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与其自然观

2013-01-28成刚刚甘肃省秦安县文化馆甘肃秦安741600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升华山水画山水

成刚刚 (甘肃省秦安县文化馆 甘肃秦安 741600)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文化一样,是在探究自然中发掘艺术规律,在自然中发掘人与自然的关系,体验自然探索与这一主观愿望相契合的自然美而以意象描绘创造,借助自然意象之美,抒写心灵感受,借物写心,从而达到心物契合,浑然默契,融情与象,浑厚华滋“天人何一”的艺术境界。

自然界真山真水的物理效应是山水画元素的来源和对精神和情感发现的来源。老子云:人法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古代画家明志修道往往借助山川大地或长期生活或游与山水之间,启发他们的思想认识陶冶心胸,滋养性情。获取对自然精神的体验和情感的发现并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功效,顾恺之游会嵇山得其“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千古佳句脍炙人口。他们对自然山水的感悟,成为我国早期山水画理论的观点。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在所著的《画山水序》中云,“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他指出自然山水对于领悟山水画认识和感情升华的重要作用。自然界的大山大河是山水画的母体和土壤,民族的灵魂就蕴藏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之中。自然的山川是山水画艺术的血脉,我们要扣住艺术本体,向自然求画,对景摹写在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灵感,寻找最佳契合物,当画家的魂魄与大自然沟通,其创造力和艺术灵感就被激发产生强烈的艺术欲望。

自然山水使创作主体超越自然本能得以实现的源泉,画家从山静水动的自然特性中悟出了智仁之乐的道德修养,寄乐山水怡养性情的“行旅陶冶”中领略了自然山水的美感,这种满怀山情水色的体验,使画家灵感得到升华。画家自然心灵之旅的“卧游”是通过山水画的笔墨表达和认识的,也是获得自我精神的升华,使世间的造物有了灵性,从面由“景”入“境”表达出作者的精神家园,不论是桃花园式的道家思想还是自身静心清修的禅宇思想,都是“度物象取其真”,从自然事物中超拔出来,从表象感悟联想到本质哲理,超越自然,超越知性怕现象认识,成就出感性的本体精神,因此,自然山水获得人格意识象征。成为了精气神质的再现,是越超物外的精神家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受自然启发性灵,内得之于心灵感受,心意相通,胸中意象已不于自然形态之象,上对外部对象了然于胸,把握对象本质,然后心灵物化。郭熙云“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佳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这种山水格物,意象创作,当然不能仅靠自然的感应,内心的感应,有赖于心源,发挥心的能动作用,通过情景交融,使之升华为一种更高精神层面的内美。这种内美的萌发,正是画家创作的源泉,这时的山水意象,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象,而是经过作者过滤、思考后用心灵进行再创作的艺术形象,是心性之象,品格之象。

中国山水画的自然观要求画家要深入到大自然去,观察体悟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自然面貌,用充满情感的内心体验大自然的蕴藏的人文精神,使画家的内心世界得到超越和丰富,以山水的本来形象用作画面上的山水图象,最终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与意境,这时的自然美是被包含了理想情怀和人文追求的自然美。

中国山水画的自然观是客体自然和自然规律既“道“与人精神理念的统合。“艺与道合”的主要意思为艺术家要在作品里反映人与自然宇宙的认识,画家通过创作在艺术活动实现自身审美即内心将自然之美与人精神世界的回归。自然山水即为道的客体,而画家笔下的山水恰恰是 含蓄着对宇宙本体之道的观照与热爱。造乎自然是美的追求,王微的《叙画》中也提到“望秋水,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主张画家热爱自然通过再现客观自然表现画家感情意识并用绘画的方式得以表现。“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南朝画家宗炳的观点是说,画家不但要以主观的内心来观照自然,通过山水画来实现审美标准,审美理想,而且还要用纯净的心灵去体会自然物象及内部深层次的意蕴,以次而达到精神畅悦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画家以自然为对象,天人合一地把自己融入自然并达到物与神游,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自然观中处理主观情感与客观自然美的思想原则。

古人认为山水本身是有精神的“质有而趣灵”,自然山水由自身的物象特征体观“道”之存在。因此“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这里是把道家思想贯注在绘画艺术中,对山水画的观察表现同“悟道“相结合;赋予客观自然以情感,把自然与主观情感相结合;由此可知山水的美是由自然美本身和画家对它的感受、理解相融合而成。自然山水美的景致通过人的眼睛观察,领会于心直到心有所悟,才能达到高的境界。在这里画家的感情内心起着主导作用,并始终左右画家对客观自然的态度。这就要求画家要主动涵养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有助扩充山水画家的审美感受。由此可知中国山水画家眼中的山水已不是纯粹的客观自然,而是具有思想品格感情的统一体,成为了画家体玄悟道的一个重要载体。

中国山水画的自然观即把自然山川看作是表现的对象并尊重他,又强调画家的内心体验,既注重自然美又强调借物写心,移情入画的悟道过程。历代优秀的中国山水画家正是在正确把握了客观自然与主观,心与物,关系之后,在客观自然中发现山川之美,才丛自然美中创造出艺术美来。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宗炳:《画山水序》

[3]谷方:《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4]王宏剑:《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5]尧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猜你喜欢

升华山水画山水
贪吃蛇升华记
《山水间》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计数问题”中的思维方法提炼与升华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