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中的“反常态”美

2013-01-28刘玉亭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河南平顶山467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著名画家罗丹巴尔扎克

刘玉亭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一、绘画中的“丑陋美”和“残缺美”,构图中的留白,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意境美

面对法国艺术家罗丹的雕塑《欧米埃尔》所展示出来的形象:一位风烛残年,命将不久的模特儿,她的皮肤松弛,背已弯曲,乳房干瘪,浑身充满皱纹的老人形象,我们会感到很奇怪,她美在何处?面对罗丹断然砍去他在雕塑《巴尔扎克》中描绘得十分完美的双手时,面对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时,有人心存疑问,这些残缺的美美在何方?面对诸如中国画中的大面积留白,有人疑问画家为什么不去画完?

正是以上这些疑问,这些看上去“反常态”的现象构成了绘画中的艺术美。《欧米埃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青春易逝,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所要表现的巴尔扎克不是一个一般人所想象的手持文明棍、身穿燕尾服的谦谦君子,而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身穿睡袍的狂傲之士。罗丹的雕塑所要表现的是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这个人为了写作而孜孜不倦的精神,手的刻画再怎么逼真也不能占据主体的位置,所以他断然拿起铲刀把手铲掉了;失去双臂的爱神维纳斯,通过她那智慧的双眼,内外兼具的美,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绘画构图中的留白,给人一种说不完、道不尽、欲说还休的意境美。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中,那墨色的浓淡变化,山与山之间的留白,既像山中飞流直下的瀑布,又像山中的虚无缥缈的层层雾霭,让人仿佛身至其中,心旷神怡。

二、线条的“知错不改”所创造出的绘画语言的原生态美

我们常常写错字了,做错事了要知错就改,这样才能进步,可在绘画起形阶段却可以“知错不改”。绘画中提倡用素描语言来塑造物体的形体结构,线条要有浓淡、轻重、虚实、疾缓的对比变化,这样的作品画面才更加生动丰富。而有的学生在起形阶段过于拘谨,过分依赖橡皮,每画一根不确定的线条就去擦掉,结果物体的结构形体就像是铁丝条弯成的一样,画面效果僵硬。纵观大师作品,我们在其描绘生动的对象旁边不难发现还有一根很虚的结构线,就是这样的错线才构成了画面的原生态美。起形阶段要下笔肯定,用很浅的颜色来勾勒物体的形体,即使这根线不准确,也不要急于擦掉。借助这根错线,反而更能在它旁边找到准确的结构线。有了这种“知错不改”的线条,物体结构才更加准确,画面效果才显得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

三、“左顾右盼”与“张冠李戴”在绘画中所创造出的整体美

“左顾右盼”与“张冠李戴”在文学方面皆有贬义之嫌,“左顾右盼”原意是指东瞅瞅西看看,多形容那些不被提倡的行为和方式:“张冠李戴”则常常表示弄错了对象或事实。而在绘画的领域内,两者却皆有妙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泮峒曾在素描白韵歌中这样写到“画上要看下,画左顾右边”,这正是“左顾右盼”的真实写照。“左顾右盼”常常用在作画的步骤上,尤其在作画形式五个阶段来完成,而每个阶段都体现着“左顾右盼”的绘画方法:(一)在观察阶段中,我们力求“遍而赏之”,通过左右对比,找出第一印象最深刻的,动手绘画前,做到心中有数。(二)在构图阶段中,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我们通过反复比较,画左边的同时,要考虑右边的落脚点在哪里,画上边时,要考虑下边的最外缘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构图的基本形式,才能把握透视关系,才能把握前后空间、疏密布局的变化。(三)在画大色调阶段中,通过上下左右的对比,按黑、白、灰的关系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四)在深入刻画阶段中,我们要“左顾右盼”使局部服从整体,把握好黑、白、灰的大关系。(五)在调整阶段中,我们要“左顾右盼”,在色调上、明度上反复比较,通过比较,使画面做到整体统一。

“张冠李戴”一词,也常常被艺术家们所采用,他们往往为了理想中的美,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客观上毫无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使其成为最佳的组合方式。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春城山中》这幅画中,就大胆采用“迁移”的手法进行构图,突破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局限,将处于不同的空间的景物统一于画面,加强了“春成天下幽”的意境表现。著名画家魏诗国,在他的《素描》一书中,对“张冠李戴”的应用叙述得更加具体。他说“自然景物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为了取得完美的构图,要善于通过取舍、添加进行调整,因繁杂而影响构图的景物部分要大胆舍弃。对于易导致画面单调呆板的长直线、平行线要适当调整,以求得疏密、起伏的变化;为了烘托环境气氛,增强构思立意的表现,还可以根据构思的需要,合理地添加点缀性的人物、动物等,甚至还可以突破空间局限,将某些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迁移”,最大限度地突出画面的主体与意境”。“张冠李戴”最常见的是用在景物激发我们的情感,在我们感受美之余,常因为客观事物的自身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一些整体形象。这时,就需要“张冠李戴”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著名画家潘天寿说过,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不能也不必要完全一样。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知错不改”“左顾右盼”与“张冠李戴”等反常态现象,在绘画领域中却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著名画家罗丹巴尔扎克
《四居室平面图》
罗丹手稿
不听话
聪慧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
巴尔扎克的爱好
巴尔扎克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