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在当代建筑语境下的话语权初探
2013-01-28张赛勇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天津300384
张赛勇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天津 300384)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古代遗留建筑,包括宫殿、寺院以及民居,作为烘托建筑风格的砖雕是遗留建筑中珍贵的艺术品,数量众多,他们承载着历史,更承载着手工艺人心血和精湛的技艺,尽管年代久远,依然栩栩如生。
然而,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这些遗留建筑虽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到底只是被人观赏,没有其他作用,唇亡则齿寒,传统砖雕充其量也只是在修复古建的时候有些许用处,终究难逃消亡的厄运,这难道就是砖雕最终的归宿吗?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今天能不能为其谋一条新的出路,让它为当代建筑或现代设计再出一份力呢?它们能否转型到现代重现昔日辉煌呢?文章将针对这些疑问展开讨论。
一、传统砖雕简介
砖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与石雕和木雕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三雕”。以泥土为基本材料先刻再烧,或先烧再刻,在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烘托主体建筑风格,自身亦充满灵性。砖雕语言形态有浅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圆雕,有阴刻、阳刻,有线、面、体等语汇体系,与民间绘画的形式与内涵相融合,或联系在砖雕花卉中,或组构于建筑结构中,曲线团块之美成为其重要造型特征,而与建筑环境形成自然呼应乃是首要因素。同时,材料品类的选用及与自然气候、日照等因素的关系等均促成了数千年以来的固定模式,就地取材成为必然。这也导致建筑装饰自觉地融入到了“天人和一”“农耕经济”这样的中式文化哲学语境中。砖雕的介入,还与建筑周围环境中的木、水、石等生态系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壮丽灵秀的景象。
二、当代建筑的语言特征
建筑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更随着艺术审美的变化而变化,从史前的实用到早期的实用与美观结合,再到后期重视装饰,如巴洛克时期,接着又回归到实用为主,包豪斯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建筑的功能性所导致的建筑形态的差异,就像教堂或者庙宇在实用为先的前提下也总是显得很另类。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一切都有着同化的趋势,建筑形态更是首当其冲,大大小小,高低不同的水泥盒子充斥在全国各地,在发达的城市中,这些建筑所形成的形态俨然就是一座茂密的水泥森林,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金属框架是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而最大的区别则是体量的不同,功能的差异。白天充斥着喧嚣,夜晚闪烁着霓虹,曾经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如今却截然不同,硬邦邦冷冰冰的建筑给本来就被紧张工作压得够呛的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疏离感,纵向发展的建筑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邻居,却没有给这些人带来更温暖的邻里情感。整天面对高楼大厦的城里人渐渐地发现传统的民居其实更接地气,更宜居,传统回归便自然地产生了,这也为传统砖雕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三、砖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时代的进步带来的远不止目所能及的环境变化,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追逐利益的心态也很难使当今的工匠沉下来创作,更何况老百姓也并不像过去的地主老财富商巨贾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建筑的体量也远远大于以前的建筑,并且城市化进程中整体的建筑从平铺式发展转向了立体空间发展,此外建筑装饰材料的丰富也逐渐使砖以及砖雕边缘化了,但是砖雕还是留给我们非常丰富的财产,包括图形、工艺以及这些背后所蕴含着的思维方式、精神指向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因此,如何将传统砖雕与现代建筑的再次结合,就成为了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在山西太原有一座让人耳目一新的建筑——全晋会馆,它在弘扬传统晋菜的基础上更注重晋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整个建筑的装饰上,选择了山西民居作为其参照,青砖、斗拱、窗棂、影壁、三雕屡屡出现,砖雕的应用更是它的特色。建筑主体的外立面及内部皆用到了大量的砖雕,类型丰富,既有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功能性装饰,又有独立充当艺术品装饰空间的,更有以砖雕作为小型壁画镶于柱身之上彰显晋商文化的;题材亦很广泛,植物花卉、诗文警句、祥禽瑞兽、人物故事、几何纹样皆有;同时与现代装饰材料的结合上也颇具特色。作为砖雕在当代建筑语境中寻求自己的话语权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1.砖雕装饰在现代建筑形制中使用
现代新型结构的建筑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体量的增加,形制的改变是本质性的改变,这为砖雕的运用设置的障碍,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会。
全晋会馆的砖雕运用有五种情况,一,体积的增加,小的体量难以在庞大的建筑身上发挥明显的装饰作用;二,数量的重复,大小形态类似的砖雕以重叠吸引观者的目光;三,外形的变化,民居中类似于墀头方形之类的砖雕,在现代建筑形态各异的形制中很难满足其造型的要求,于是改变外形在所难免;四,移花接木,原本存在于传统民居中的砖雕形象,例如屋顶上的鸱吻、走兽等,如今屋顶不复存在,它们却可以当作独立的艺术品进行展示,起到装饰作用;五,内容的变化,原先砖雕中蕴含的吉祥寓意在今天可能已然没有意义了,例如雕刻葡萄的砖雕寓意多子多福,当今却提倡计划生育,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
2.砖雕与现代装饰材料的关系
装饰材料的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视觉美感,使装饰的环境更富于艺术性。但并不是使用了装饰材料环境就必然会美观,构成美的形式需要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形式美的规律,也就是关于美的形状、构图、色彩、质感、组合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和法则。譬如色彩的搭配,质感的处理和配合。
砖、石、木是传统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以它们为载体的三雕更是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如今的建材市场上可不是这老三样的天下了,品类极其丰富,金属、复合板材、人造石材、化学漆等等,它们最终将以各种姿态呈现在建筑上,这似乎没有了传统材料的空间,但是,如今的建筑也拥有更多的空间,人们也拥有更加包容的心态,传统材料不但没有失去自己的位置,反而增添了更多的变化,只要设计师把握住了风格,协调好了它们的色彩、质感、造型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会有让人匪夷所思的视觉效果。
在与设计师苏丹老师交谈的过程中,更是进一步了解到,其实在砖雕应用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大型的砖雕其实已经“偷梁换柱”了,使用了玻璃钢来代替,因为当今的建筑体量较大,传统的砖雕难以满足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烧造技术。
四、结语
砖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的一种,它的命运也代表着很多其他手工艺的命运,它们是经历了传统文化积淀的呈现,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人们希望它重回视野,是情感回归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文化背景下,原有的传统形态发生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将会获得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样式,定会重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1]蓝先琳.民间砖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高山徐百佳.论徽州建筑雕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点[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