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曲演唱的“第二次”创作
2013-01-28杨素霞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0
杨素霞 (邢台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0)
歌曲演唱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组合来表达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反映人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唱歌者,必须具备分析和理解作品内容,体验和感受作品意境的能力,善于通过唱歌来表达作品的内涵、思想和感情,这是演唱者最应该具有的能力。演唱者对歌曲的表现力体现于多种智慧和能力的结合,它必须把歌曲演唱作为一个中间环节,才可以将艺术作品传达给观众。
由于乐谱与语言文字有比较大的差别,仅仅是一种特别的声音符号,因此听众看到这些乐谱并不代表他们能真正获得听觉感受,甚至是作曲家本人也不能单纯依靠看乐谱来欣赏乐曲。因为实际演奏和演唱出来的歌曲与仅靠乐谱进行想象的歌曲会很不一样。因此,歌曲演唱是一门需要创造力的艺术,它需要歌唱者有比较好的艺术素养,能对歌词进行深刻理解并且充分的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同时,还要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歌曲演唱是对歌曲词曲作者的作品的表达演绎,声乐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第二次创造的过程,是在歌曲词曲作者的第一次创作的前提下进行的,需要把歌曲词曲作者的第一次创作作为自己第二次创作的起点和终点。其中的起点主要是指进行歌曲演唱时需要对歌曲词曲作者第一次创造的成果——以乐谱形式存在的歌曲作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精准的理解,而且把这些准备工作作为进行歌曲第二次创造的基础。而所谓的终点主要是指歌曲演唱的最终成果,主要应该体现在对歌曲作品的恰当表达和演绎。
有些歌曲演唱者过于重视自己的感受,过于相信自己的决定和理解,从而把歌曲词作者的愿意扭曲了。比如演唱巴赫的作品,演唱者需要首先了解巴赫的人生经历,巴赫的艺术风格、时代背景,巴赫写这首歌的时候的环境,才有可能把巴赫的作品演绎好。如果演唱者只是顾忌自己的感情,演唱出来的效果难免会存在缺陷。再如有些表演者很欣赏威尔第的作品,因此在演唱其他歌曲作品时会有意无意的渗透出威尔第的味道,这样也会打乱整首歌曲的原有风格。
演唱者应该非常尊重作曲家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尊重每个作曲家的创作的风格特色,不能把这个人的特色唱成那个人的。这就要求演唱者经常阅读相关书籍,知晓每个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和历史背景。歌唱者可以在演唱歌曲作品之前,对每部歌曲作品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包括作曲家的风格、国籍,生活在什么时代,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创作的这件作品,歌词的含义等等。
歌曲演唱的第二次创造主要是对音乐的动态结构进行新的创造,在很多情况下这个过程都融入了歌曲演唱者的创造能力,赋予了歌曲作品新的诠释。歌曲表演者的经验水平,个性特征,声音条件,表达方式,都将导致第二次创作的发生,呈现出不同的创造结果。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他们具有各自的特色、他们的声音条件、演唱技术、个性特征以及歌曲表达处理方式都有很大差别,他们谁也替代不了谁。帕瓦罗蒂具有着无以伦比的独特的高音,被誉为“king of hi小c”!他的表演激情、流畅、自然,用声和力度都不强。多明戈有一张英俊的面庞,他有着灵活的音乐感觉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他能在歌剧中演绎各种不同的形象和个性,由他扮演主角的歌剧在很多著名歌剧院上演,他被人们称为“歌剧王子”。他较多运用胸部的声音,声音明亮、圆润、有金属色彩和整体共鸣。比起帕瓦罗蒂和多明戈,卡雷拉斯的声音似乎暗淡一些,但是他的声音里蕴含着一种忧郁的美,他的声音柔和,行腔清俊,分句完整,音调华丽。虽然他的声音不如帕瓦罗蒂和多明戈的戏剧性强,但是他更善于内心抒情。
他们三位在第二次创作作品的时候,在尊重词曲作者的前提上,都尽力发扬自己的优势,尽管他们演唱的是同一首歌曲,我们也能清楚地感觉到他们三个的不同的“味道”,这里的“味道”就是他们三个各自的风格,那就是他们独特的第二次创作。例如三位世界男高音在演唱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的时候,帕瓦罗蒂演唱时看似漫不经心,收放自如,力道不大但是极富有感染力,再加上他憨厚的形象,给人非常友好、随和、亲和力强的感觉。特别是在高音处加花,也是他的独特的典型的意大利风格,给观众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满意感。但是多明戈同样唱出“我的太阳”这首歌时,能显现出浓烈、奔放,他气息饱满,呼吸控制力非常强,能体现出华丽、圆润、饱满的艺术形象。卡雷拉斯在演唱同一首歌时,会将低声区,中声区和高声区融为一体,上下贯通。卡雷拉斯在演唱中中音柔和,高音明亮,圆润流畅,让人感受到一个高贵的艺术形象。
同一首歌,三个人的演唱风格不同,给人的音乐享受也不同。由此可见,世界三大男高音对观众而言最有吸引力的,不是他们的声音技巧,而是善于将情感传递给观众内心,他们的演唱不仅是表演技巧,更是一种强烈的个人表现。所以观众喜爱他们,他们也已经得到观众的认可。
歌曲演唱是以歌曲词曲作者的第一次创造为基础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老老实实的演唱乐谱,就能够很好的完成歌曲表演的使命。如果这样理解,会不仅降低歌曲演唱的价值,还可能打击歌曲演唱中的创造性行为。
歌曲演唱的目的是为了使歌曲作品重获生命,把乐谱变成鲜活的歌曲。如果没有人声的表现,乐谱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歌曲演唱者不仅仅是在重现乐谱,更是赋予它生命。歌曲演唱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乐谱,而是主动的创造音乐。无论歌曲的词曲作者标注的多么详细,都无法详细表达出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更没有办法全部展示出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感受。帕瓦罗蒂说:“唱了很多威尔第的歌剧,但每次演唱都会存在新的发现和新的感受。”歌曲演唱作为第二次创作,不仅是忠实再现原来的乐谱,更是创造性的表演,以补充和丰富原来存在的歌曲作品,使之充满新的光辉。
1.《艺术歌曲歌诗创作的审美意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7(3)
2.《浅析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 》,科教文汇,2008(35)
3.《谈谈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歌唱语言状态》,音乐天地 ,2008(9)