。陈士争说:“我的《牡丹亭》作了一个中国剧场的环境,像在苏州园林里面演戏一样,用最传统的舞台,有鱼池、金鱼、鸳鸯、鸟语花香,把中国明代看戏的那种文人的欣赏习惯,都转换到这个环境里……1”使观众能从视觉上直接感受中国园林的美,昆曲的美,亲身感受到“中国明代看戏的那种文人的欣赏习惯”。陈士争聘请了12位顶尖木匠打造中国古代雕栏水榭,在古玩市场上淘买仿古桌椅和包括仿宋明时期酒具在内的道具,以营造出中国剧场环境。戏台的正面与侧面三方置一月牙形的池水,以此将舞台与观众席隔开,池中水草若干枚,鲤鱼几尾,另游弋鸭子(鸳鸯替代物)一对,营造出中国园林意象。主舞台上方吊有楼阁造型,下面环绕长木雕美人椅。左右两侧置有耳台,右恻耳台为乐池,左侧耳台供某些情境表演使用。主舞台与后台之间垂吊着一幅守旧绸布幔,布幔两侧置有“出将”、“入相”,布幔上是苏绣的山石和牡丹等景物。若将布幔收起,则主舞台与后舞台合成一个纵深更深的大舞台,该扩大的舞台以后方的天幕为背景,从而将整个观剧视野延展。这种舞台设计,使剧情中细腻的画面和浩大的场景都能得以表现。一些反映农耕生产生活的道具,如背篓、风谷机等真实的民间元素的加入用以表现古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就服装来说陈版《牡丹亭》也是国内大多演出中不能得见的。戏服是专门定做的,由“来自以苏绣而驰名于世的苏州附近的农村”的“四百多名有经验的妇女”“手工赶制出来的2。”陈版《牡丹亭》并不注重人物的身份而大胆采用现代元素和展示中国服装传统的工艺:服装开领露颈,迥异传统昆曲;不同人物有不同色系的服饰,主角杜丽娘主要穿着暖色系如粉(红)色、黄色、蓝色的服装,尽可能展现中国服饰之美。如在《惊梦》一出,杜丽娘竟身着黄底绣龙锦裙,《寻梦》中身披为蓝底绣龙斗篷。陈版在这里就没有走旧路比如穿满身繁花的戏服,而是大胆的用了金黄色的缎面和飞龙出海的图案,而且还在同一戏里的别的场次也不同的用到龙这一图案。而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有着特定符号意义的神兽,是历代为皇室贵族的象征,在一个封建地主阶级出生的大家闺秀的衣服上绣有如此图案,我想并非是导演不理解龙在中国的图像符号意义,而仅仅是为了展现最具有中国元素的刺绣艺术。
一流的影音质量和舞台灯光效果也是传统戏曲演出甚少能够达到的。陈版《牡丹亭》要求音响绝对无静电和杂声,使用十四声道三十一段均衡器,麦克风只能用顶级的Sennheiser 或Neumann,音响相当清晰,以至女主角钱熠的气口都能听到。同时,运用了西方舞台灯光技术,重点突出,明暗层次丰富。相比于国内普遍是整个舞台白刺刺一大片散光和能出声就行的音响效果,陈士争的《牡丹亭》无疑高出一大截。舞台记录片拍摄使用了12台摄影机,11个摄影师。摄影导演是英国吉它演奏家兼音乐导演Derek Bailey。有这样的人力和技术,所以最后剪接出来的纪录片,画面唯美,音响效果好。
陈版《牡丹亭》以昆曲为主要框架,整场戏出了突出昆曲的主要元素外,也增加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地方戏曲、民间小调、杂耍以及各地方言等。陈士争说“在我寻找最合适的表演方式讲述这个浪漫的故事时,我采取一些生动地、长时间不被利用的早期的中国元素。3”如全剧的第二折《劝农》,杜宝下乡察看农民的春耕情况,加入了赣南采茶戏《斑鸠调》、高跷等。在舞台表演方面“结合了多种表演形式:如运用面具,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的互换,并且加入了木偶戏和源于苏州地区的讲述故事的评弹 。”如柳梦梅《言怀》一出,将原剧柳梦梅与园工郭驼的一段对话念白删掉改为由非剧中人物,类于剧情解说这样的角色以苏州评弹的形式述说柳梦梅求学的打算,在剧中不单独作为一折上演;第五折《诀谒》加入京剧成分,体现在唱腔、服装和脸谱等各方面,大金皇帝完颜亮一出场,改之以京剧花脸的唱腔代替,服装上更是加上武者的衣着,脸谱不再是昆腔中脂粉遮面,而是画上了京剧脸谱中花样,完颜亮此折戏中宾白时用的是京腔不是昆腔。
陈版《牡丹亭》是中西合作的成果,因此在戏剧方面显然加入了西方人的审美观念,以及西方歌剧的元素等。陈版对人物的刻画,吸取了西方戏剧注重对戏剧情节的写实的元素。如在《诊崇》一出,杜丽娘尚未离世,舞台侧面就出现了一群吊唁的人,气氛怪异;在《诘病》一出,“腐儒”陈最良出言不逊,石道姑形象设计歪曲,并拿道铃在杜丽娘头上哇哇乱叫;……都反映了导演深受西方戏剧审美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审美口味,将昆曲“西化”。
二、由陈《牡丹亭》的引发的思考
陈氏在谈到创作时说:“约翰的想法和我的愿望,是要把正统、完整的西方思想和真正的舞台演出实践带进最初口头流传下来的具有东方风格的中国戏曲里。”“可以重新发掘艺术形式的精髓,”目的在于“下一个千年为中国戏曲走上世界舞台提供新的可借鉴的经验”4。正是由于导演有超出该戏本身的意图,赋予了该戏过多的重任,结果在一些地方不得不采取偏离昆曲表演手段本身的一些做法,对此普通观众能接受,但一些追求纯昆曲的观众并不赞同,认为该版牡丹亭带有迷信、愚昧和色情,故意讨好外国人,有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昆曲的高雅。
艺术评价,当然可能见仁见智,对错难以分清。但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陈版《牡丹亭》实际进行的是对于传统昆曲的实验性改革,为新时代昆曲,或者戏曲的发展模式探索新路,而这条道路是以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进行的。
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陈腐的内容、僵化的程式是造成当今戏曲衰落的主要原因。例如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闲适的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今全国只剩下约6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全国6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除昆曲之外,中国许多其它传统戏曲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
面对传统戏曲衰落的现实,即使因其特性不可能恢复往日的辉煌,但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遗产,我们仍然有责任让它保存和传承下去。我们应该结合戏曲发展的规律以及现代文化环境来探索戏曲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要原封不动地保留戏曲的精粹,让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世代相传;另一方面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新的戏曲样式,这才是中国戏曲未来发展的出路。
注释:
1.[美]陈士争《导演陈士争谈〈牡丹亭〉》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DVD关于作品说明)12页.
2.[美]陈士争 原版DVD记载.普罗艺术.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品.
3.同1,14页.
4.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