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妇人启门”图

2013-01-28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墓室妇人死者

谢 琪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在辽宋金墓室壁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形象,两扇假门,一扇微微开启,一妇女身体半掩于假门门扇背后。自从汉代以来,这种形象就常常在墓室、墓祠、石阙画像中出现,直到辽宋金时期才再度兴盛起来。后来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的母题称为“妇人启门”“妇人掩门”“启门图”等。

一、“妇人启门”在空间上的诸多讨论

早在王世襄先生发表的《四川南溪李庄宋墓》一文中曾经提出:“门蔽半身之妇人,为全墓最引人注意之点……其形制与宜宾旧州坝宋墓所见者,颇多相似,可见为当时极普遍之装饰。”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这一装饰题材引起了更多学者们的关注,迄今为止,这一题材仍有许多不解之谜,学者们也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考古材料是研究的基础,自1957年宿白先生出版《白沙宋墓发掘报告》以来,开始了解到河南禹县白沙的三座北宋墓的相关资料,就其出现的妇女掩门的形象做了汇集,宿白先生把墓中此类图像称作“妇人启门”,并围绕其在墓葬空间的功能上做了审慎的讨论。宿白先生的态度非常严谨,只在他发表的《白沙宋墓》正文的注释中作出了推测性的解释:“按此种装饰就其所处位置观察,疑其取意在于表示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亦即表示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之意 。”这是从墓室空间上进行的分析。

最为典型的“妇人启门”图通常以绘画或彩绘浮雕的形式出现于墓室的后壁,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图像总是与墓室入口相对,处于让人一目了然的视觉中心。而且许多墓葬中都绘有朱红色的鲜艳大门,有的假门还刻意做成砖雕门楼的形式。如宣化10号辽墓,河南登封庄宋代壁画墓中墓门就与假门相对,用砖石构建了一座仿木结构,柱上作阑额,中间为补间铺作,两端则是柱头铺作,橘红色的左右门扇上还有对称的黑色门钉。几乎所有这样的假门都微微开启,这些迹象似乎在传达着同一种讯息,即:墓室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它的背后,应该还存在着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可能这个空间并不一定真实地存在。这也就是宿白先生所说的“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之意”。

巫鸿先生在《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中论及启门图像时,曾说这类图像仿佛是象征着另外一个时空,是死者进入另一世界的入口 。墓门与假门相对也寓意着死者灵魂从墓门进入,再从假门到达另一世界。不难发现,大多数这种墓室壁画中所绘制的图像都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起居,包括有对饮图、起居图等,从视觉表现上看,整个墓室仿佛就是还原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态,类似于人们给死者灵魂供奉的一座“灵堂”,而墓室后壁的假门就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许暗示那里才是死者灵魂的安寝之所。刘耀辉先生在近年指出,妇人启门题材,“门”是问题的关键。

二、“妇人启门”在题材内容上的诸多讨论

上述都是对于妇人启门图在空间及画面形式的分析,而不是对其意义的阐释。自宿白先生之后三十多年,梁白泉先生重新审视母题发表了短文《墓饰“妇人启门”含义揣测》,又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题材的持续讨论。他从题材内容上分析,并打算从文献资料入手寻找线索。最后他认为可以从文学角度考虑其与“莺莺传”的关系。这一些猜想中,不免包含了对“妇人启门”图中启门的那个人的猜想,她是谁?

有学者把题材内容与墓主人在世时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认为“启门的青年女子是代表了墓主生前的侍女姬妾之属 ”,还结合了古代民间迷信的灵魂观念做出解释,提出“‘妇人启门’”而入也正是反映了别葬妾希望灵魂无所不之,来到丈夫的归宿地”。因为一般侍女姬妾不会与男主人并葬在一个墓室内,而且从“她”的装束上看来,地位等级也不是很高,这样的猜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中国民间就有对神仙道术的追求和向往,也曾有外国学者从中国传统信仰的角度对“她”进行了猜想。日本学者土居淑子在她的《古代中国的半开之门》一文中提出:“妇人启门”表现了神话人物开启冥府大门,引导死者进入仙界的主题 。她在这里联系到了汉代“天门”的概念,认为图像中的妇人是引领灵魂升仙的神话人物。汉代的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死后升入仙境,获得永恒的追求。

整幅“妇人启门”图深入观察可以得到两个基本元素:门和人物。许多学者也对这两个元素做出了诸多猜想。英国著名美术史家巴克桑德尔(Michael Baxandall)曾说:“历史的事物,或许可以通过将它们当作其当时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通过在问题术语、文化与描述之间重构一种理性的关联,从而得到阐释。”那么“妇人启门”图到底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这种题材样式与人们的生活应是息息相关的。在国内现阶段诸多讨论中,众多学者所认为的墓葬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观点里,“妇人开启升仙之门”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但人们的生死观更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人们相信死后会到达另一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能得到什么呢?半掩的门扇给人无限的遐想,也许门扇后面就是另一个世界,妇人探出身来,也许是引领死者,也许是将死者生前的生活带到冥府。不管是哪一种解释,其中都蕴含着生者希望死者在冥府能过上好日子,生者无法到达冥府,所以只有通过在墓室中绘制这样的图像来以表慰藉。

猜你喜欢

墓室妇人死者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ORGANIZED GIVING
墓室探秘
犬人
走近“死者之脸”
犬 人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高僧与妇人
爱杀
自杀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